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3月16日,為引導民營企業發展生豬生產及相關產業,促進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發布《關於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生豬生產及相關產業的實施意見》,將完善金融保險支持政策,建立健全金融機構生豬產業貸款盡職免責和激勵約束機制,提高不良貸款容忍度,將生豬養殖場戶貸款貼息補助範圍由年出欄5000頭以上調整為500頭以上,並鼓勵具備條件的地方持續開展並擴大生豬價格保險試點。
加大對民營企業發展生豬生產的政策扶持
《意見》中提出將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繼續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生豬良種繁育、疫病防控、標準化規模養殖、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項目建設。落實非洲豬瘟強制撲殺補助經費。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導向作用,將自動飼喂、環境控制、疫病防控、廢棄物處理等農機裝備納入補貼機具種類範圍。
在保障用地方面,《意見》提出將鼓勵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四荒地」等發展生豬生產,允許建設多層養殖設施建築。對於將不符合要求的耕地或其他土地劃入永久基本農田的,經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會同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核實後,允許發展生豬養殖,並結合永久基本農田核實整改工作,及時保質保量進行補劃。
各地要科學規劃生豬養殖布局,規範生豬規模養殖環評管理,加快落實年出欄量5000頭及以上養殖場環評告知承諾制試點,對5000頭以下生豬養殖場項目實行在線填寫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無需辦理環評審批。
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生豬產業的市場環境
《意見》提出,培育一批育繁推一體化的大型生豬良種創新型企業,全面提升育種水平,加強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管理,加快種公豬站建設,做好疫病凈化工作,對生產性能水平高、開展疫病凈化的種豬場予以重點支持,推動建設與地區生豬產能相適應的區域性生豬良種繁育體系。支持生豬生產性能測定和良種檢測能力建設。
在生豬飼料方面,將全面推廣飼料精準配方和精細加工技術,同時強化對飼料原料、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的質量安全監管,加強飼料存儲、運輸和使用等環節生物安全管理。引導企業加大在動物營養學、飼料配方研發、精準飼喂養等研發投入,調整優化飼料配方結構。
疫情期間,將維持生豬及豬肉市場正常流通秩序,規範生豬產地檢疫和調運監管,要求不得搞層層加碼禁運限運、設置行政壁壘。
引導民營企業提升生豬產業發展質量
《意見》要求提升生豬養殖現代化水平,引導龍頭企業對規模養殖場開展現代化升級改造,積極推進養殖全程機械化。鼓勵龍頭企業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等有效對接,通過「公司+農戶」、託管租賃、入股加盟等方式帶動中小養殖場戶發展生豬養殖,促進中小養殖場戶與現代養殖體系有機銜接。推進物聯網、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等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於生豬產業,提高生產經營效率。
未來計劃在東北、華北、黃淮海、中南、西南等生豬養殖量大的地區就近配套建設屠宰加工產業,實現生豬主產區原則上就地就近屠宰,形成養殖與屠宰加工相匹配的產業格局。同時,支持省域或區域管理範圍內加快全鏈條生產發展,實行生豬屠宰分級管理制度,鼓勵屠宰企業發展肉品精深加工和副產品綜合利用。
對於生豬的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意見》要求推動建設覆蓋生豬主產區和主銷區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鼓勵屠宰企業建設標準化預冷集配中心、低溫分割加工車間、冷庫等設施,提高豬肉製品加工儲藏能力。
新京報記者 楊亦靜
編輯 穆祥桐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