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威脅中企交出核心技術,中方亮出兩把利劍,要讓對方加倍奉還

2024-06-15     排頭國際站

歐盟威脅中企交出核心技術,不然就以提高關稅作為威脅,中方不再容忍,亮出兩把「利劍」,要讓歐洲國家也嘗一嘗被制裁的滋味。

歐盟徵收巨額關稅,只為換取中企核心技術

近日,歐盟經過「反補貼調查」,正式宣布要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最高可達38.1%,預計可以為歐盟帶來高達20億歐元的收入。

中國業界對此非常不滿,不僅因為這種行為非常不公平,還因為歐盟所謂的「反補貼調查」每一個環節都透露出不合理。

首先,歐盟的調查是由歐委發起,而不是由相關產業的代表,有人可能會好奇,這有什麼區別嗎?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

這裡面的區別在於,一般來說,所有的反補貼調查都是由業內人士提交證據,歐委會這類組織經過審核以後才能發起。

這個流程非常合理,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如果真的存在不平等競爭,業內人士的感受肯定更直觀,也更敏銳。

而歐委會僅僅是因為「感覺中國車企充滿威脅」這種憑空捏造的理由,就無端發起調查,顯然動機不純。

其次,根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的抗議,此次調查不公正、不客觀也不透明,充滿了偏見和「暗箱操作」。

最後,在調查中歐方要求中企提供電池的配方,這就是擺明了要強取豪奪,打探中國在該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我們當然不會接受。

可笑的是歐方竟然將這樣的調查結果通過了多次表決,順利的進入了執行倒計時,可想而知所謂的歐盟也不過就是一個「草台班子」罷了。

【中國光伏產業曾是歐盟的「重點攻擊對象」】

實際上,在此之前,歐盟還對包括中國的光伏產業在內的十餘個領域發起過類似的調查,可想而知在這些調查過程中歐方使用了什麼「不光彩」的手段。

我們之前好奇,為什麼西方國家會在新興產業上被我國超過,如今看來,西方國家的盲目自大,將保護主義當做「制勝法寶」就是答案之一。

對於這種行為,中方發起了嚴厲的批評,並且準備好了反制手段。

中方可對多領域採取行動,兩把「利劍」蓄勢待發

中方表示,歐方罔顧實施和規則,無視中方的反對,不顧內部勸阻的聲音,一意孤行,中方將密切關注歐方後續進展,並將堅決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捍衛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除了官方的表態,我們已經開始積極地為打贏這場貿易戰做準備,中國工業界正在遊說對歐盟乳製品展開反補貼調查,並對歐盟豬肉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

【歐盟的調查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可以看出,我們的行為符合章程,先由業內人士提出申請,接下來才是官方收集相關證據,和歐方不管不顧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雙方高下立判。

除此之外,據業內人士透露,中方內部正在推進提高大排量汽油車進口暫定關稅的相關程序。

據不完全統計,歐洲每年出口到中國的大排量汽油車總價值高達180億美元,遠遠超過中國電動車出口到歐洲的銷量。

我們沒有因為國外車銷量高就對該行業發起所謂的「反補貼調查」,但歐方的做法卻直接導致了這個結果,形象的上演了一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這兩項調查一旦得出結果,在歐方步步緊逼之下,我們也必將做出對等反制,讓歐方也嘗一嘗被制裁的滋味。

除了這兩把「利劍」,我們手裡的底牌還有很多,舉例來說,此前中國酒業曾向官方提交過歐盟白蘭地產業的反傾銷調查。

【中國市場對歐洲國家至關重要】

這一調查的初裁結果將在8月底公布,這讓國外的業內人士非常不安,因為中國市場對於歐方非常重要。

當然,歐盟方面也不是鐵板一塊,內部也有很多反對的聲音,因此將提高關稅的執行日期推後了一個月。

在這段時間內,我們和歐盟內部的「有識之士」還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有充足的信心和萬全的準備迎接所有可能到來的結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2babf6957aff363fcc396ae7aad68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