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健康獲得感如何再提升?深化醫改「劃重點」

2024-06-24     搜狐資訊

  新華社成都6月23日電(記者李恆 董瑞豐)為14億多人提供可及的優質醫療服務,是中國深化醫改的必答題。

當前深化醫改成效如何?還有哪些重點任務需進一步突破?群眾健康獲得感如何再提升?6月22日至23日在四川成都召開的2024全國深化醫改經驗推廣會暨中國衛生髮展會議上,多名業內專家就醫改話題,盤點既往清單,展望下一階段發力點。

「家門口」就醫不僅要「有」還要「優」

推動「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決,一般的病在市縣解決,頭疼腦熱在鄉鎮、村裡解決」,是深化醫改的一項重要目標。

有序推進13個類別的國家醫學中心和12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落地實施,基本覆蓋醫療資源薄弱省份;著力增強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超75%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力達到基本標準……近年來,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有關部門不斷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提升農村和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副司長李大川表示,要更加著重於統籌區域內醫療資源,科學合理網格化布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推動醫療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鞏固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成效。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守護群眾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國家衛生健康委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8萬個,其中鄉鎮衛生院3.4萬個,村衛生室58.8萬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超1萬個。

「當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正邁向從『有』到『優』、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司副司長陳凱表示,下一步將指導各地進一步整合優化縣域醫療衛生資源,在體系上推動構建優質高效的組織架構,在服務上推動提供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更好地保障城鄉居民健康。

公立醫院要強化公益導向

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主體,是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是深化醫改各項任務的重中之重。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介紹,國家衛生健康委已指導11個綜合醫改重點省份因地制宜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30個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範城市在關鍵環節創新突破,14家委省共建高質量發展試點醫院主要指標明顯改善。

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明確提出,推動各級各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落實公立醫院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堅持公益性,擴大普惠性,提高可及性。

部分省份努力降低老百姓看病成本,不斷彰顯公立醫院公益性。比如,四川省積極激發公立醫院發展動力,調整醫院收支結構,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和耗材加成;浙江省圍繞「促協同」,縱深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示範,在控費、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等方面「多管齊下」探索創新……

下一步,如何繼續強化公立醫院公益性導向?

國家衛生健康委體制改革司一級巡視員朱洪彪介紹,未來將從深入實施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促進行動和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制定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指導規則等方面不斷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讓更具性價比的醫療服務惠及更多人

以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為突破口,讓老百姓享受更具性價比的醫療服務是深化醫改的重要工作。

朱洪彪表示,今年將指導內蒙古、浙江、四川等3個試點省份開展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全省(區)試點,指導唐山、蘇州、廈門、贛州、樂山等5個試點城市進一步探索建立醫療服務價格新機制。

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也是規範臨床診療行為、減輕患者負擔、降低醫院成本的有效舉措:北京市深化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改革,66家定點醫療機構推行647個病組實際付費;重慶市把符合條件的市級協議醫療機構和各區縣開展住院服務的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納入實際付費……

據介紹,促進醫防融合,推進醫療機構疾控監督員制度試點,開展探索賦予公共衛生醫師處方權試點,加快創新藥、罕見病治療藥品、臨床急需藥品審評審批等,也將是下一階段深化醫改的重要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af931cc18944319bc921856cc81f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