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讓憲法飛入「尋常百姓家」

2023-12-04     宣講家網

原標題:時評:讓憲法飛入「尋常百姓家」

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個國家憲法日,以「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為主題的「憲法宣傳周」活動,自12月1日啟動持續到12月7日,各地各部門還可從實際出發在時間上適當延展,全面推動憲法學習宣傳普及化、貫徹落實大眾化。

「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憲法的基礎在於人民真心擁護,憲法的偉力在於人民真誠信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是實施憲法的重要基礎」。憲法宣傳教育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讓憲法飛入「尋常百姓家」,走入日常生活、走入群眾,走進人心、贏得民心,它不僅是普及憲法知識,更是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憲法意識,促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有效途徑。

讓憲法飛入「尋常百姓家」,就要在常態長效上下功夫。只有完善憲法宣傳教育工作格局,突出重點群體,深化和發揮憲法宣誓、憲法紀念、國家象徵和標誌等制度的教育功能,確保憲法宣傳教育常態化、長效化,久久為功、馳而不息,才能真正使憲法精神深入人心,以憲法精神凝心聚力。既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認真落實領導幹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清單制度,推動領導幹部帶頭學習憲法法律,又要抓住青少年這個重點群體,把憲法法律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用好學校、社區、媒體等重點宣傳陣地,引導青少年系好第一顆「法治紐扣」,從小掌握憲法法律知識、樹立憲法法律意識、養成尊法守法習慣。

讓憲法飛入「尋常百姓家」,就要在營造氛圍上下功夫。「法立於上,教弘於下。」充分用好「國家憲法日」「憲法宣傳周」等重要時間節點,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和手段、鮮活生動的語言和事例,使憲法真正走入人民群眾之中。推動憲法法律進企業、進鄉村、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軍營、進社會組織,充分運用「報、網、端、微、屏」等媒體平台,全方位、多聲部開展憲法宣傳,推動憲法在地鐵站、機場、火車站等公共場所的廣泛覆蓋,讓憲法家喻戶曉,讓廣大民眾近距離「觸摸」憲法、感悟憲法,在心中深種「尊法」之根。

讓憲法飛入「尋常百姓家」,就要在注重實效上下功夫。良法善治,民之所向。打動人心,才能深入人心、植根人心。只有把宣傳教育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聯繫起來,推動憲法融入群眾日常生活,讓群眾深刻認識憲法不僅是全體公民必須遵循的行為規範,而且是保障公民權利的法律武器,才能讓人民群眾發自內心擁護和信仰憲法。一方面,通過生動的法治實踐和典型案例,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項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能真切感受到公平正義,真實感受到法治的力量。另一方面,持續完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引導群眾養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形成憲法至上、用憲法維護人民權益的社會氛圍。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利用國家憲法日和憲法宣傳周這個節點,加強憲法學習宣傳教育,弘揚憲法精神、普及憲法知識,堅定憲法自信,增強憲法自覺,就能為加強憲法實施營造良好氛圍,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強大動能。

作者單位:沈小平 安徽省委組織部研究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32729d1feae71d19cce4ce933033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