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苦:肝膽有熱,口咸:腎虛所致,口淡:脾虛濕阻 、7種咋改善

2019-08-22     本草應急調理

國醫之浩渺,如濤濤江水,延綿不絕。國醫的博大精深,如朵朵浪花,縱橫波紋,世間萬物,了解其中,如同醉人的美酒,溫暖你我他。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口苦肝膽有熱 ,口咸腎虛所致 ,口淡:脾虛濕阻,7種口味咋改善?

1、口甜:脾胃功能失常

口甜:又稱「口甘」,多為脾胃功能失常所致。臨床上,分為脾胃熱蒸口甜和脾胃氣虛口甜。

多由年老或久病傷及脾胃,導致氣陰兩傷,虛熱內生,脾受津灼所致。表現為口甜而干、氣短體倦、不思飲食、脘腹作脹、大便時干時軟。

改善方法:益氣健脾,和胃養陰。同時注意,要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做到飲食有節,勿吸煙,勿飲酒等。

2、 口咸:腎虛所致

口咸:多為腎虛所致。如伴有腰膝酸軟、頭昏耳鳴、五心煩熱、盜汗遺精、苔少、脈細數等症狀,屬腎陰虧損,虛火上炎,即「腎陰虛口咸」。

改善方法:補益腎陰,滋陰降火。常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等。

3、口臭:胃火、積食、齲齒

口臭:口中出氣臭穢,自覺或為他人所聞。一般有三種情況:

1、胃火上蒸:舌紅或口舌糜爛生瘡,或牙齦腫痛,口氣熱臭,併兼有口渴喜冷飲,尿黃便干,苔黃等症狀。治宜清瀉胃火。

2、胃腸食積:口臭如酸腐,或夾有生食味,伴有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噯氣腐穢,舌苔垢膩等傷食症狀。治宜消食化積。

3、平時不注意口腔衛生,患有齲齒或口腔炎症

改善方法: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可以清理腸胃,同時,由於口腔潰瘍也可能因缺乏維生素B2引起,可多吃維生素B、C和鋅。

同時,出現口腔潰瘍時,患者若也感到身體疲乏,就應及時檢查和了解營養是否均衡,休息是否足夠,並適量補充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4、口酸:肝膽之熱乘脾

口酸:口中自覺有酸味,但並無酸水吐出。多為肝膽之熱乘脾所致。口感酸者常伴有胸悶脅痛、噁心、食後腹脹、舌苔薄黃、脈弦等症狀。

改善方法:瀉肝和胃。凡胃酸過多者,應禁食濃雞湯等濃縮鮮湯、酸性食品、大量蛋白質等,避免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宜進食牛奶、豆奶、菜泥、粥、麵條、麵包等。

5、口淡:脾虛、濕阻

口淡:口中味覺減退,自覺口發淡而無法嘗出飲食滋味,多伴有食欲不振等症狀。臨床上主要分為脾虛和濕阻兩型。前者除口淡外,尚有神疲氣短,腹脹便溏,舌淡脈弱等脾虛症狀。

改善方法:益氣健脾和胃。

6、口辣:腎陰不足、肝火偏旺

中醫辨證以腎陰不足、肝火偏旺為多,其次為肺虛痰熱;在高血壓、神經官能症、絕經期綜合徵患者中時有所見。此外,口辣患者的舌粘膜對鹹味和痛覺都較敏感。

改善方法:清肺梨。把梨內部掏空,放入川貝、冰糖、蜂蜜等煮食;或綠豆湯,每日2-3次

7、口苦:肝膽有熱

口苦,多為肝膽有熱所致。口感苦者常兼有頭痛、眩暈,苔薄黃、脈象弦數等症候,治宜清瀉肝膽鬱熱。

多因過食辛辣厚味之品,滋生內熱或外感邪熱蘊積於脾胃所致。也可能是膽汁排泄失常所致,癌症病人因甜味閾升高、苦味閾降低,吃甜的東西也會感到舌頭髮苦。表現為口甜而渴、喜飲水、多食易飢,或唇舌生瘡、大便乾結,舌紅苔燥,脈數有力等。

改善方法:清脾瀉火。

綜上所述:

口苦:肝膽有熱 ,口咸:腎虛所致 ,口甜:脾胃濕熱,7種口味,都有不同的改善方法,但是因為每一個人的體質不同,為此改善方法也不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sPhw2wBJleJMoPMwe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