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洋表面溫度為何持續創新高

2024-06-24     搜狐資訊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海洋在調節地球氣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多個國際權威氣候監測機構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溫度不斷創下同期新紀錄。為何海洋表面溫度持續創同期新高?不斷升高的海洋溫度又會帶來哪些影響?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本月初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海洋表面溫度已連續14個月打破有記錄以來同期最高值。今年5月,北緯60度至南緯60度的海洋表面平均溫度達20.93攝氏度,為有記錄以來同期最高。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13日報告說,5月全球大部分海域的海洋表面溫度高於歷史同期平均水平,其中熱帶大西洋的海洋表面溫度創歷史新高。

英國廣播公司基於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數據進行的一項分析顯示,在氣候變化的推動下,自2023年5月4日至今年4月,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溫度每天都在打破有記錄以來同期最高值。其中約47天的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溫度超出同期最高紀錄至少0.3攝氏度。

當前海洋表面溫度持續創同期新高,是自然變化和人為影響的複雜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自然變化主要是指2023年年中開始的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發生在熱帶海洋中的異常現象,其特徵是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洋表面溫度顯著升高。截至目前,雖然厄爾尼諾現象在赤道東太平洋海域繼續減弱,但全球海洋表面溫度總體上仍異常偏高。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指出,導致海洋表面溫度升高的主要長期因素是溫室氣體濃度持續增加。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專家今年5月曾發出警告說,由於海洋溫度創新高,全球珊瑚白化現象範圍正在擴大,且程度加深。過去一年裡,全球逾六成珊瑚礁遭受的熱壓力足以引發白化現象,而這一比例預計將繼續增加。

當海洋溫度過高時,珊瑚會吐出生活在其組織中、為其提供顏色和大部分能量的藻類,這樣一來,珊瑚就會呈現白色,稱為「白化」。如果海洋溫度不能恢復正常,珊瑚會大量死亡,進而威脅到依賴珊瑚的物種和食物鏈。

氣候變化引起的熱帶海洋變暖還可能導致本世紀末極端風暴發生頻率大幅上升。美國航天局2019年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海面溫度高於28攝氏度時就有可能形成極端風暴;海面溫度每增加1攝氏度,極端風暴的發生頻率將增加21%。

世界氣象組織前秘書長彼得里·塔拉斯曾呼籲:「海洋變暖的速度越來越快,我們正失去拯救融化中的冰川和冰蓋的機會。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無疑是造成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我們必須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作為首要任務,以防止氣候變化失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3e90a7c8f94b61a554310e136ed34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