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語將不定期的推出獨食系列,所謂的獨食是指馬語一人覓食,覓的食都是馬友在帳號里推薦的,可能是燉罐,可能是蓋澆飯,可能是撈化也可能是牛滑等等,總之,是適合一個人去吃,且還想回頭吃的。
眾人眾口味,每位馬友精心推薦的獨食可能不適合你也不適合我,馬語也僅從個人喜好做個介紹,權作參考。
甘蔗少美食
很多朋友不知道,其實我也算半個閩侯人,因為我的父母在閩侯工作到退休,家也安置在閩侯。我是92年第一次到閩侯縣城甘蔗,從邵武到甘蔗是個巨大的轉變,甘蔗鎮雖然是縣城所在地,但比繁榮的邵武是差得太遠了,整個縣城就一條街道,唯一能夠提供的娛樂就是一個小小的街心公園、電影院和新華書店,連超市都沒有,完全一個鄉村,非常不適應。現在龍港城西海岸等繁華社區當年都是雜草叢生的荒地,看著這二十幾年閩侯慢慢發展起來。
閩侯有這麼多鄉鎮,甘蔗是排不上號,原來的上街和現在的青口荊溪才是經濟重點,甘蔗只是占著縣政府所在地才有點名氣,即便到了今天,甘蔗也沒有像樣酒樓夜總會桑拿等娛樂場所,它離福州太近了,打個的士只要10元一個人20分鐘就到洪山橋,有錢人都在福州置業,甘蔗沒有太多發展空間。
甘蔗幾乎也沒有美食,這麼多年我回過無數次甘蔗,能吸引我的也只有亭下街扁肉煎包和依潮牛雜等少數幾家,其他都是無足掛齒的小店。當然現在新城區有了很多新潮餐飲,國惠一點點等都有了。
無名糟雞粉干店
有天看微信朋友圈,一位好友發了糟雞粉干照片,很是誘人,福州美食我基本都吃過或聽說過,這個糟雞粉干倒是第一次見,好奇之下,私聊地址,居然在甘蔗。聯繫了甘蔗馬友,確有此家,推薦給無敵大肥豬等幾位吃貨,他們追了下去,說很不錯,於是乎,這家就進了我的必吃名單。
回家探望父母,順路就采了這家,介紹給大家。位置很難介紹清楚,甘蔗縣城變化太大,我活動範圍都在三英和新城區,縣城其他地方東南西北是分不清的,如果您要去,請百度地圖「白沙拌面扁肉」,這個位置就是我們要吃的糟雞粉乾地址附近。
導航到了這個地址,停好車,路邊隨便停,不用擔心抄牌。然後抬頭四處看,沒有店名招牌,路邊有個非常不起眼的白色牌子,如圖所示,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天晚上巷口都有炸油餅攤子,不誤導。
走進去,你就可以看見一個大排檔一樣的攤子,環境你就別講究了,煮是路邊攤,吃是在老房子的廳堂,除非像我這樣在農村生活過的人不覺得有啥,城裡的嬌小姐一定會皺眉的,我吃的時候就有隔壁桌女孩子在埋怨她的男朋友幹嘛開車這麼遠來這種地方吃東西。
大家居多是吃粉干,很多當地人來吃的都是最普通的花蛤粉干,會點糟雞小腸的一般都是慕名而來的。大鍋煲著骨頭湯,花蛤芹菜蒜等,也沒有什麼特殊食材。
點了最出名的糟雞粉干,原來不是拿糟雞煮粉干,而是花蛤煮粉干後再把糟雞舀到粉乾麵上,吃的時候拌開。味道確實很好,首先粉干好,不糊不斷,其次蝦油老酒煮粉干,老傳統,花蛤質量很一般,好幾粒不新鮮,我都把它都挑了出來;糟雞的雞肉很實,紅糟的質量不錯,不酸不苦,蝦油花蛤的海鮮鮮味再加糟雞的糟汁,混合出某種特殊美味,無法用詞語準確表達,吃過才知,這一碗是吃的乾乾淨淨。
來都來了,好吃都不要錯過,油餅肯定要吃兩個,我每次回甘蔗都要去亭下街吃油餅,有肉餡的那種,就等在油鍋邊吃剛出鍋的那塊,甘蔗的油餅和福清等地不一樣,只有韭菜和肉,也愛吃。
鹵豬蹄和雞翅就規規矩矩,談不上驚艷,也別指望手套啦,直接手拿著啃,吃完手指都是油味,沒有肥皂洗潔精提供,水龍頭沖洗半天還是有味,第二天方向盤還能聞到味,下次去要自帶洗手液。
很多這樣的小店很好吃,但也只能在當地才能吃到這個味,你要慫恿它進城,房租人工一加,美味就沒囉。這樣的小店也不要專門跑去,某天晚上你百無聊賴的時候,嘴巴癢得不行,那這家可以試試,有的時候糟雞粉干並不是合你的胃口,但追尋美食的過程會讓你回味無窮,因為當別人談起某家店時候,你可以輕鬆吐出「這家我吃過,專門開車去,它其實...」。
聚
入群請加馬語微信號:fuzhoumayuzhe,暗號:馬友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