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貝爾·阿連德,智利女作家、記者,2010年獲智利國家文學獎。她的作品廣受讀者喜愛,全球總銷量超700萬冊,被譯成40多種語言,可以說,只要她出一本新書,它就會立即占據各國暢銷書排行榜前列。
寫作中的伊莎貝爾·阿連德,攝於1985年,委內瑞拉
自由的童年
作家的父親托馬斯·阿連德是一位外交官,常年派駐在秘魯。1942年8月2日,阿連德出生於秘魯首都利馬。3歲時父母離異,小伊莎貝爾隨母親回到智利,住在外祖父家中。
阿連德的外祖父是一個脾氣有點暴躁的農場主,外祖母則著迷於占星術、漂浮術和通靈術,「畢生都處於一個真實與夢幻的臨介面,對超感官現象與慈善工作的興趣,尤勝於塵世的庸俗現實」。舅舅豐富的藏書使得伊莎貝爾很小便開始閱讀文學名著。母親支持女兒自由發展,在臥室里專門辟出一面牆供她隨意塗畫。
小伊莎貝爾
在母親與另一位外交官再婚後,阿連德跟隨母親和繼父一起,遊歷了許多國家,增長了見聞。15歲時她返回智利首都聖地亞哥,17歲投身報界,成為一名記者,深入調查和報道社會問題。這段記者生涯為她日後的寫作提供了充足的養料。
政治世家
1970年,作家的堂叔父、著名政治家薩爾瓦多·阿連德當選智利共和國總統,上任後積極推行社會主義改革。1973年,皮諾切特發動軍事政變,總統中彈身亡。關於他的死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認為阿連德是被反動軍殺害,軍方則聲稱他是自殺。皮諾切特的獨裁統治開始後,伊莎貝爾·阿連德踏上了流亡之路,她到了委內瑞拉,並繼續進行新聞工作。
薩爾瓦多·阿連德
智利人民紀念薩爾瓦多·阿連德
寫作-記錄與重建
伊莎貝爾·阿連德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幽靈之家》於1982年問世。用作者本人的話說,這是「思念過去的產物,是流亡的產物」。1981年,阿連德的外祖父決定通過絕食結束自己的生命,作家得知這個消息後,著手給他寫信。這封回憶了外祖父漫長人生的信後來便成了《幽靈之家》。
這本500多頁的小說以埃斯特萬·特魯埃瓦一家四代人的浮沉為主線,講述了智利幾十年的社會變遷。故事的講述者叫阿爾芭,她的外祖父埃斯特萬·特魯埃瓦是一位暴躁頑固的莊園主,在前未婚妻羅莎被毒死後,與羅莎的妹妹克拉臘結婚,育有女兒布蘭卡和兩個兒子。布蘭卡和父親莊園裡的工人佩德羅·加西亞第三相戀並生下了私生女阿爾芭。戀情暴露後,佩德羅·加西亞第三逃離莊園。阿爾芭長大後與革命青年米格爾相戀,受其影響支持民主改革。軍事政變後,阿爾芭被軍政府抓捕。抓捕她的上校埃斯特萬·加西亞是外祖父的私生子,也就是阿爾芭血緣關係上的舅舅,但後者無恥地將她侵犯。最終女主人公獲救出獄,並決定生下孩子——他雖然是暴行的產物,但也代表著寬恕與新生。
《幽靈之家》,原書封面
《幽靈之家》是一本內容豐富的作品,包含了家庭、愛情、政治鬥爭等多重要素,形形色色的人物涵蓋不同的社會階級,體現了作者將個人記憶與歷史背景結合的創作野心。阿連德經常強調自己的女性意識,試圖用克拉臘、布蘭卡、阿爾芭祖孫三代代表拉美不同時代的婦女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她們名字的寓意分別是「明亮的」「白色的」「黎明」,讓人聯想到日出時天色由暗入明的轉變。此外,外祖母克拉臘的通靈能力也給這本書添了一抹超現實的色彩。虛實結合的手法讓一些評論家將《幽靈之家》歸入「魔幻現實主義」小說,並稱阿連德為「穿裙子的加西亞·馬爾克斯」。
《幽靈之家》電影版:《金色豪門》
梅麗爾·斯特里普等演員出演
1984年,作家發表了第二部長篇小說《愛情與陰影》,書中的女主人公是一名記者,因調查揭露軍方的暴行而險遭暗殺。第三部長篇小說《月亮部落的夏娃》(1987)則講述了主人公從一位孤女成長為作家的經歷。兩部作品都十分暢銷。
寫作-治癒與紀念
1992年,阿連德的愛女寶拉因卟啉症去世。悲傷的作家在《寶拉》(1994)一書中記錄了許多與女兒有關的往事。對她而言寫作既是一種自我治癒與救贖,又是對遺忘的抗爭。正如《尋夢環遊記》里所說,遺忘才意味著真正的死亡,阿連德通過寫作將女兒留在身邊。
阿連德和女兒寶拉、兒子尼古拉斯
《寶拉》原書封面
近年來,伊莎貝爾·阿連德筆耕不輟,維持著每2—3年出版一本新書的節奏。她似乎深諳暢銷書寫作的門路,同時保留她一貫的創作風格。她的作品大多以女性為主人公,用錯綜複雜的感情糾葛、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氣勢恢宏的時代背景,以及充滿激情的敘述吸引了大批讀者,並為我們帶來了別樣的閱讀體驗。
提前劇透一下,我們也將在近期出版伊莎貝爾·阿連德的多部精彩小說,敬請期待哦。
選段
老奶奶給她穿衣服,鋪被子,用托盤給她送早飯,強迫她服用安神的椴樹花浸劑、利胃的母菊浸劑、能使皮膚光潔的檸檬水、強膽的薈香水和清神的薄荷水。最後,小姑娘變成了美麗的小天使。在院子和游廊上漫步時,滿身花香四溢,漿過的襯裙窸窸作響,卷髮和飄帶好似一道光環。
克拉臘在自家四壁環繞中度過了童年,步入青年。她生活的世界中,既有令人咋舌的故事,又有安詳靜謐的時刻,計算時間不用鐘錶和日曆,每個物件都有生命。幽魂坐在桌旁與生人交談。同一事物既是過去又是未來。眼前的現實猶如亂七八糟的鏡片組成的萬花筒,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
《幽靈之家》,劉習良 筍季英 譯
撰稿人:Emma
歡迎轉發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