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瓣置換術後壽命?與這些因素密切相關

2019-10-10     程雲閣醫生

主動脈瓣膜置換術,是一種用人工瓣膜來替換髮生了病變或者是異常的心臟瓣膜的外科手術。對於嚴重的主動脈瓣膜病變患者,主動脈瓣置換可以提高生存率、緩解症狀以及維持左心室功能。

有患者諮詢主動脈瓣置換術後的壽命問題,理論上來說,主動脈換瓣手術後如果心衰得到糾正,同時定期複查,做好術後護理,與正常人的壽命沒有太大的區別的。

但這些因素對主動脈瓣置換術後壽命有密切影響:如患者主動脈瓣病變嚴重程度及手術時機、術後護理等多種因素。

一、與患者病情及手術時機相關:

(1)如果一個主動脈瓣病變患者,在沒有出現心力衰竭之前就行主動脈瓣置換術,術後患者平時活動沒有明顯的心慌胸悶、憋喘、胸痛的症狀,這類患者預後良好,一般不影響患者的遠期存活率。

(2)如果一個主動脈瓣病變患者已經出現了心力衰竭的症狀,如平時活動出現心慌胸悶、憋喘、乏力,伴雙下肢浮腫,這類患者行主動脈瓣置換術會影響遠期預後。

二、人工瓣膜也有影響:

因為生物瓣膜容易較早出現結構退化,並且在年輕患者中退化更快,從而增加再次手術的風險。在老年患者中,生物瓣膜可以降低因結構退化導致的再次手術風險,還可以避免許多與機械假體相關的主要血栓性或出血性併發症,因此,生物瓣膜一般推薦用於 70 歲以上的患者。

三、術後護理:

如果手術之後,病人飲食、藥物服用等不當,會影響手術康復。所以,一定要做好術後康復工作。

(1)飲食上:以低脂肪、低膽固醇、低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避免食用影響抗凝藥效的食物,如菠菜、豬肝、胡蘿蔔等。

(2)合理安排休息時間:出院後要注意休息,規律作息,少看電視、玩手機,避免長時間工作,保證充足、高質量的睡眠。

(3)增加功能鍛鍊:以不引起心慌、氣短為宜。6周內不能提重物,以免影響胸骨切口的癒合,6~8個月後以恢復工作,但不宜過早進行強體力勞動。

(4)保持愉快的心情。

(5)遵醫囑服藥。不可隨意亂服,不可隨意增減劑量,以免發生危險。尤其是置換機械瓣的患者,需要終生服用抗凝藥。

(6)做好術後複查:術後3-6個月到門診完成第一次複查,以後為使醫生了解置換瓣膜的工作情況,可以每6-12個月複查一次。

總之,做手術的目的就是延長病人的生存期,注意以上這些對術後康復有影響的因素,提高遠期存活率。

如您有心臟疾病相關疑問,可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程雲閣醫生】留言或發送檢查報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WQDtm0BMH2_cNUgdh9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