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講家評論:堅持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

2024-01-16     宣講家網

原標題:宣講家評論:堅持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

原標題: 堅持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深化對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提出「五個必須」,總結規律,啟迪未來。其中指出,「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團結最廣大人民,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最大政治」「中心工作」「首要任務」,這些強有力的措辭意味深遠,既凸顯了錨定未來發展目標的歷史自覺和非凡定力,又為進一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統一了思想認識、吹響了行動號角、指引了奮進方向。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最高頂層設計。中國式現代化是在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借鑑國際先進經驗,經過長期艱苦探索找到的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這種現代化既包括經濟領域,又涵蓋了政治、文化、社會等多個領域。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體現了「兩個結合」的必然要求,是對國際大勢的深刻把握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自信。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堅持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團結起最廣大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干,打開一片新天地,就能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8月29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拍攝的三峽朝霞(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鄭家裕攝)

——堅持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最鮮明的特徵和最大的優勢,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的最高原則。中國式現代化是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探索和實踐中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重大成果。黨的領導決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只有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式現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榮興盛;否則就會偏離航向、喪失靈魂,甚至犯顛覆性錯誤。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堅持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我們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把黨的領導貫徹和體現到社會主義現代建設各個領域各個方面,確保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不折不扣貫徹執行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落地落實,奮力在新征程上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

——抓牢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黨的基本路線的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改革不利於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持續擴大開放,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黨團結帶領人民接續奮鬥,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歷史經驗啟示我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為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推動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往前走,從富起來到強起來,也就是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仍需要建立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上,仍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抓牢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我們要準確認識和把握社會主要矛盾,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完整全面準確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科學設定預期目標,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加強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多出有利於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準了就抓緊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充分挖掘增長潛力,在「做大蛋糕」的同時「分好蛋糕」,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8月8日,在重慶市梁平區安勝鎮,收割機將收穫的稻穀裝上卡車(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發(劉輝 攝)

——聚焦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關鍵舉措,也是紮實推動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可以說,沒有發展就沒有現代化,沒有高質量發展就沒有全面現代化。只有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轉變發展方式,創新發展思路,在質量和效益上下功夫,才能著力破解經濟發展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嚮往。

聚焦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歷史自信,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加重視激活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活力、更加重視催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範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強化團結奮鬥這一重要保障

人心齊,泰山移。團結奮鬥,是流淌在中華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源泉。團結一致,所有人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就能形成無堅不摧、無往不勝的強大力量。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鬥出來的,是團結的力量創造出來的。歷史永遠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團結奮鬥,最根本的是要把蘊藏於億萬人民群眾中的創造活力激發出來,朝著共同的目標不懈努力。團結起來,行動起來,勝利屬於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

強化團結奮鬥這一重要保障,我們要樹牢人民是歷史創造者、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觀,牢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始終做到為了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引領群眾,把尊重民意、彙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貫穿黨治國理政全部工作之中,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匯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磅礴力量,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不可逆轉之勢攀登到新的歷史高度。

大道之行,壯闊無垠;大道如砥,行者無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必然會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只要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最大的政治」為統領,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心無旁騖做好自己的事,就能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沈小平 安徽省委組織部研究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6f86201520624c97fc7c576a21391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