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弱的症狀_脾胃虛弱的舌苔表現_如何觀舌苔辨脾胃

2019-06-28     本草應急調理

教大家如何通過看舌苔辨別脾胃虛弱的症狀。

中醫認為脾胃主運化吸收,如果脾胃虛弱的話,就會引起消化吸收障礙,導致營養不良、乏力等,那麼怎麼判斷呢?可分為兩部分;一看舌質,二看舌苔。

看舌質;正常的舌質濕潤,色澤為淡紅色。舌質偏淡的多數血少、血稀;舌質發紫、發暗的代表體內有寒並有經絡淤堵的現象;舌質紅的內熱大;舌體顏色正常,而舌尖發紅的心火旺;舌邊發紅的肝火旺;舌邊有牙齒印的,說明脾胃虛弱,消化功能弱。

看舌苔;舌頭上都應該有一層淡淡的舌苔,是舌體上面所散布的一層苔垢,正常情況下應是淡淡的薄白,是濕潤的,不滑不燥。

舌苔發白;是體內有寒。

舌苔發黑,說明寒重,已嚴重影響了脾胃功能,消化能力極差。

舌苔發黃;如果舌苔黃而舌質是紅的,說明體內有熱,這時用消炎藥是很管用的。

如果沒有舌苔,那就是脾胃非常虛弱的人了。

還有的人感冒、發熱的時候是白苔,可用了消炎藥後不但白苔沒了,連舌苔都沒了,就認為消炎藥還真管用。其實這可不是好事,只能說明你的消化、吸收功能更虛弱了,體質下降了。這時只要通過適當的食療方法補氣血,你又會看到舌苔上出現淡淡的正常舌苔了。

脾胃虛弱類型;

脾氣虛;氣短乏力、頭暈、大便溏泄、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蒼白。 脾陽虛;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膩就會腹痛腹瀉,大便稀。 胃氣虛;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後脹滿。 胃陰虛;虛火上炎、口乾、容易飢餓、胃酸、隱痛不適、口舌生瘡等。

脾胃虛弱的幾大表現

臉色發黃:一個人的臉色暗淡發黃,可能是脾虛,主要表現為吃飯不香,飯後肚子發脹,有腹瀉或便溏症狀。

鼻頭暗淡:用手摸摸鼻頭會發現有一個小坑,以小坑為中心,周圍就是反映脾臟生理功能、病理變化最明顯的區域。如果鼻頭髮紅是脾胃有熱證,表現為特別能吃,但吃完容易餓、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膩等。

口唇無血色、乾燥:《黃帝內經》中指出,「口唇者,脾之官也」。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紅潤、乾濕適度、潤滑有光。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的嘴唇乾燥、脫皮、無血色,就說明脾胃不好。

睡覺時流口水:《黃帝內經》中還指出「脾主涎」,這個「涎」是脾之水、脾之氣的外在表現。一旦脾氣虛弱,睡覺時會流口水。

便秘:正常情況下,人喝進去的水通過脾胃運化,才能成為各個臟器的津液,如果脾胃運化能力減弱,就會導致大腸動力不足,繼而造成功能性便秘。

睡眠不好:古語講「胃不和,臥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質量也會降低,出現入睡困難、驚醒、多夢等問題。

精神狀態不佳:脾胃運化失常,容易導致健忘、心慌、反應遲鈍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WU9mGwBvvf6VcSZ32_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