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強(強哥)
臘月二十三,北方俗稱小年,早晨起來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這讓我想起四十年前發生在我身上大年三十吃餃子的故事。
那是1981年大年三十的前一天,當時我剛當排長几個月,連長指導員交給我一個的任務,讓我代表連首長,去幾百公里外的雞冠山121野戰醫院,探望本連住院的士兵。
一是表達連隊對住院戰友的關心,要其安心養病治療;二是詢問有什麼困難需要連隊幫助,並爭取早日歸隊。
大年三十早晨天沒亮,我就起床徒步趕往通遠堡火車站。乘坐幾個小時火車,中間又換乘列車到達醫院看望戰友,轉達了連隊的問候及慰問品,戰友很感動,半個小時完成任務,我便趕緊回通遠堡部隊。
從雞冠山到鳳城縣換乘列車,中間要等三個多小時。此時已經是下午三點多鐘,站前的飯店都已摘下幌子不再營業,準備自家的年夜飯。 由於早晨起床到中午一直沒有吃飯,這時候很餓,便在一個小賣店買了點花生、一瓶冰汽水充飢,吃完肚子難受,渾身冰冷。
80年代的縣城,傳統文化比較盛行,街上掛起了彩燈,門口貼上對聯,孩子們燃放鞭炮,家家飄出年夜飯的味道,一派節日氣氛。此時我的心情卻比較糟糕,饑寒交迫,疼痛難忍。如果等到返回連隊吃飯,怕是要晚上十點鐘以後了。
這時,我鼓起勇氣走向一家清真飯店。敲開大門,店主大爺告訴我現在已經關門歇業,準備年三十家宴。我看到案板上有包好的餃子,問大爺高價買一斤吃行嗎?大爺說那是自家吃的。並問我為什麼這時候還一個人在外面。我簡單地告訴大爺,今天是代表連隊去醫院慰問戰友的,趕回連隊還要幾個小時。
大爺二話沒說,煮了一大盤牛肉餡餃子給我吃,並且飯後堅決不收飯錢。大爺說:"你們是人民子弟兵,為了保衛國家,過節不能與家人團聚,還要去慰問戰友,甚至連飯都沒吃,我怎能收你的飯錢呢?抗美援朝的時候我就是支前模範,今天就算我再次慰問解放軍了!"
大爺一席話,把我感動得熱淚盈眶,深深地感受到軍民魚水情,老百姓對子弟兵的熱愛。
四十年過去了,每到年三十的日子,我都會想起大爺那難忘的牛肉餡餃子,那也是我一生中吃過最好吃的餃子。
值此抗美援朝70周年之際,更加懷念沈丹線上的支前模範大爺!
作者任強(強哥),內蒙古生人,中文專科畢業,在部隊服役12年。喜歡文學、攝影,願與文友交流學習。
編輯:李勛修《青煙威文學創作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