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發動機問題未解決,殲-20戰鬥機的產能受限

2020-07-17   楓葉說世界

原標題:因發動機問題未解決,殲-20戰鬥機的產能受限

據分析,到目前為止至少有約50架殲-20戰鬥機已經交付中國空軍使用,而要知道,國產第五代戰鬥機殲-20早在2017年便正式開始列裝中國空軍航空兵,如果根據這個數量推測,到2020年之前,殲-20的年產量也只有10-12架左右。

中國空軍航空兵的殲-20戰鬥機

這樣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與當年美國F-22戰鬥機的列裝速度相比,F-22從2005年批准量產,到2011年關閉生產線,在這6年間,生產了將近180架戰鬥機,平均每年達到30架,如果殲-20仍然以這個速度進行列裝,那麼在未來十年內,也無法平衡F-22的數量優勢,這還不包括美國以及周邊國家正在快速裝備的另外一款五代戰鬥機F-35,因此殲-20的生產速度必須加快。

中國第五代戰鬥機殲-20

一般認為,殲-20目前應該擁有3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每個月能交付1架飛機,1年就是12架,除去特殊情況,這樣的3條生產線理論上可以以年生產36架的速度進行生產,但問題是,殲-20仍然在使用俄制的AL-31FSER3發動機,而且因為發動機問題,還處於所謂的「不完全狀態」,以致生產速度受發動機的限制,當然,關於殲-20即將換裝國產發動機的新聞一直在流傳,並且有證據表明已經在進行試飛驗證,也就是AL-31發動機的國產版FWS-10和新型的FWS-10發動機。

中國產FWS-10發動機

而根據中國近年來的軍工能力和發展速度,FWS-10發動機有可能在2020年實現大規模量產,因此即使是「不完全狀態」的殲-20也將實現全機國產化,而2020年之後,隨著大量3-4代機停產或減產,國產發動機的產能壓力也將降低,殲-20的生產速度也會隨之加速,如果願意,到2025年前,也就是「殲-20等待FWS-15發動機進入完全狀態」前,中國空軍至少可以裝備200架「不完全狀態」的殲-20戰鬥機。

網傳疑是FWS-15發動機

當然,由於FWS-10發動機相比AL-31FSER3差別較大,因此,推測中國空軍將可能並不急於大量換裝「不完全狀態」的殲-20戰鬥機,這樣做的還不如繼續生產殲-10和殲-16等成熟的,已經形成戰鬥力的第四代戰鬥機,而如果等到2025年之後,又或者FWS-15發動機出現突破性發展,中國空軍將全力轉向5代機,裝備速度將進一步加快,有專家預測,2025年之後,軍工企業將以每年70-80架的生產速度交付殲-20,到2030年時,中國空軍的殲-20戰鬥機的數量將至少突破500架。

殲-20展示彈艙

不過這個預測還是比較粗糙的,並沒考慮到產能擴充等因素,但一般認為,無論如何到2030年時,中國空軍的第5代戰機數量不能低於500架,在生產方面,應該沒有人能懷疑中國軍工的生產能力,對中國軍工來說,當務之急,就是加速研製FWS-15發動機,讓殲-20早日達到完整技術狀態,為量產裝備部隊奠定基礎。

殲-20齣擊

放眼全球,500架五代機應該是未來僅次於美國的隱身戰鬥機數量了,目前美國已經裝備有180架F-22以及約300架F-35,擁有近500架的第5代戰鬥機,而且還在持續採購當中,據悉到2030年,美國的五代機數量保守估計將達到1500架,鑒於美國部署上的廣泛,屆時中國空軍若擁有500架第五代戰鬥機也足夠形成本地區的未來戰鬥機數量和質量上的平衡。

本文資料和圖片素材均來自於網絡,由作者整理髮出,如有不嚴謹之處或侵權行為,請聯繫修改或刪除,或者留下您的寶貴意見,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