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Z先生,70後,是我的老友。
7月30日凌晨1點,他給我發了一條私信:
「今天在珠海唐家,拍了套98平米的小三房,一線海景。」
珠海,並不是他的首選買房目的地。
疫情後,他就想在大灣區買套房。
等他準備下手時,趕上了深圳的715新政。
他給我私信的那個凌晨,深圳發布715新政的細則。
對落戶、社保、離婚等認定,做了補充認定,補上了所有漏洞。
「這座城市充滿夢想,也充滿誘惑,你去火車站、去機場看看,每天有多少人來到這個城市,想要紮根,也有多少人走。」這是《三十而已》里的幾句台詞。
深圳,一座海納百川的城市。20多年前,「來了就是深圳人」。
01
7月25日晚上11點,他給我打電話訴苦。
這次疫情,他一家人在中山一朋友購置的深中通道入口處的投資房裡住了三個月後,深深感受到在異地購套房的重要性。
疫情稍稍緩解後,他沒事就開著車在大灣區轉悠,比較了東莞、中山、廣州南沙後覺得深圳最有活力。
「一線城市,市容漂亮,關鍵是沒有霧霾。」
他了解到深圳的學歷入戶政策後,發現碩士學位交一個月社保即可在深圳落戶購房。
5月份回到武漢後,他就開始安排此事,剛在深圳交了社保,深圳就出台了新政。
據當地媒體同行說,有網紅樓盤,差不多一半的客戶丟了買房資格。
無奈之下,他最近再下大灣區,目的地是廣州。
記得上一次,與z先生吃飯,也是交流買房。
2016年夏天,他讓我幫他從漢口的兩個豪宅中,挑選一個。
他說他不喜歡股票,就是喜歡房子。20年前,他一個窮學生來到省城,深受租房之苦。他說他買的每一套房都是準備自己去住的。後來買多了,發現也住不過來。
他有空就去售樓部逛,2000年以每平米1000元的單價在現在的光谷買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
在後來的工作生活中,他每積攢一點錢就去付首付,貸款利率打7折、8折,關鍵那時候武漢的房價每平米2000-3000元。
他是武漢城市紅利的受益者之一。
02
「想在一線城市,為姑娘買一套房。」
z先生說出了買房的初衷,「再等8-10年,女兒長大後,在一線城市有套房,起點不一樣。」
7月15日,深圳出台新政:落戶滿3年且個稅或社保3年,才能買房。
10天後,東莞也出台限購新政。
一是二手房開始限購,之前二手房不限購;二是取得房產證3年後才可以銷售,之前是2年。
在深圳的朋友說,東莞,是他們買房的第二選擇。因為東莞,位於深圳與廣州的中間。
這個朋友還介紹,深圳的普通公寓的售價,大概是住宅價格的一半。除了出租,沒什麼投資價值。
深圳、東莞出手後,隔壁的惠州笑了!據媒體報道,深圳新政後的兩周時間,惠州新房成交8150套。
這位朋友卻並不看好惠州,覺得「房價漲不起來」。
深圳的路暫時中斷,z先生看過東莞,「除了松山湖,整體就是像個大鄉鎮,實在喜歡不起來」。
這次到廣州,看過黃埔、天河、番禺、廣鋼新城,有很多5萬出頭的房源選擇,覺得還是不錯。
雖然城市環境和深圳沒法比(除珠江新城10萬+外),但起碼是省城,有2000多年的城市文化積澱。
與置業顧問溝通後,他發現廣州金融政策不友好,外地有一套按揭未還清只能貸3成。
最後一天,他來到了珠海,珠海就在中山旁邊。疫情過後,他帶女兒去玩過,藍天白雲、海水沙灘、珠港澳大橋盡收眼底,女兒很是喜歡。
於是就有了開頭的故事。
03
對在大灣區買房來說,z先生算是小白。
廣州、珠海,他拿不定主意,也不知道哪裡的房子好。
他的故事,是一個非典型案例,也是一個糾結的故事。
最後按女兒的喜好,選擇了珠海。
他說:「作為投資應該不是最佳選項,但人生也不能總是算計,快樂生活才是本源」。
疫情期間,Z先生一家五口在中山住了90天,他說這是他人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城市按下了暫停鍵,工作按下了暫停鍵,白天陪著家人,晚上一個人倒杯茶,在陽台上發獃......
z先生說他在深圳的戶口繼續辦,社保繼續交,「把隊排著,有備無患!」
其實,z先生想在深圳買房,並不是為了炒房。內心深處,應該還是愛著深圳。
他的生活邏輯是,從二線轉戰一線。
這一點是很多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買房人所沒有想過的。
不過,深圳也並非完美,樓市充滿魔幻。
有人總結深圳是一線房價、三線醫療、四線教育。剛剛廣東的高考放榜,70名高分考生中,深圳僅11人。廣州15人、佛山與東莞,均是9人。
再看看三組數據:
2020中國上市市值500強,深圳有37家入選。同時,深圳的上市公司308家,全國排名第二,僅次於北京。深圳,是一座「造富」之城。
深圳2016-2019年這四年的新房成交量分別為40443套、25820套、29396套、37884套,總計133543套。這4年的總和,不及武漢一年的新房成交量。
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密度為6730人/平方公里,遠大於北京的1313/平方公里、廣州的2059/平方公里、上海的3830/平方公里和杭州的1249人/平方公里。這也是深圳需求旺盛的原因。
新政後,深圳的房價或許能停一停。7月31日,深圳再出新政:停止商務公寓的審批。
[後記]
武漢與深圳,形成一個置業「雙循環」。
兩座城市,一條高鐵相連,5小時距離。
這是買房的一種高級邏輯:靠近大灣區買房,走出去買房。
同時,武漢的高端樓盤開始賣深圳等地的投資者。
最近,漢口一豪宅在深圳賣出15套。
2016年時,一個朋友在深圳想買一套豪宅。他預算上限是2000萬。當他到售樓部發現,最便宜的3000多萬。
他最終放棄了。如今這個豪宅每套總價超過1個億。
當然,這種行情十年一遇。
很多老家在武漢周邊的湖北人,在深圳與武漢均有房產。
武漢的房子賣不賣,環深圳的房子怎麼買,大灣區買哪裡。
這是像z先生一樣很多中年男人的焦慮。
是像z先生再等三年,還是現在就轉身離場?
文|楊光華(地產寫字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t9CqnMBeElxlkka8oR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