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生、科學家到「我想成為明星」,經濟在發展,我們的價值觀卻在扭曲
記得上小學時,當老師問同學們的偶像是誰?長大後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很多都會回答是某位科學家、醫學家或政治家,長大以後也是想去搞科研,或是披上白大褂。
時間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曾經在一則新聞報道中看到,現如的孩子們再次被問問到同樣的問題時,很多人回答出的往往是某位流量明星,長大以後的理想也變成了成為明星……
總之怎麼光纖怎麼來。這悄然改變的價值取向,推高了一年一度影視學院的藝考熱度,也讓各路明星的片酬高的嚇死個人,演一部電影,拍一部電視劇,便可以獲得普通人幾輩子都賺不到的錢。.
水滴石穿的價值改變,讓曾經滿懷建設祖國理想的我們越發迷茫,是曾經的理想「落伍」了,還是我們的孩子被「帶壞了」,而孩子「學壞了」,而且成為整個社會的一種風氣,其責任不是別人,正是我們每一位成年人。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開始將生活中解決不了的矛盾,直接懟向了離我們最近的人,是那些教書育人的老師,還有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此時我們回報的不再是尊敬,而是狠狠的巴掌,惡毒的言語,似乎以此來凸顯自己的正義感。
2020疫情來臨,國家再次顯示出了強大的行動力,白衣天使也再次展現了他(她) 們的偉大
不論是醫療還是教育,種種問題固然存在,但這種極端暴力的行為,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更沒找對問題的責任人。要知道中國在過去十幾年的發展太快了,加上龐大的人口基數,很多問題是無法避免的,也是需要我們每個人給予耐心去用實際行動解決的,而不是將所有埋怨和不理解,懟向對你毫不設防的人,這樣做只會讓親者痛仇者快!
就在這這個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降臨到了我們每個人身邊,在這個不一樣的庚子鼠年裡,我們沒有了熱熱鬧鬧的拜年,也沒有了熙熙攘攘的廟會,取而代之的是全民一心,對戰疫情。而作為對抗疫情的第一線人員,白衣天使們則付出了遠超於普通人想像的汗水和辛苦。
要知道我們眼中的白衣天使,白大褂下也是普通人,他(她)們也有年邁需要照顧的父母,也有渴望陪伴的孩子,以及時刻為他(她)們擔心的愛人,而他(她)們都選擇了義無反顧,沖在了抗擊疫情的最前線,此時此刻,我和無數只能足不出戶,默默加油祈禱的普通人一樣,意識到了誰才是最可愛的人。
當然,感動的不止於此,偉大的民族自然有傳承的精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不論是百年一遇的洪水和地震,還是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國民族的凝聚力,都會在這一時刻綻放出人性的光輝。
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
與你同在!
過去的十幾天中,雖然每天都能收到疫情的數據,但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是驕傲的,雖然在最開始出現了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當問題出現以後,的大多數中國人表現得既不是辭職推卸責任,也不是劃清界限保全自身,而是挺身而出的擔當,義無反顧的決絕,為此,身為一個中國人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危難之中的國士無雙,他們才是我們所有人的榜樣
迎「南」而上鍾南山,「硬核」封城李蘭娟,在這場席捲全國的災難中,讓我們認識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國士無雙,要知道這些帶領隊伍,以身作則奮戰在一線的鐘南山院士已經84歲了,李蘭娟也已經73歲了,這本是應該在家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他們卻選擇了責任與擔當。
我們記住了這兩個偉大的名字,危難之中,他們就是我們的定心丸,可我們也心疼著兩個高齡老人。
或許在經歷過這次疫情洗禮後,當老師問起孩子們,長大後的理想時,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回答是去搞科研,或是披上白大褂,這樣的理想不過時,也不應該過時,因為他(她)們才是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