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寶寶輔食由細到粗,可是究竟要多細,要多粗?

2019-07-19     怪獸星球早教

閨蜜看我寫的上一篇關於輔食添加的文章,覺得我寫的大部分是關於大原則的問題,只能作為指導方向,缺乏實戰經驗中的小細節。因為我養育響響的過程都是自己一個人,手忙腳亂中養育的異常粗糙,而且那時候也沒怎麼關注科學喂養。

為了解決她的問題,我專門去國家圖書館找關於輔食方面的書籍,我在國圖翻看了近20本醫生、營養師寫的輔食喂養的書籍。專門找了關於輔食添加過程食物性狀的問題。

1

輔食添加原則

首先補充一下輔食的添加遵循的四個原則:

1、由一種到多種:寶寶開始添加輔食時每一種新的食材要單獨添加,如果寶寶消化良好,排便正常,嘗試2~3天沒有不適,就可以添加另一種食材,然後可以嘗試兩種及以上不過敏食材混合。

2、由少到多:給寶寶添加一種新的食物,必須先從少量開始(一勺或兩勺),如果寶寶沒有什麼不良反應,再逐漸增量。

3、由稀到稠,由細到粗:輔食添加首先是泥湖狀輔食,然後再添加碎狀、塊狀輔食,最後是和成人一樣的正常食物形態。

4、豐富多樣:添加輔食的時候,一定要讓寶寶嘗試各種食材的味道,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孩子偏食的可能。

2

根據月齡選擇食物的性狀

我們一直說寶寶不能一直吃泥糊狀食物,不利於寶寶咀嚼和吞咽能力的鍛鍊,但是很多人會問,那究竟不同月齡的寶寶適合什麼性狀的食物?下面圖片來自《0~3歲寶寶輔食喂養指導》一書中關於根據月齡選擇食物的大小和粗細部分的內容。主食類、根莖類、葉花類、水果類、肉類分別介紹。

主食類:

根莖類:

花葉類:

水果類:

肉類:

3

注意事項

主食類:剛添加輔食時,主食還是以高鐵米粉為主。後面可以適時添加米粥、二米粥等,粥裡面可以添加魚、肉、菜等。當然有的寶寶到8個月的時候咀嚼和吞咽能力發育的較好,不太喜歡吃軟爛的麵條和粥了,那麼可以適當提供軟爛的米飯給他嘗試。

響響8個多月時的一餐(米粉和菜泥混合吃,吃完之後吃水果)

蔬菜類:寶寶剛加輔食時需求量非常少,基本都是一勺或者兩勺,可以蒸熟或煮熟之後用勺子搗成泥狀或者用研磨碗研磨成泥,要確保是泥糊狀,不然寶寶可能吞咽不了。研磨碗也好清洗,每次都可以少量現做現吃。

水果類:水果類剛開始加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面軟的水果給寶寶添加,比如蘋果裡面的花牛或者黃香蕉,直接用勺子刮下來喂給寶寶,比打成泥要好一些,有的寶寶7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拿著草莓吃(要去蒂)。

肉類:關於肉類,文中6個月以內不建議吃,可能是怕消化不了,其實也可以打成肉泥給寶寶嘗試,如果表現出消化不良,那就稍微推後添加時間。我個人建議10個月之前都打成肉泥給寶寶吃。

一定要適時的增加食物的粗糙度和硬度,讓孩子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得到充分鍛鍊,鍛鍊口腔肌肉也為語言和發音打下基礎。

4

千差萬別的孩子

除了遵循大原則以外,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我們都知道孩子大運動發育差異性很大,有的孩子10個月會走,有的孩子16個月才剛開始嘗試獨立行走。

口腔的肌肉發育也是有差異的,咀嚼能力吞咽能力我們要給孩子鍛鍊的機會,但是孩子之間仍然會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我們要做的是遵循孩子自身的發育水平,給予適當的鍛鍊。切忌攀比和過度焦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IAjsmwBvvf6VcSZRWU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