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拿NG Erebus做主力&參考耳塞的一些使用心得

2023-10-12     李凌佳琦的HIFI小鎮

原標題:聊聊拿NG Erebus做主力&參考耳塞的一些使用心得

是的,你們可能有點詫異,難道我居然沒有寫過Erebus?確實沒有寫過,它只是出現在了我幾乎每一篇展會報道和其他器材的搭配里罷了,中途也因為需要Refit、加上Erebus的私模訂單實在是火爆,我等了很久才等到完全體的Erebus(這也是為什麼文中的照片,Artwork有變動)。這是我玩過的第四副NG家的旗艦級私模,也是目前NG現役的旗艦產品,老實說我個人對它的喜愛其實略少於Eurus、Khaos,但反而Erebus比這兩個東西的爭議要少、素質也更全面。怎麼說呢,就好像因為對NG太過熟悉、有點失去往日激情了的感覺,加上Erebus也比前作多了一些更大眾、更討好更多用戶的傾向,其過去的一些音色特質確實是有所弱化的,但順應市場從來都沒有錯,不是嗎。

其實我並不想花太多筆墨去描繪Erebus和Khaos的區別,本身Erebus更貴一些的售價,在素質上比Khaos好是應該的,但Erebus相比Khaos所提升的,不止是聲音。NG最大的爭議點在哪裡?我覺得公模的聲音表現應該算一個,尤其是Khaos這一代。

雖然我並不是很在乎用戶對我的評價是否認可,我也從沒表達過我說的一定對,但我確實很喜歡觀察不同聽音觀、不同地區用戶們對同一個產品的評價差異點在哪裡,像Khaos這一代,有人說沒高頻、有人說沒低頻。說沒高頻的,其實公模一定程度上得背鍋了,Khaos的公模聲音純凈度不佳、高頻延展度和常規的【超旗艦】有所差距;而說沒低頻的,是吃了搭配的問題,我一直都建議吳老闆不要完全拿鈦菊做參考,但兩年前的NG,絕大部分產品都完美適配鈦菊,而作為一個本身低頻比較多的播放器,Khaos在很多其他搭配下的低頻動態和極限深度都不太夠。當然了,這2個問題如果是在私模上,其實都不算問題——但這恰好也就是NG最大的問題,也是Erebus這次做了升級的點。Erebus這次的公模表現總算還過得去了,雖然依然和私模有較大差距,但沒辦法,NG從來都是以私模作為設計目標的,這也是為什麼總代理「鍾毒」每次都要備著一個帶上膠圈的私模給用戶們來做對比、並且放毒成功率還很高。

不論是公模還是私模,Erebus這一代的聲音在素質基底上都算是拉滿了,一圈6鐵8靜電的配置還是比較誇張的,而且NG吳老闆本身也參與過聲揚靜電單元的研發,在使用這顆單元上有著自己獨到之處、能夠物盡其用,尤其是能夠在小推力設備上也把極高頻的向上延伸感和銜接做的比較自然。低頻的部分,和Khaos相比算是素質的提升、聽感的「保守化」,有著更強大的極低頻深度、大動態表現、以及常態化的那種打擊感,而不像Khaos那樣需要吃一些搭配才能發揮出來、而且低頻的結像偏肉。Erebus的低頻是相對萬金油的,低頻控們不會覺得少、哈曼黨們不會覺得多的那種,越是錄製水準高的曲目、越是能發揮出低頻的極限素質來,尤其是琴腔共鳴的紋理、微小的細節表達非常充沛。而對於純流行黨來說,Erebus的低頻氛圍談不上多濃郁、但也非寡淡的那茬,略有殘響但相對克制、更偏向於打擊感和彈性。

中高頻的部分,Erebus把前作上所有優秀的地方都得以保留了,但我這裡特質的是【素質層面】,比如頂級的信息量、密度、邊際感較弱的寬大聲場,而且縱深的完全碾壓Khaos的表現。放眼所有的超旗艦耳塞里,能夠像Erebus這樣兼顧縱深的延展度、還在規模上做的足夠大的,我認為暫時僅此一副。但在音色上,Erebus不再像過去的NG旗艦一樣,一耳朵給你一種「厚聲」的感覺、音色也不再明顯發暗,而是更直白、清麗、明亮了一些,雖然如果和什麼VKRP、鈦朱鸝等塞子相比總體還是略暗一些的,只是如果你過去熟悉NG的調音,會發現Erebus的中頻有一定的拔亮痕跡、高頻聲音更有張力,對亞洲系的女聲有更好的兼容、該甜的甜了起來,同時也保留了正常男聲應有的厚度。不過基於原線的話,在人聲的毒性、顆粒感、氣息的豐富程度上,Erebus反而比Khaos稍弱化了一點,更加強調人聲的平衡性、雜食度、而不會特地迎合某一類的曲風,因此我並不建議人聲黨去選擇一款聲大力粗的直白型播放器來搭配。

Erebus的【絕對強項】依然是大編制、OST,許多音響玩家都喜歡用的一個詞叫「權威感」,如果說耳塞行業里有什麼產品無限接近於這個詞的話,其實NG的旗艦往往都符合,而到了Erebus,它改善了Eurus的高頻銜接和順滑感、改善了Khaos的兩端延展和透明度,而且這些改善的幅度即便是在公模的Erebus上也依舊成立。不過如果你是一個低頻控、或者喜歡略HUFI、肉一點的聲音,反而是公模的Erebus在這方面比私模要更突出一些,下盤的結像比私模更豐滿。那麼,有失有得的地方在於,Erebus這次在抒情人聲慢歌、爵士樂的表現上比之前的旗艦要顯得寡淡一些、直白一些,需要前端或者線材的搭配來改善。

原本我並不喜歡寫詳細的搭配、線材的推薦,因為我覺得這些內容即便花篇幅寫出來了,其參考價值也不大,但在Erebus這個價位上,大家所能選擇的旗艦級播放器、線材的品類畢竟是有限的、比較容易遇到相似搭配的,我覺得非常有必要說一說,方便給大家避雷、或者給打算買Erebus的用戶們少走一些彎路。

首先是關於播放器。

我知道有很多朋友就是在拿SP3000去驅動Erebus,包括很多初期就試聽入手的用戶、其中也不乏我的熟人,但不論是SP3000、還是金磚,這2台機器驅動下的Erebus其素質水準都大打折扣,可能連一半的水準都不見得能達到——在推不開的前提下就談不上推的好不好。SP3000下的Erebus,聲音線條略顯僵硬、縱深不足、而且人聲較為乾瘦,我個人覺得只是一個比較平平無奇的高解析旗艦塞罷了,但是動態、低頻深度都完全沒有出來。而SP3000和金磚2這2台機器在隨身Hiend發燒友里有超高的占有量,這也是為什麼Erebus的風評存在兩極分化的原因。在搭配性上,我依然是推薦有NG特殊加成的鈦菊、或者略帶潤澤HUFI走向的P6Pro(黑版or灰耀石版均可)來搭配,包括LP6系列(尤其是白金)、DX300 MAX系列、海貝RS8都有不錯的表現,也包括即將問世的NIPO N2,能把Erebus也推的飛起、並且有很好的控制力與人聲音色,萬元內也可以嘗試飛傲M15S、以及小尾巴中的樂彼W4、水月雨水解2Ti等具備足夠好的動態與聲場的機器。

另外,關於換線。

Erebus這次的原線挑的實在是太好了,導致最近某做高端型號友商也採購了一批它的原線。這次的原線不僅顏值比之前的更好、也不再發硬,不論是聲音素質、還是搭配性上都雙雙拉滿,導致我原本以為完全合適的的銀鱈魚、藍旗金槍魚在它身上都是降級線、尤其是損失了縱深和高頻器樂的音色,尤其是容易在銅管的部分變得破碎、過於金屬感。直到9月份之前,我都有且僅有2個型號用於推薦和Erebus,一根是紅宗、一根是Dita Celeste,前者的聲音純凈、細膩,細節豐富、而且對音色和聲場幾乎沒有可聞的影響,但讓Erebus的聽感變得從容和高級了很多;後者的聲音模擬、寬廣、厚潤,聲場大到離譜、聲音也極為的柔順,雖然吃了一點中頻的細節、但讓Erebus的全頻段都抹上了一層「毛玻璃濾鏡」,可澎湃、可抒情。但這兩根線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貴,貴的同時,對素質的提升十分有限。所以即便我很多場合都推薦這兩根線,但是在Erebus上沒有體現出他們應有的水平,或者說被上限足夠高的原線束縛了發揮。

而在近期的深圳展會上,我發現了一根價格不高、但能給Erebus帶來明顯的正面提升、且音色還十分匹配的線——漢聲的Luna。這是一根耳塞、頭戴通吃的升級線,耳塞版的售價在6K元內。Luna基於高純度的銀線+銀Lizt線+高導電石墨烯紗編織屏蔽網,而且實際的聲音表現非常符合官方的描述——圓潤的高頻、富有情感的人聲,帶有律動感及能量感的低頻。這根銀線和銀鱈魚、柏拉圖等線材有著完全不同的聲音表達,聲音紮實、厚潤、細節豐富,而且不會劣化Erebus的縱深、甚至是小有提升的那種,雖然稍稍強化了一點邊際感,但對於喜歡人聲的用戶來說則是個利好消息,會更有氛圍、更有情感,完全能夠勝任抒情歌曲、爵士樂的需求。此外,Luna讓Erebus的「高頻解析度又高了一級」,而且是富有控制力的那種高解析度,不影響中正的音色和古典器樂的表達。這根線不僅讓我打算焊死在Erebus上,也讓我一位把Erebus束之高閣、覺得聲音不夠有趣的朋友,重拾了對Erebus的樂趣。

回到我一個經常提到的話題,叫做「超旗艦耳塞賣的是審美共鳴」,雖然得承認Erebus其實弱化了之前兩個旗艦的韻味、也許存在對市場的妥協,但它賣3W檔,確實是具備3W檔T0級別的素質、部分指標甚至超越那些更貴的傢伙,達到耳塞領域的巔峰,而且這是我心目中一個更加符合「Eurus+」的聲音(這個版本熱度不高,我個人也不太喜歡)。NG還是那個NG、他們也在學習和反思,並且交出了Erebus這個也許不再那麼讓我一耳朵中毒、但是越聽越覺得值得信賴、素質上最接近這個行業里「六邊形戰士」的水平,也是我目前最忠實的參考工具。

如果說未來對NG還有什麼展望的話,作為老粉,我來簡單說說:

1、NG的獨特屏蔽材料是不透光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Artwork面板的發揮,可以說公模的顏值確實是NG的短板,沒有太拿得出手的地方,但私模方面他們最終呈現的工藝和質感還是不錯的,文末我也放幾張圖給大家參考下

2、我更喜歡NG家用動鐵做出來的低頻,不論是Khaos還是Erebus,其低頻如果和Eurus比,並沒有太明顯的進步、甚至在密度和落地感上有所削弱

3、我認可以私模為設計目標的方式,確實也迎合了那些在聲音方面追求極致、或者追求Artwork設計的用戶,不過如果NG能夠出一個在公模方面和私模差距儘可能縮小、或者說在公模上也能追求極致的產品,也許能夠得到更廣的受眾

一些可以參考的私模圖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a637118d6644b5441113151f8b1e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