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第三天
跟著北島敬三的鏡頭旅遊吧
丨紐約丨
用六個月
在布滿砂石的街道晃蕩
在俱樂部里閒逛
80年代的紐約
活力、頹廢、絕望
和這座城市一樣
這本刊物本身也充滿了鮮明的對比
誇張的粗暴行為,與荒涼沮喪的畫面合在一起
1983年畫冊《New York》獲得木村尹兵衛攝影獎。
這組攝影作品裡,北島的鏡頭離攝影對象很近,「 鏡頭對準沿第五大道,從對面走近的金髮女郎,連想都不想一下,便撳下快門;在Downtown的街頭,戰戰兢兢地對著剛被射殺的屍體舉起相機,然後果斷撳下快門……」
丨ussr 1991丨
穿著五顏六色印花服裝的農民凝視著遠方,
宗教活動家們用鮮紅的圍巾裹住他們的臉。
雖然北島的作品以高對比度的黑白照片而聞名,但《ussr 1991》用現已不存在的柯達(Kodacrome)幻燈機拍攝的,它提供了令人驚嘆的、繪畫般的旅行記錄。
在這裡,北島捕捉到了一個動盪時期的國家及其人民,保持著一定程度的公開客觀,揭示了1991年的蘇聯是一幅引人入勝、包羅一切的畫像,描繪了一個正在分崩離析的帝國。
丨UNTITLED RECORDS丨
建築物矮小
卻格外凝重
鉛灰色的天空
雲和霾纏繞
Keizo Kitajima
北島 敬三
(1954—)
北島敬三,出生於長野縣須坂市,在這地方一直生活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中學時代開始鍾情攝影,高中時加入學校的攝影部,並通過全盛期時代的寫真雜誌與攝影的世界「親密接觸」。東松照明、中平卓馬、森山大道、荒木經惟等,是當時攝影志上炙手可熱的藝術「大腕」。
1954年生於日本長野
1975年在Shashin Gakka工作室參加Moriyama Daido的課程
1976年攝影學校與Moriyama等人一起開設影像店營
2001年在日本開設攝影家畫廊
...
貌似冒險蠻幹的攝影者,實際上堪稱深思熟慮型。作品乍看上去漫不經心,其實背後隱藏著成熟的技巧……
— 攝影家渡邊義雄評價北島的《New York》
...
他是一位天才的抓拍手,稱他是「光天照人的街頭殺手」。
— 森山大道 (Daido Moriy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