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營收創17個月最低!美國肆意妄為,台積電、三星承受巨大壓力

2023-04-11     科技真探社

原標題:3月營收創17個月最低!美國肆意妄為,台積電、三星承受巨大壓力

繼三星電子創造14年來首次Q1營業利潤低於1萬億韓元,同比暴跌95.8%的糟糕業績之後,全球另一家半導體代工大廠台積電,也於4月10日公布了17個月以來最低的月度營收:2023年3月,台積電收入約為1454.08億新台幣,環比下滑10.9%,同比下滑15.4%。

消費電子市場的寒意,終究開始向供應鏈上游傳遞。

就在日前,IDC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PC出貨量,整個市場同比下降29%,其中,作為台積電大客戶的蘋果,跌幅最慘,同比下降了40.5%。

正是由於蘋果Mac電腦的銷量不振,據傳蘋果在今年1月份、2月份暫停了M2晶片的生產,三月份僅恢復正常產量的一半。

除了蘋果之外,在高通中端晶片驍龍7 gen2+的強勢進攻下,聯發科天璣系列晶片也被迫砍單,最近被傳砍單規模達到4萬多片,這些壞消息勢必會影響台積電的業績數據。

誰能想到,前一年還凱歌高奏、不可一世的台積電,如今已經出現業績下滑的勢頭。

而且根據IDC的市場預測,今年半導體庫存調整會一直持續前三季度,只有等到第四季度,蘋果發布新款iPhone15系列、高通發布新的驍龍8gen 3的時候才有能逆轉下。

而且除了台積電、三星之外,英特爾、高通都傳出即將發布「寒意滿滿」的業績數據或預測數據,進一步加重人們對經濟衰退的擔憂。

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很複雜,但其中肯定有非常重要的兩點原因:這兩年美聯儲的激進加息,以及美國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格局的破壞。

為了抑制疫情期間,美國「直升機撒錢」導致的通貨膨脹問題,從去年3月開始,美國進入第七輪加息周期。加息幅度之大、加息速度之快,創造了自1980年以來之最。由於加息有抑制消費的作用,美國的大幅加息也引發了電子消費品市場的萎靡。

其次,由於美國在半導體供應鏈方面肆意妄為,大搞「美國優先」的不公平競爭,違背市場規律,破壞了原本平衡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間接導致了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成本驟然上升。

原本三星美國工廠的投資計劃是170億美元,但經過三星近期的重新計算,預計這次赴美建廠計劃的最終投資會超過250億美元,建設成本大增50%。

另外,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表示:美國製造晶片的成本比中國台灣貴50%。

很顯然,這些高出來的成本終究都會由消費者來承擔。

然而,有一說一,如果消費電子市場正處在熱潮之下,就算成本上漲,憑藉消費者的熱情還可以支撐成本攀升。

但現如今的消費電子市場已經步入寒冬,半導體供應鏈的成本卻在反向上漲,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企業來說,這將形成需求和成本的雙重擠壓,最終影響企業的盈利空間。

目前已經傳出,因為需求下降,台積電已經延後了與高雄新廠有關的建設計劃,正在修正2024年的訂單和支出計劃。

未來,業績是否會進一步下滑,仍有待觀察,但半導體供應鏈的割裂,疊加全球通貨膨脹和市場萎靡,今年的半導體市場不容樂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276e5261fcb2d1c620ee84f731caa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