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心臟很脆弱,醫生提醒:運動需注意這6個方面

2019-11-26     程雲閣醫生

冬季心臟病的發作幾率比夏季要高50%,而運動有助於提高心臟功能,防治心臟疾病。但在寒冷季節運動,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否則稍不注意就可能適得其反,健身不成反傷心。以下是為大家提供的冬季鍛鍊的一些注意事項。

(1)選擇有氧運動

運動對人體有著諸多好處,尤其對心臟的健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冬季人體消耗的能量會增多,如果再劇烈運動,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而能量的供給是依靠血液,這就會增加心臟的負擔。所以從維護心臟健康的角度來看,最好的運動方式是有氧運動,如打太極拳、快步走、散步、慢跑等。

(2)運動前要先熱身

冬季運動前的熱身活動一定要做得充分到位。一般情況下,運動前的熱身活動在5分鐘左右,但冬天最好達到10~15分鐘

熱身時最好先做動態拉伸,然後做一定強度的快走或慢跑等,直到微微出汗、毛孔張開為止。

(3)不宜運動太早

持之以恆的運動可以改善心臟功能,因為天冷而久臥不動,不是好的生活方式。但心臟不好的人,冬季最好就不要晨練了,應在太陽出來後再運動,地點最好向陽且有遮擋。

(4)運動量不宜過大

運動時的時間和強度以人自感疲勞為第一原則,過於疲勞,人的抵抗力下降,不僅不能運動強身,反而會讓病原菌乘虛而入,得不償失。

運動量究竟應該是多少,可以根據自我感覺判斷:

經過鍛鍊後,全身舒暢、精神愉快、體力充沛、睡眠良好,說明運動量掌握得比較適當。

如果鍛鍊後感到十分疲勞,甚至在休息一夜後仍有疲勞感,並有頭暈、心慌、噁心、食欲不振、四肢無力、睡眠不佳等症狀,就說明運動量過大。

(5)不宜空腹運動

空腹運動的能量來源主要靠脂肪分解,運動時人體血液中游離脂肪酸濃度顯著增高。老年人由於心肌能力較低,過剩脂肪酸帶來的毒性往往使老年人產生心律失常,使肝臟合成的甘油三脂增高,會引起和加劇老年人的冠心病、動脈硬化。

(6)大風天、霧霾天不運動

冬季霧霾較多,空氣中的PM2.5等污染物會加快心率、升高血壓、激發血管炎症反應,並讓血液高凝,進而誘發心臟病發作。因此,霧霾天氣時需減少戶外活動,如必須外出應戴好口罩。而在大風天這種環境下鍛鍊,容易引起身體受涼感冒從而增加心臟負擔。

希望今天的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您有心臟疾病相關疑問,可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程雲閣醫生】留言或發送檢查報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DHrm4BMH2_cNUgOH-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