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佳無腦爽片?帥就夠了 !

2022-08-05     影探

原標題:年度最佳無腦爽片?帥就夠了 !

韓國動作片最近輸出也太夠勁了吧!

就說上半年,先是票房冠軍《犯罪都市2》;接著是票房亞軍《魔女2》。

打鬥堪比超英對決的《魔女2》

二者風格不同,但無疑都讓觀眾過足了眼癮。

這不,最近又出了一部動作新片,主角那叫一個裝X,身手那叫一個利落。

劇情簡單粗暴,堪稱韓版《疾速追殺》+《颶風營救》!

所以說招不在新,管用就行。

是時候再感受一次視覺暴擊了!

「非常殺手」

The Killer: A Girl Who Deserves to Die

2022.7.13

殺手與少女

這片劇情確實簡單到過分。

一句話概括就是:

一個隱退的殺手,為了救一個少女,不僅滅了一個黑幫,還端掉了整個販賣少女的供應鏈。

《大叔》:直接喊我名字吧

咱們再說細點。

殺手隱退後,房子大,妻子美,每天看書喝咖啡,生活平靜。

一天,妻子要和閨蜜去旅行,閨蜜17歲的女兒沒人照顧,寄宿殺手家裡幾天。

就這麼幾天,17歲少女闖了禍——

凌晨被好友叫去嗨,誰知是被騙去賣。

好在殺手未雨綢繆,拿著追蹤器及時趕到,把囂張的小混混打得找不著北。

但也因此,殺手惹上了整個幫派,只能一次次深入虎穴,奮(輕)力(易)打倒敵人……

耍帥大師

要說《非常殺手》最大的看點,那必須得是——耍帥。

不管是動作場景,還是角色人設,都可以用這個詞來形容。

先說動作戲。

電影雖然從頭打到尾,卻不是單一的拳腳交加,而是刀槍棍棒齊上陣,整得那叫一個花里胡哨。

就說槍,從小混混的菲律賓小手槍,到主角買的大傢伙,光種類就看花了眼。

至於槍戰戲份,片子非常有「John Wick」風格。

比如兩點式射擊;

上:《非常殺手》 下 :《疾速追殺》

比如開槍果斷,不給反派說話的時間,直接爆頭。

上:《非常殺手》 下 :《疾速追殺》

咱們的殺手主角還十分擅長補槍。

反正宗旨就是「不浪費每一顆子彈」「死了也得來兩下」

除了槍戰,肉搏戲也不是「真空」上陣,光武器主角就用了三種。

殺手標配的小刀,既能用刑,也能近戰;

要麼就搶下敵人手中的斧頭,一擊斃命。

再來,隨手撿兩根凳子腿,照樣能打得一群人落花流水。

由於低成本製作,電影的打鬥戲份基本都是在室內,血漿、槍口火焰等特效也有些low。

但多種武器的組合,讓《非常殺手》的打戲風格多變、炫酷爽利,即使沒有大場面,也不會看得太累(《灰影人》:有被內涵到)。

電影還直接cue了《大叔》(《孤膽特工》)。

許多情節也能看出致敬的意思。

比如甩飛刀;

三段刺人等。

打鬥節奏也和《大叔》十分相似,都是「先群戰後1V1」的模式。

導演崔在勛還善用跟隨鏡頭+偽一鏡到底的手法,讓動作場景看起來流暢絲滑,緊張氛圍十足。

片尾花絮里還能看到,46歲的主演張赫親身上陣拍攝跳窗、跳樓等諸多戲份,還因此受了傷。

不僅如此,他還參與了電影的前期製作和動作設計過程。

說到張赫,正好我們來說說殺手這個角色。

雖說人設有些單薄,但架不住裝X裝的太有魅力了。

簡約造型+超強身手+張赫的臉,誰能不愛?

殺手的幾大特點

他是咖啡狂魔,可以沒老婆,但不能沒咖啡。

別管是在家裡呆著還是見客人,還是在殺人路上or殺人中or殺人之後,永遠都雲淡風輕地喝著自己的咖啡。

搞得不少觀眾都覺得這咖啡是不是電影的投資商。

第二點,殺人時永遠面無表情。

別看手上毫不留情,臉上卻永遠都是一副冷酷無情的樣子,就連聲音都沒什麼起伏。

這種「看起來永遠毫不費力」的狀態更是凸顯了殺手的厲害和強悍,也為耍帥程度再加一層。

第三點,就是反差。

在外能稱王稱霸,可在自家老婆面前,就是標準的「妻奴」,永遠敢怒不敢言。

殺手還喜歡在心裡碎碎念,面癱的背後是一顆喜歡吐槽的心。

這種反差,體現在性格上就是外冷內熱、嘴硬心軟

鐵漢柔情,就算到了2222年也照樣殺我好嗎!

更過分的是,他居然還有定格pose。

借用《黑寡婦》的一句台詞:

總之,耍帥這件事,真的讓張赫裝到了。

無腦爽片,邏輯下線

關於《非常殺手》的內容,可以用導演崔在勛的一段話說明:

「我的目標是,在不需要過多思考的情況下,創作出能讓人享受的動作電影,所以有意保持簡單。」

導演崔在勛

翻譯一下,別追求邏輯,看爽就完了

電影的原版小說名為《該死的孩子》,不過估計編劇進行了不少的改編,總之劇情走向十分簡單粗暴。

殺手為了剛認識的少女就能一路殺殺殺,惹下了這麼大麻煩還能從警察那裡全身而退;

手槍的子彈好像打不完,反派抓住主角非要單獨拖到外面去殺等等。

說是「大叔配蘿莉」,也更像保鏢和大小姐。

全片讓我覺得最有愛的一幕

諸如此類的槽點實在是數不勝數,不過導演自己也說「比起強大的情節,更專注於電影的娛樂性和趣味性」。

行吧,反正對我來說,娛樂性是妥妥夠了。

當然,作為一部犯罪動作電影,「犯罪」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從少女被騙做性交易,到殺人孤身一人深入黑幫,隨著主角的抽絲剝繭,觀眾可以看到一條橫向的跨國人口買賣和性交易犯罪鏈。

而上到參與買賣的大法官,下到貪污受賄的警察,縱向的政府腐敗現狀也十分清晰。

導演還意圖構建一個《疾速追殺》式的黑色地下世界觀,好比清理現場的清潔工;

上:《非常殺手》 下:《疾速追殺》

買賣槍械的軍火販子等。

當然,因為導演的「重武輕文」,人物背後的情感支撐力不足,情節也有些簡略和潦草。

不過看這構建的背景和設置的無數問號,或許續集也並非不無可能?

一點總結

客觀說來,《非常殺手》算不得佳片,它更像個套路怪,在其中你能找到很多其他商業片的影子。

這也是一部分觀眾不喜歡看的原因,看來看去都是這些東西,沒什麼新意。

但為什麼一些觀眾依舊愛看?

說白了,因為這種直觀的視覺刺激和簡單的人物的人物設定,讓觀眾不必去思考更多,只需要輸出單純的情緒。

導演崔在勛非常喜歡使用慢鏡頭

能感受到「爽」「帥」「燃」,這片的目的也就算達到了。

另一方面,觀眾看這種暴力動作爽片,更像是一種精神發泄。

畢竟作為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我們必然不能跑到街上去打人。

再說社畜打工一天,好不容易擺脫老闆的連環call,看這種無腦爽片才夠解壓。

所以只有95分鐘的《非常殺手》,未嘗不是一次「頭腦風暴」。

不用想太多,看就完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32141ad140fc399d6d82061ccde4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