都2019年了 坐月子還不能看手機?6個錯誤月子傳統希望你一個沒中

2019-08-12     優米MaMa

同事文錦一個月前喜得愛女,上周末約了幾個關係好的同事去看她。我們到了文錦家,明顯感覺到氣氛不對。雖然文錦婆婆對我們客客氣氣的,但婆媳之間卻毫無交流,文錦明明和我們聊的很開心,一看到婆婆靠近就會立刻噤聲。

快言快語的思思問:「你跟婆婆鬧矛盾了?現在特殊時期,我告訴你,你可別生氣啊,容易回奶。」

誰知思思一說完,文錦竟掉眼淚了,「能不生氣嘛!我自己媽沒退休,過不來。老公家農村的,他媽非得讓我遵守一堆不科學的月子規矩。不讓我洗澡,不讓我吃青菜這些我都忍了,但大熱天不讓開空調,你看給孩子熱的滿身痱子,怎麼能不生氣!」

「找個權威醫生給你婆婆上上課」

「讓你老公去說說他媽」我們七嘴八舌的給文錦出著注意。

「沒用!我老公就是個媽寶男。他說他媽就是這麼坐月子的,他不也長的好好的?讓我忍忍就好了。」從文錦家出來,大家都有點心疼她。初次當媽本來就容易慌張,再遇到只認經驗不聽勸的農村婆婆,加上只知道愚孝的老公,文錦不理婆婆也就不難理解了。

生活中,類似「文錦婆婆」的老一輩不在少數,她們有一大堆月子規則:不能出門只能躺著,不能吃青菜、水果,不能吃鹽,要多吃下奶湯,不能碰涼水,不能剪指甲,房屋門窗要緊閉,不能洗澡洗頭等等,規矩之多令人乍舌。我有一些外國朋友一直很好奇,為什麼中國女人生娃坐月子這麼多奇怪的規矩?其實,從科學的角度講,我們老一輩很多的月子禁令根本就是偽科學。

先糾正兩個關於坐月子的舊有偏見。

國外女人不坐月子,產後第二天就去上班?NO,國外也有產褥期!

一說起坐月子,總會有人拿中國新手媽媽和外國新手媽媽做比較。而在我們以往的印象中,外國新手媽媽完全不用坐月子,生完娃就能穿著高跟鞋去上班了。比如,凱特王妃生完孩子沒幾天就身穿高跟鞋亮相媒體。但事實並不是這樣,雖然國外沒有坐月子的習慣,但他們同樣有產褥恢復期。

在歐美,一般產褥期會有6周,在這個特殊時期,他們會降低工作、生活強度,但會正常洗澡、外出溜達,飲食也沒有過多的忌口,比如在美國,醫生會給剛生完孩子的產婦送來冰水。在德國,甚至可能會給愛喝酒的產婦送點酒(據說下奶)。這就給我們一種她們絲毫不用恢復,第二天繼續殺回公司的錯覺。但事實上在產褥期,她們會非常重視營養均衡,會避免高熱量食物,適量運動,以幫助身體恢復。

日、韓也有產褥恢復期。在韓國,比較流行在專業的產後護理中心,一般新手媽媽會在這裡待上兩周左右,有專門的產後恢復指導人員從新生兒哺乳、新媽媽恢復等方面進行專門指導。在日本雖然不坐月子,但也有4周的產後修養期,這段時間產婦也會正常洗澡、洗頭,當然也沒有水果冷飲的禁忌。

不好好做月子就會得「月子病」?NO,臨床沒有所謂的「月子病」!

有個美國的醫生朋友,對中國的月子習俗特別好奇,他不明白為什麼有些到了美國好多年的中國人,要特地找個中國月嫂在美國坐月子。一直很好奇是什麼力量支撐著中國決大多數新手媽媽堅持坐月子。我曾告訴他:「『月子病』可能就是你要找的答案」。記得那天他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提高聲音連問兩個「what?what?」

身邊總有人會跟坐月子的新手媽媽強調,「一定要好好坐月子,不然老了就會有月子後遺症,而且「月子病」只能月子裡治。唯一有效的治癒方法,就是再生一個孩子,然後按照要求坐月子」。新手媽媽由於沒有經驗,並不清楚科學坐月子的具體實施方法,無奈之下,只能按照老一輩的方法來坐月子。

但這些所謂的「月子病」在這位醫生朋友看來,簡直就是「玄學」。他調查了一些號稱有月子病的老人,發現腿疼、腰疼、頭疼就是她們號稱的月子病。但事實上每個老人都有很大機率關節疼痛,跟月子做的好不好沒有直接關係。再說了,你聽過哪一種病的潛伏期有幾十年嗎?所以,不好好坐月子,老了就不好受,這樣的說法是不成立的。在正規的醫學教材和研究文獻里,是找不到所謂「月子病」這一說法的。所以,如果以後再有人用「你現在不聽話,老了就知道後悔」之類的話,來恐嚇你時,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到底哪些坐月子的「禁忌」其實是偽科學呢?

產後不能吃鹽,吃鹽會沒奶水?錯,適當補充有利於體內元素平衡

有些老人固執的認為月子裡不能吃鹽。同事小麗就曾吐槽:「我媽,月子裡給我一點鹽都沒放,我生生吃了一個月的白煮豬蹄湯」。其實,這種做法非常不對。食鹽中的納,是人體很重要的元素,如果人體內缺鈉,就會出現低血壓、頭昏眼花、噁心、嘔吐、無食慾、乏力、容易疲勞、煩躁等症狀。況且月子期間,由於新手媽媽代謝機能旺盛,很容易大量出汗,造成鈉元素流失,這時候如果不適當補充,就會出現低鈉症。關於吃鹽會沒有奶水的說法,更是毫無科學可言。

不過需要注意點是,坐月子喂奶期間飲食宜清淡,少量鹽即可不能過量,一般而言每天不能超過5克。因為產後新媽媽們還存在一定的程度的水鈉滯留,過多食用,會增加腎臟負擔。同時,過多的食鹽會隨乳汁進入寶寶體內,寶寶還太小,腎臟功能還不完善,這樣也會加重孩子的腎臟負擔。

產後不能洗澡、洗頭、刷牙?錯,新手媽媽出汗增多,個人衛生需注意。

產後洗澡、洗頭是很多地方的月子禁忌,據說洗澡、洗頭以後會留下頭痛的後遺症。而事實上,產後寶媽汗腺分泌非常旺盛,新媽媽生產之後還要排惡露、喂母乳,如果不注意私處的清潔,很可能會增加產褥期感染、乳腺炎的風險。產後不刷牙,更是不可取!如不及時刷牙,大量細菌會藏在牙垢中,增加牙齦感染機率腐蝕牙齒,再說了,你讓小寶寶一出生就聞著媽媽的口氣吃奶,好意思嗎?

以前條件不好,洗澡洗頭很容易受涼感冒,給哺乳帶來不便。但現在只要新手媽媽快速洗完擦乾,不僅不會落下所謂的病根,反而還會降低感染的風險,何樂而不為?

「捂月子」,夏天不能開空調?錯,合理的溫度、濕度才利於寶寶成長,媽媽恢復。

「捂月子」是不少地方的風俗,記得之前就看到過一個新聞:山東淄博的一位產婦坐月子期間中暑身亡。送到醫院時,這位產婦的體溫已高達40多度,醫生檢查後發現產婦的肝臟、心臟都已收到損傷。家人說,當時為了坐好月子,家裡不開風扇、空調,新媽媽不僅穿著長袖、長褲,還蓋被子。每年都會聽到幾例「坐月子中暑」的新聞,醫生也曾多次出面闢謠,「捂月子」不科學。

事實上,產褥期是非常容易中暑的。產褥期產婦的耐受性會下降,因為:

1,分娩過程中體力消耗很大,而且一般都會失血,導致產婦產後體質虛弱。

2,生產後,新手媽媽會大量出汗,如果不及時補充鹽分,會導致體內缺鹽。

3,產褥期一般都會3小時左右哺乳一次,導致新手媽媽休息不好,長期疲勞。

所以,如果新手媽媽本身還存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就很容易讓熱耐受性下降。再加上,夏天環境溫度如果大於35攝氏度,空氣濕度大於70,不洗澡、不開空調等陋習,會讓新媽媽排汗受阻從而中暑。一般來說室內溫度保持在25℃~28℃更有利於孩子成長和新媽媽身體恢復。

坐月子就是臥床休息?錯!適當運動更有利於恢復

很多長輩認為坐月子就應該躺著不動,能坐著絕不站著,能躺著絕不坐著。事實上,新媽媽如果一直臥床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這會讓血液處於高凝狀態,時間一長,會增加形成靜脈血栓的風險。幾年前就有位媽媽,由於躺著坐月子換上了肺栓塞。

正確的做法是,我們應該向外國媽媽學習,生孩子是一個生理過程,不是病理過程。新手媽媽完全可以適當運動,如果天氣好,儘量多下床活動,推著嬰兒車出門曬曬太陽,都是不錯的選擇。

月子期要和下奶湯?錯!下奶湯很容易堵奶

「下奶」是每個新手媽媽都要碰到的難題,甚至在民間流傳著很多下奶湯,什麼黃豆豬蹄湯、豆腐鯽魚湯、甜玉米老母雞湯等等,但其實燉的這些湯看似營養豐富,但裡面除了大量的飽和脂肪和少量可溶性多肽和胺基酸之外,其他營養成分很少。別說下奶了,反而很容易堵奶。其實,我們都知道母乳的有效成分中水占了絕大多數,新手媽媽與其喝大量的下奶湯,不如多喝水,放鬆心情,乳汁自然會滿足寶寶需求。

月子期間不能看手機,以後眼睛疼?錯!無論何時錯誤用眼都會疼

關於月子期間能不能看手機這個問題,本人的月子簡直一部血淚史。優米姥姥從優米還沒出生就企圖沒收我的手機;月子期間,每天看手機都要和姥姥鬥智斗勇,偶爾被抓包,姥姥就會很生氣。無論我怎麼說,姥姥一直就覺著我在詭辯,坐月子就應該閉眼休息。

其實,產後眼睛結構並沒有發生什麼本質變化,會花眼、會失明等都是聳人聽聞的信息。只要正確用眼,適當看手機對眼睛是沒有害處的。但月子期間,新手媽媽畢竟身體虛弱,所以看手機、看電視的時間不要太長,只要是覺得眼睛有點酸或者乾澀,都應該馬上休息。適當的看手機、電視,還能幫助產後媽媽們保持愉悅的心情,這方面來看,看手機對產後媽媽還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記住,要適量!

說了這麼多,其實產後新手媽媽只要記住一句話,就能避免很多不科學的坐月子方法。這句話是我懷孕期間,我的主治醫生告訴我的。「生孩子是女人必經的一個生理過程,它不是病理過程,凡是都不要矯枉過正!」最後,希望上面的這些不科學的月子傳統,你一個都沒中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RIphW0BMH2_cNUgrsE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