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語將不定期的推出獨食系列,所謂的獨食是指馬語一人覓食,覓的食都是馬友在帳號里推薦的,可能是燉罐,可能是蓋澆飯,可能是撈化也可能是牛滑等等,總之,是適合一個人去吃,且還想回頭吃的。
眾人眾口味,每位馬友精心推薦的獨食可能不適合你也不適合我,馬語也僅從個人喜好做個介紹,權作參考。
曾經最愛偉榕
福州撈化何其多,我曾經最愛是偉榕。福嶼的偉榕我從舊址破店吃到現在的對面新址,一周不吃就想得慌,出差在外就惦記著它,下飛機沒有回家拖著行李箱就來了,當那一口湯下肚,才感覺回家了。
我也推薦許多朋友去吃,帶過董克平和歐陽應霽老師去吃,更帶我家丫頭去吃,每周六中午小提琴課結束去吃偉榕,已經成為不需要提醒的固定節目,不吃這個周末不完整。
如今轉愛老洪
但當我在別人推薦下,吃了新開的老洪撈化後,我徹底拋棄偉榕了,為了證明老洪的好吃,我也帶上丫頭一起,她也說以後就來這家吃了。
我在梅峰賓館打羽毛球時候也吃過老洪舊店,沒覺得非常好吃,味精也多,可這家位於梅峰總院對面的新店,一次偶爾的路過,卻讓我愛上了它。
再說偉榕,生意好是不爭的事實,兄弟倆輪流收銀一年下來賺的錢超過市面上絕大多數的餐飲企業,讓人眼紅不已。偉榕的東西新鮮湯頭好是大家捧它原因,但如果中午高峰期過後再來,就會覺得湯的味精濃度讓人齁住,好幾次我都沒有吃完,總覺得吃進去胸口堵著慌,心跳加速,趕緊買礦泉水猛喝緩解,多這麼幾次,也就不主動去了,都是陪丫頭吃。
老洪的湯頭比偉榕清,這是我愛上的原因,高湯就是高湯,而不是已經涮了無數海鮮內臟的湯。比如這碗豬雜湯,這麼多豬內臟,湯卻不混不濁,吃起來清楚,豬肝就是豬肝味、肥腸就是肥腸味,這句話雖然拗口,但很多撈化店撈出來都一個味。
我去吃老洪很多次了,還特意分了早上中午和晚上,發現早上最好,中午過後也是味精開道,到了晚上再去,那也是要搖頭的,不過比偉榕好。
這是中午去吃的豬雜湯,明顯比上圖的早晨湯要渾許多,所以如果講究,早晨七八點去最好。
老洪的撈化食材新鮮度絕對ok。
但我最推崇的還是20元一碗的豬雜,再撈個豬油空心菜,米飯一碗可以免費再續,一碟蒜頭醬一碟蝦油,非常地道的福州餐。肥腸的油都不拔也是讓人愛死。
我個人覺得如果點豬雜化不如換成豬雜湯和拌面,一方面單純豬雜湯的內容肯定會超過豬雜化的內容,另一方面這家拌面不錯,值得一吃。
我的志向是開家「馬友撈化」店,不要太大,七八十平米,燈光要亮空調要冷,門口可以隨意停車,店裡常備只有撈化拌面,心情好就鹵一鍋豬頭肉豬蹄牛腱子,心情不好就關門旅遊。撈化還不讓你多選,類似豬雜一樣固定搭配,再學習阿川牛肉粉一天就一桶高湯,賣完就打烊,想吃趁早,你們覺得會不會有錢途?
聚
入群請加馬語微信號:fuzhoumayuzhe,暗號:馬友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