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冬日銀裝素裹,萬籟俱寂人不靜(散文)

2021-01-17   奎先達坂西

原標題:北疆冬日銀裝素裹,萬籟俱寂人不靜(散文)

何俊德

清晨,睡得正酣,小區保潔人員「咕嚕嚕,咕嚕嚕」的推雪聲和機器吹雪的「嗡嗡」聲把我從睡夢中吵醒,拉開窗簾,冬日的太陽已經升起,小區又落下一層白雪,昨夜,又下雪了。

今冬,積雪厚,氣溫低,多年都不曾有過,喜歡有雪的冬天,儘管氣溫低點,才是過冬天的樣子。人總會適應任何環境,不論極熱還是極寒天氣,這是人的本能。

最冷莫過三九天,這個三九已經過去,人的肌膚感應倒沒有多麼寒冷。只是心理上對寒冷有點懼怯,不覺得養成了一種冬天才有的惰性,去戶外運動少了,體重不但略有增加,就連彎腰運動也有些笨拙,很明顯,這是每日徒步鍛鍊沒有持之以恆的結果。

冬日的晴天總是灰白色的,不像夏日的晴天,天藍的豪爽,雲朵彼此分明,令人賞心悅目;冬天的晴天,天際灰濛濛的,像有層霧障遮蓋著,不顯山,不露水,蒼勁雄偉的天山隱藏了身姿,使人不由心生壓抑之感。這個季節,寒風凜冽,戈壁曠野白雪皚皚,風吹雪的造型千奇百態,倒成了冬天一道美麗的自然景觀。

行走在雪地上,腳下發出「咯吱、咯吱」的清脆聲音,覺得十分有趣,趴在厚厚的雪窩裡,很愜意。有雪的冬天,是孩童的極樂世界,三五成群的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玩得汗流浹背,是多麼的快樂。年輕的父母帶著孩子,在有坡度的城市防洪堤上因地制宜玩滑雪,坐在輪胎里的孩子從高處滑下時,大聲喊著「爸爸,媽媽」,一家人其樂融融,好不開心。

二十餘公里的天山腳下,就有正規的滑雪場,設施一應俱全,是愛好冬季運動者的理想之地,前些日我也經不住誘惑去過滑雪場,遺憾的是自己竟然不會滑雪,欣賞著滑雪道上身姿輕盈的忘我滑雪的人們,真是羨慕。

站在天山腳下,令人觸景生情,三十餘年前的一次野營拉練悠然浮現於腦際;那是一個數九寒天的冬季,部隊冬練三九,戰士們背著背包和槍枝,徒步拉練來到了天山腳下,夜晚就在天山腳下避風的雪窩裡露宿,後勤兵沒有經歷過徒步拉練的歷練,腳掌都磨出了水泡,疼痛難忍,和衣鑽在被窩裡凍得怎麼也不能入睡,最後還是有經驗的後勤首長告訴我們,寒冷的冬天野外露宿要脫光衣服才會暖和。

果真,脫去衣服在雪窩裡睡了一個好覺;這次經歷使我們掌握了一定冬季野外生存常識,受益匪淺,也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冬天,天寒地冷,萬籟俱寂,曠野少了鳥語,也令人感到沒有生機。其實,寒冷的冬天自然界是不寧靜的,萬物都在蓄勢待發,悄悄孕育著春天的生機盎然,一鳴驚人。植物不但如此奧妙,令人驚嘆他們的神奇,就連飛鳥蟲鳴都如此神秘,人們從來都摸不清它們冬天去了哪裡,春天又從什麼地方來。

潔白無瑕的雪地上,留下了串串小動物的腳印,也許是狐狸的印記和和野兔的行跡,還有老鼠的印跡。自然界裡,動物們的食物鏈一環套一環,它們的存在,才使生態保持平衡。

過去,人們物質匱乏,到了冬季,總有無事可乾的人在雪地里下套,撒上誘餌套野鴿子,掌握了野兔行走規律,總有野鴿子和野兔落入圈套,成了人們餐桌上的美味。

現今,人們生活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善,野味和肉食不再對人們具有誘惑,熱愛自然,人與動物和諧相處深得人心,在動物食物短缺的冬季,為鳥類和動物投放食物的愛心人士大有人在他們以此為樂趣,讓缺乏食物的動物們能安全越冬。

冬天窩冬人別靜,冰天雪地戶外分外妖嬈,邁開步子去徒步對人有益無害。

作者:何俊德,甘肅慶陽市正寧縣人,1968年出生,轉業軍人,現為央企職工。

編輯:李勛修《青煙威文學創作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