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館游泳的能分成這幾派,你是哪一派?社交派還是養生派?

2019-06-06   生活秘聞

泳池有身材好的麼?有,但是是極少數,因為平常人的游泳強度難以達到專業隊的水平,並不能充分鍛鍊體能和肌肉。那麼剩下的大多數為何身材平平呢?讓我來告訴你,泳池中的幾大門派吧!

社交派:一到泳池,就喊叫嫌水涼,然後也不怎麼會游,一般沒有正式的學過,多是江湖野路子,兩圈之後就在站在泳道兩頭,三三兩兩的一塊聊天。把泳池當成了社交場所。而且就算閒水涼,也要和人聊天,並不動,就那麼一直泡著。

社交軟體派:與社交派不同,此派系的人多為年輕人,尤以年輕女性為主。此派人多數泳衣風格較為各異,風格多變,個人覺得頗有南北朝時期鎮墓獸的感覺,其穿著會驅散身邊人,自帶結界,同時會有手機相伴,主要任務就是拍泳池,拍泳池裡的自己。此類型人士99.5%不會游泳,就是完全的戲水心態,下來玩的。下水之後的拍照就是為了發微博朋友圈,是救生員的重點關注對象。

養生派:此類型的多為退休大叔大媽,相對來說比較能堅持,動作的正確和完整性約為85%左右,能堅持每天都來,但是限於年齡,其速度和強度可以忽略不計,在水裡的速度就如同馬路上25KM/H的汽車,只能保證在水裡運動。只能被稱為養生游。

草莽派:多為中年男性,一下水,動靜和勢頭很猛,用那種半狗刨半蛙泳的姿勢向前掘進。總感覺要和泳池水打一架,或者從救生椅的來看總感覺水裡有東西把他抓住了,他需要趕緊逃脫一樣。此類型一般不存在體力一說,最多在水裡撲騰兩圈就主動隱退了,或去洗澡,或加入社交派的隊列。

一般來說,泳池這幾類人占了日常的大多數,能游得好的一般占極少數。

游泳與體適能的陸地器械訓練不同。因為大多數擼鐵和器械是針對於某部分肌群進行鍛鍊,但游泳需要全身肌肉組織的配合。所以游泳健身是要比器械健身更累更難的,所以就具有一定勸退度。同時,長期練習游泳只會讓你的身形更加勻稱,而不會讓你變成「大肌霸」。而且游泳一直在水中需要你保有一定的脂肪層,所以皮脂並不會很薄。

那麼,在這三點基礎下,游泳想變施瓦星格是不可能的,想變孫楊寧澤濤,那是需要極大極大的強度訓練的,但是這種強度的量,一般人是受不了的。

所以也就不難推出,為何泳池沒有身材特別好的人了。

上面說的幾種人是每天泳池運營能碰到的大多數人,即可以理解為泳池中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至於說很多人說自己不屬於上面的派別,那是因為你所處的派別極有可能是這個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少數人,所以沒有多多舉例出來。畢竟矛盾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嘛~

再就是針對於游泳和健身體適能訓練的取捨問題。個人覺得,當下我們的社會審美可能暫時還不能完全或者說大部分接受擼鐵壯漢的大肌肉塊,什麼尚格雲頓,施瓦星格這種可能和我們的傳統審美有一定的差異,所以,更多人可能僅僅是希望自己身形更加勻稱,那麼請找一個專業靠譜的教練進行科學的學習,然後自己堅持練習,就可以有很好的身形。

所以,個人覺得,練習體適能儘量適度。環伺奧運會項目,除了舉重鉛球等力量型項目,大多數的體育項目運動員身材都是苗條的,這就是各位的目標,最終練成的是那個樣子才對。但是在游泳過程中能夠輔助練習器械也會是極好的,因為畢竟游泳也是需要力量的,做器械肯定也會提高你的肌肉力量。

必須是要通過器械來輔助練習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游泳這個項目確實很養生,會讓你的關節變得柔韌性更好,所以,如果長期練習游泳,請慎重選擇籃球等項目運動,尤其是未成年人。我們當時訓練,教練嚴禁我們打籃球,因為極有可能腳腕子就崴了……如果要打,請做充分的熱身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