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2019-10-15     中國社科馬克思主義

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充分發揮好鄉村黨組織的作用,把鄉村黨組織建設好,把領導班子建設強,弱的村要靠好的黨支部帶領打開局面,富的村要靠好的黨支部帶領再上一層樓」,強調「如果沒有一個堅強的、過硬的農村黨支部,黨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就不能在農村得到具體的落實,就不能把農村黨員團結在自己周圍,從而就談不上帶領群眾壯大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生產力,向貧困和落後作戰」。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尤其要在農村基層黨建上下功夫,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第一,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關鍵是從嚴抓好落實。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健全基層組織,優化組織設置,理順隸屬關係,創新活動方式,擴大基層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像磁石那樣把人民群眾緊緊凝聚在一起,堅定他們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磁石型」基層黨組織生動形象地說明了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的重要意義和作用。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使黨的力量倍增。組織嚴密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確保黨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作用的根本組織保障。確保鄉村振興戰略的貫徹落實,要強化組織領導,優化組織保障和組織形態,使農村基層黨組織既有「形」又有「神」。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關鍵在於發揮農村基層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和農村黨員幹部的帶頭引領作用,使農村黨組織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核心力量。組織力的提升,不能用官僚主義、強迫命令、脫離群眾的組織方法,而要用融入群眾、啟發群眾、教育群眾的組織方法。要幫助群眾結合自己的經驗提升覺悟,深刻理解和領會黨的方針政策,使廣大農村黨員幹部和群眾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基本路線和上級決策部署。同時,農村基層黨組織應使群眾的意願和要求得到充分表達和反映,並在此基礎上集中正確意見,集體決策,使群眾的意願和要求得以落實和滿足。這就要求我們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融入農村基層黨建中,把解決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作為提升組織力的主要方法,使基層黨組織領導方式、工作方式、活動方式更加符合現實需要;把鄉村振興戰略的政治任務同群眾關心的切身利益問題緊密聯繫起來,樹牢「你不解決群眾的需要,群眾就不跟你走」的科學理念。廣大農村黨員幹部應創新組織工作方式,增強組織工作的主動性,積極到群眾中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真正依靠群眾、放手發動群眾、全力組織群眾,發揮和保護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使農村基層黨組織產生持久的吸引力、深厚的感召力、至誠的親和力,真正把農村群眾組織起來,使黨員幹部始終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同心同德投入「三農」事業、群策群力推動鄉村振興,把農村基層黨組織鍛造成具有強大組織力的戰鬥集體。

第二,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把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治方向,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性質,發展新型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道路」。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為黨這個大「肌體」中的小「細胞」,它最大的政治任務就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最大的政治目標就是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這就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政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改革不論怎麼改,都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糧食生產能力改弱了,不能把農民利益損害了,這些底線必須堅守,決不能犯顛覆性錯誤」。在把好政治方向的基礎上,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三農」工作中的一些問題,如我國農業農村仍然是發展中的短板,現實存在的地少人多的矛盾,生態環境的制約,脫貧攻堅的挑戰等。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經濟發展的實效決定著黨組織的影響力,也是領導力的直接體現。因此,我們應不斷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建設,不斷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經濟發展、產業富民的能力,圍繞「黨建+產業發展」「黨建+集體經濟」「黨建+富民惠民」等黨建模式,更好地營造黨建氛圍,激活黨建內生動力。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關鍵要提高帶動經濟發展的領導水平和領導能力。要根據鄉村特點和差異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拓寬集體經濟發展途徑、增強集體經濟發展後勁,探索以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村企合建產業等創新模式,構建彰顯地域特色、體現鄉村氣息、適應經濟發展的鄉村產業體系,築牢鄉村振興的強大物質基礎,把產業特色和黨建特色結合起來,探索產業凝神聚力的新方法。只有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統一起來,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和帶領農村發家致富的目標任務統一起來,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和一切為了人民的政治立場統一起來,才能真正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不斷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才能燃起支部「火」、點亮產業「燈」,使村民「口袋裡頭鼓囊囊」,「日子越過越紅火」。

第三,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黨都不可能具有的強大組織資源。把基層黨建工作抓好了,我們的基層黨組織牢不可破,我們的黨員隊伍堅不可摧,黨的執政地位就堅如磐石,黨和人民的事業就無往而不勝」。他強調,「要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論述深刻闡釋了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村黨支部建設的關係。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力,一靠支部、二靠幹部、三靠人才。在支部建設上,一是加強農村黨支部規範化建設,突出政治屬性、發揮政治功能、強化政治引領,使農村基層黨支部充分發揮出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群眾優勢,起到農村發展的「龍頭」作用。二是牢固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結合鄉村特色落實「三會一課」等制度,加強黨建活動場所建設和文化氛圍的營造,在黨員幹部培訓上精準發力,推動農村基層黨建有形、有聲、有效同步邁進。在幹部培養上,「地基中的鋼筋」生動形象地說明了農村黨員幹部的重要作用。鄉村處在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末端,是黨執政「大廈」的「地基」,鄉村幹部是「地基中的鋼筋」,位子不高但責任很大。這就要求我們把農村黨支部領導班子特別是黨支部書記隊伍、黨員隊伍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來抓。只有建好建強黨支部書記隊伍,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幹部的帶頭示範作用,才能激活農村黨支部自身建設的主體力量,使農村基層黨支部真正成為帶領群眾實現鄉村振興的「當家人」「主心骨」「排頭兵」。在人才建設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要創新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充分激發鄉村現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鄉村創新創業」。這就要求我們在農村基層人才工作中既要「引進增量」,更要「盤活存量」,培養、儲備、引進、用好各類人才。要以培養新型專業化農民為目標,以推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為方向,不斷加強農業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建設,採取多種形式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時代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同時,注重把群眾中思想品德好、致富能力強、群眾公認的先進分子及時吸納到黨組織內,吸納到村「兩委」班子內,讓農村黨支部中的黨員幹部真正成為懂「三農」、抓「三農」、促「三農」的行家裡手。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振興鄉村。當前應當把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不斷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領導力、建設力,讓黨旗飄起來、堡壘強起來、黨員動起來、群眾幹起來,推動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冠丞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Y6ozW0BMH2_cNUgZcN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