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鄉隨俗。取任何文化區域的名字,應該按照當地的方法,與當地人風格無異(但是也要獨特一些)。和哪個文化背景的人群打交道就用其風格的名字。
最好的效果是,讓對方只看名字不覺得是「外來者」(或者不能準確猜出來自哪裡),熟悉卻又感覺很古典/特殊/宏偉。
除了自取名字,如果當地名字有姓氏也要自編一個姓氏而不應該搞一個外文名+漢姓的不倫不類出來(有父子聯名的可以忽略,編父名比較費勁,一般也用不到)。
一般來說用自己最敬佩的歷史人物的名字,或者幾個組合,加上點頭銜/尊稱之類也可以。
假如對文化不太了解或者了解不是非常深刻,那麼直接搬用自己敬佩的人物名字是最合適(保險)的。了解比較多並知道含義和來源,那麼可以自己取。
我以前給新人的建議就是,保留姓的拼音,英文名的首字母與拼音名的首字母一致。這樣的話,縮寫可以中英文一樣,有諸多好處(例如郵箱縮寫與拼音縮寫相同,各種登錄帳號與拼音保持關聯,西方人容易發音,最終英語發音與中文發音可以類似等等)
例子:
張三 (ZhangSan) 就可以叫 Sunny Zhang , Sammy Zhang
李四 (LiSi) 可以是 Steven Li, Sean Li
在選擇名(Firstname)的時候,最保險的方式是從你喜歡的美國電影或者美劇里選擇你喜歡的角色的名,一般好萊塢的編劇都仔細考慮過不會冒犯白人、黑人、猶太人或各種宗教等等,很安全的。
既然身在職場,就別太任性,取英文名這件事真的不能全憑自己的喜好來。這幾點千萬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