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文化新業態發展強筋健骨

2024-07-01     中國經濟網

近期微短劇的火熱讓人們看到了文化新業態的巨大成長空間。對全國7.6萬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的調查顯示,今年一季度,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1057億元,其中,文化新業態特徵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1263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9%。當前,如何增強創新對發展文化新業態的作用,實現文化產業與科技、旅遊、教育、生態等領域的融合,為文化產業提質增效提供新動能,有力推動文化產業的結構優化與疊代升級,值得研究。

所謂文化新業態,是基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這一根本出發點,依託虛擬現實、人工智慧、5G、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從現有文化產業各領域中疊加衍生出的新環節、新鏈條、新形態。例如,網際網路文化娛樂平台、智能穿戴設備、沉浸式演出、虛擬導遊等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新形式,研學旅遊、紅色旅遊等文旅融合新模式,網絡直播等突破傳統文化傳播模式的形態,皆屬此類。近年來,我國文化新業態實現跨越式發展,規模持續擴大,市場活力不斷增強,呈現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特徵。新業態創造性地推動了特色文化資源開發,大大提升了老百姓文化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文化產業傳播渠道得以大幅度拓展。

一系列相關政策的先後出台,使文化新業態發展的設計藍圖和實施路徑更加清晰。去年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這為文化新業態的發展把脈開方。有關部門還通過建立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工業旅遊示範基地、全國智慧旅遊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培育試點等,持續增強對文化新業態的培育、擴大和引導。

與此同時,原創內容不足、創新能力不強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文化新業態持續發展;監管空缺、市場秩序不規範、消費動力不足等短板弱項也亟待解決。應統籌協同推動政策引領、企業創新、消費者參與,不斷提升文化產品的生產能力,為文化新業態發展強筋健骨。

加強產業政策引導支持。明確文化新業態發展的方向與重點,優化文化資源配置,加大對新業態的政策扶持,尤其是財稅金融支持。加快文化數字化建設標準研究與制定,通過建立完整、有序、統一的數字化標準和路徑,推動數字文化產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加快培育文化新業態、新產品以及新型經營模式。在完善數字版權保護、經營管理規範等相關法律規範的基礎上,創新對新業態的治理,全面推行包容審慎的監管手段,倡導敏捷治理、適應性治理、探索性治理、協同治理,築起保護和規範新業態創新發展的牢固屏障。

提升文化新業態創新能力。文化新業態以文化和科技融合為動力,注重技術的革新,使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大數據等數位技術共同構成推動文化創新的技術矩陣,強調數位技術與傳統文化、地方人文特色、日常生活的結合,加速數字文化的規模化和集成化進程。穩步實現文化要素重組、功能疊加和產品疊代,深刻改變文化新業態的創意、生產、傳播、流通和消費,提供新產品、滿足新需求、引導新消費,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創造性投入是文化新業態快速發展的關鍵驅動力,應提高研發投入強度、資金投入穩定性、研發人員比重,加強市場調研、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為文化新業態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

打造消費者參與的生產方式。相較於傳統文化業態中生產與消費的界限分明,文化新業態中的消費者有機會主動參與文化內容的生產,這其中蘊含著價值共創的巨大潛能。營造良好的文化消費環境,為消費者提供智慧化、個性化、沉浸式的文化消費體驗,滿足差異化的文化需求,提高對文化新業態的認同度和接受度,引導和培育健康合理的文化消費理念和消費習慣。老百姓參與文化新業態的方式日益趨於平台化、網絡化和生態化,因此要通過為消費者打造更廣闊的社會參與平台、公共文化網絡體系、具有創造力的文化生態,引導人民群眾深度參與文化內容的創作,從而豐富文化內容的創作方式、表現形式和傳播渠道,增強發展韌性。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董 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4e82249a0b94fb29bb09c47b6419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