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閒魚平台上二手洛麗塔裙涉黃的消息令人咋舌。廣大「地球人」表示疑惑,現在拿糖哄小孩都不上當,怎麼拿件裙子就能騙小姑娘見面了? 洛麗塔裙是什麼迷藥嗎?
A:「啥是lo裙?」
B:「粉粉的,有點卡通,特別可愛那種。」
A:「你說佩奇?
在漫展、二次元文藝演出、商圈街頭,偶爾可見穿著卡通蓬蓬裙、蕾絲長襪、有時還帶假髮的女孩,打扮得像動漫里的歐洲公主一樣。她們穿的裙子就叫洛麗塔Lolita裙,簡稱lo裙。穿這種裙子的女孩叫lo娘,「娘」是日語小姑娘的意思,即洛麗塔風格打扮的女孩。
圖源:日本lo牌innocent-w和babyssb.shopangelicpretty官網
Lolita服飾風格啟發自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女裝和洛可可時期的精細服裝,也受西方哥特與龐克次文化的影響,較為經典的款式特別像歐洲古典音樂劇里的戲服。
這種服裝在現代社會是怎麼流行起來的呢?先是融入日本的動漫中,隨著二次元文化發揚光大,這種歐式蓬蓬裙就在日本街頭「落地了」,近幾年也迷倒了一大波中國女性。
下圖為國內某社交app的lolita同好圈,最大的圈子目前已有43萬關注和5萬條內容。由此看來,對Lolita感興趣的群體在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
還有國內當紅女團某次演唱會全員穿著國牌lo裙,引發微博熱門討論,也算是給lo裙推廣帶貨了。微博粉絲還「扒出」了每個成員的lo裙款式和價格。
「蘿莉」才適合穿洛麗塔嗎?Lo裙的受眾並不局限於年輕女孩,還有60歲大媽,愛穿女裝的小伙,甚至當了爸爸的漢子也熱衷lo娘裝扮。
愛好男扮女裝穿lo裙的爸爸,身旁女性是孩子媽媽 | 圖源:微博
在知乎「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女孩子痴迷洛麗塔的裝扮?」問題下,幾個高贊回答不約而同地表示:小時候被當成男孩子養,一直打扮成男孩子,「直到遇見lo裙,找回了缺失的自己」。當然也有的成年人「身材嬌小,為穿lo而生,換成熟的職業裝反而很奇怪」。「哪個女孩子小時候沒有做過公主夢呢?或許你只是一個平凡的普通人,但是穿上lolita,你就是優雅可愛的小公主。」
lo裙不是只有「蘿莉」才能穿。Lolita也成了女孩永葆童心的文化。
曾在日本留學的「元老級」lo娘大陳說:「我快30了,但是lo圈不會介意你的年齡。家長朋友反對就不在他們面前穿唄。反正我在家只要穿小裙子拍照,家人就說「又臭美,都多大了什麼毛病」,但是我每次就「呵呵」他們,這叫lo懂不懂,這叫lo懂不懂?哈哈哈。」
大陳表示國內很多人都不知道洛麗塔是什麼。穿個誇張款出街還會被上年紀的人問:「是在拍戲嗎?」所以回國之後,只有和lo娘朋友一起出去玩的時候或者去漫展、茶會的時候穿lo。在中國肯定不是日常穿,家長不太理解這種風格,路人也會覺得你很奇怪。但是在日本留學的時候身邊就有很多日常都穿lo的lo娘。
「lo裙在日本就很普及,四五十歲的大媽都會穿,這個我是親眼目睹的。上次在日本搶裙子的時候,有個大媽年紀很大,就皮膚都皺皺的那種,但是她化的妝就很可愛,還撐一把小陽傘。甚至跟那些日常著裝的二十幾歲的小姑娘站在一起,大媽就顯得好嫩啊,毫無違和感。」
「你可能覺得這種人不願意接受變老的事實,躲在二次元服裝里才能找到自信,這是不接受自己,不能正視自己。但是我們lo圈的人看來,這和自信、自我認知無關,lo裙是愛好,是收藏,Lolita文化在我眼裡是永恆的少女心。」
正如唱歌、跳舞、rap、打籃球,喜愛lolita文化、穿lo裙,也是萬千愛好中的一種。
如今Lolita文化在以各種形式向大眾滲透。例如在日本,除了數不勝數的遊戲和動漫融合了洛麗塔元素,還有有洛麗塔主題的定期出版刊物,BIGO LIVE上的穿搭教學節目等,近期也同步了微博更新,是廣告平台,也是宣傳Lolita文化的窗口。
除了線上,線下也有實景體驗展會——lolita茶會,一般是由lo裙品牌商舉辦,門票價位不等。參加茶會的女孩要穿「茶會限定款」的華麗版lo裙,日牌價位均在人民幣萬元以上。
茶會的內容一是同好們在歐式復古長桌上一起吃甜品喝茶聊天拍照,進行社交,二是由品牌商展示新出的款式,也是他們的重要推銷手段之一。如今中國lo娘越來越多,日本品牌商也紛紛在中國舉辦茶會,進行「圈錢」。
日牌AP今年5月的上海茶會廣告
在中國,也有很多遊戲涉及了洛麗塔服飾。典型的如換裝手游《奇蹟暖暖》中就有很多lo裙設計,有鑽石能買的,有「6元」的,有買「月卡」送的,被評為「圈錢」衣服里的「良心款」。讓買不起lo裙的女孩,能在遊戲里飽個眼福。
另外中國比日本用戶數量更龐大的直播、短視頻平台等社交媒體上,能到更多穿lo裙的主播。
近年國內一二線城市也有Lolita實體店入駐。
Lolita服飾實體店 | 圖源:微博@girlism少女主義
所以這種洋娃娃裙子究竟有什麼稀罕的?
Lo裙被喜愛小眾服飾的女孩們列為「破產三女神」之一,它的「稀罕」主要表現在價格上。
網絡上有梗說「Lo娘不富,母豬上樹」,「十個Lo娘九個富,還有一個住別墅」。是否只有有錢姑娘才能進得了lo圈呢?「國產很多白菜價的,如果玩日牌就要吃土,」大陳說,「一衣櫃日牌lo裙,十萬起步。」
lo裙真有這麼貴?下圖是日本lo裙品牌baby官網的售價,一套64800日元,約合4300人民幣。
注意,這只是日本官網售價,真正到中國消費者手中要經過一輪又一輪的加價。除去應收的稅價和國際運費,下面主要來講一講lo裙是怎麼被人為加價炒起來的。
因為Lolita的受眾與其它流行女裝相比十分小眾,部分「萌款」,即人氣高的款式會很快被搶購一空,而這其中又有很多是限量販賣、只有日本國內才能買到,而且一旦售空不再補貨。這就衍生了一個新行當——「炒裙」。
「炒裙」跟「炒鞋」異曲同工,「黃牛」能把絕版裙子能炒到上萬,被稱為「h價」,即高價倒賣。高價倒賣之多,令買家們偶然碰到「良心」代購都要先懷疑「是不是騙子」。
比如這款日牌baby的「和平之春」,官網售價13000人民幣左右,目前二手價已經炒到了3萬元以上。
又比如「海月姬」、「中村十字」,拍賣價格一度飆升至十來萬。網傳的拍賣就更邪門了,甚至「拿車換裙子」。
除了「黃牛」,還有一類人會倒賣裙子—— 「coslo」。cos本是角色扮演的意思,在漫展上,打扮成某動漫角色的人叫coser,往往只扮一次,漫展過後就會把衣服賣掉。「coslo」指的就是買到裙子只拍一次照,轉手就賣掉的行為。而真正的lo娘穿lo裙,是出於真心喜愛,甚至把lo裙當成日常裝來穿。因此lo娘絕大部分都反感coslo,認為這只是為了滿足虛榮心,是對lo裙的不尊重。
但對於很多還在上學的「吃土少女」來說,賣了舊裙子「回血」再買新裙子是「維持lo娘身份的必要操作」。
對此,在入圈十年的「老lo娘」大陳看來,「學生沒必要費心思賺這個黑錢,沒錢就穿國牌好了。本來日本物價就貴,加上商家飢餓營銷、代購又炒作,學生還有錢玩日牌?不是富二代太難了。國產品牌的價格約為日牌六分之一啊。」
大陳目前經營自己的淘寶店,主打二次元周邊,今年開始正式售賣原創lo裙。大陳自稱是「元老級」lo娘,大學去日本留學開始接觸lo圈。
「爸爸開了個布藝廠子,我家還算有錢吧」,大陳很坦率,「但是我在日本也一直省吃儉用,不好意思一直跟父母要錢買衣服。那時候我就想,回國了自己開個店就再也不用吃土了。
大陳三年前開了網店,主要賣二次元周邊,也代購lo裙。「我算良心了,一般只加價10%,萌款多一點,別人都加20%呢。」
「以前最受歡迎lo裙都是日牌,在國內要買主要通過代購,便宜的一千,華麗的款式都要上萬。但是畢竟有錢人沒那麼多,尤其近幾年國牌崛起啊,所以我覺得在國內做原創還是有錢賺的。」這是大陳著手做lo裙的初衷。
「因為lo店都是先收定金再生產,所以不囤貨,風險小。而且我可以『借』爸爸的布藝廠啊,比其他人開店成本小多了。再加上我日語沒問題,也喜歡lo圈文化,所以對消費者心理的把握應該還不錯吧?」
但她不久便被殘酷的事實打臉。「可別跟別人說我是學設計的啊。以前自己做了幾件lo裙,但是放在網上一年無人問津。還被圈子裡的小妹妹們列在『小心避雷』的榜單里。」大陳哭笑不得,「所以我去年一年只賣出去一百多雙襪子。」
今年大陳立志要想打響自己的品牌。第一步,要和人氣畫師合作。
畫師不局限於服裝設計師,符合二次元主流審美的印花或小動物形象都是商家的合作目標。
「下周去日本要見兩個『太太』,跟她們談合作,有個太太畫過一套兔子表情包,你肯定知道,尤其在日本人氣很高。我想跟她要授權,印在裙子上。」大陳姐姐告訴記者,現在lo店千篇一律,版權和原創越來越重要。
「等人氣有了,搞幾個白菜價的基礎款,把銷量做起來。」
理想很豐滿,現實呢?據微博@破產Lolita資訊發表的《對Lolita行業現狀的一些看法》,Lolita行業目前面臨的挑戰,但大體上可以歸結成四個字——「供過於求」。
那麼國內lo裙真就那麼「白菜價」嗎?
隨著95後進入職場,00後步入成年,這些喜愛洛麗塔風格的年輕人購買力增強了,國內的洛麗塔產業鏈也迅速成熟起來。
於是,國內不少投機者瞄準了「人傻錢多」的小姐姐,打著「原創」、「支持國貨」的暴利lo店紛紛上線。
淘寶上有不少洛麗塔手作店,交易模式與普通服裝店不同。由於Lolita服飾小眾且工藝繁瑣,一般都是定量製作,因此Lolita的購買模式一般為:出預付定金-工廠製作尾款。
淘寶上有不少洛麗塔手作店,交易模式與普通服裝店不同。由於Lolita服飾小眾且工藝繁瑣,一般都是定量製作,因此Lolita的購買模式的常規流程是:店家會放出柄圖、打版、效果圖,進行10~20天的預售,買家支付50到100元訂金。之後,根據預約的數量交與工廠製作,工期一般為40天左右。製作完成,店家會放出尾款連結,買家補交尾款後發貨。
由於訂金低廉,即使店家標明了尾款,也會促使lo娘非理性消費,一次性預訂多件,以至於結尾款的日子等於「吃土」。
這樣的手作店往往被認為是暴利,網傳「訂金=成本價,尾款=利潤」,甚至有故意不通知買家付尾款,花式吞訂金之嫌。不少網友在微博樹洞吐槽黑心商家:
然而淘寶店家表示,「哪來的暴利?成本怎麼能只算布料?除了手工費,還要花錢請模特、攝影師,出外景的話,路費住宿等等拍攝花銷就是一大筆,還要加上後期美工、種草機(網紅宣傳)。」
的確,lo裙在面料和材質上約是普通服飾成本的兩倍甚至更高,五金配件訂貨都是上千起步的,蕾絲花邊等細節面料也是要按千米算的,染色論缸算。
但事實上,沒有所謂「人傻錢多」的小姐姐。受眾年齡增長、購買力增長的同時,心智也愈發成熟,lo娘們再喜愛小裙子,也有較理性、可承受的心理價位。同時這些投機者高估了消費群體的擴張速度,洛麗塔至今仍是被多數人視為另類的小眾服飾。
「打著原創tag漫天要價的店家在lo圈越來越多了。出貨周期長,最後到手和效果圖差別很大」。
因此,大批盲目跟風的網店,只想通過網紅種草姬大肆宣傳,版型花樣千篇一律,虛高的定價只會一次次消耗女孩們對國牌的支持和購買慾望。
國牌的爆款lo裙價位普遍在300到600元之間,很少有千元以上的,因為多數願意花上千買裙子的lo娘更願選擇同價位的日本品牌。
國內lo店都有哪些缺陷?
首先是商品推廣的盲區。由於向不了解Lolita的「外人」宣傳的投入大、回報率低,多數lo店理所當然只在lo娘圈子裡推廣。但這一小群體購買力有限,將來新店新品越多,給她們的選項越多,各個商家的推廣壓力也就越大。
因此,如何向圈子外擴列,如何培養新受眾是商家亟需解決的。
其次是國牌冗雜良莠不齊。哪些方面呢?
一是山寨,指在小眾服裝市場裡指的是自己不做原創設計,抄襲、模仿原創店款式的店家,原創店上新後,山寨就通過更低的價格取勝,主要吸引剛入圈的吃土少女。儘管店家會採取舉報等措施維權,但效果微乎其微。
這種現象主要原因也是國內開店門檻太低,監管審核不力。
在電商發展初期,山寨使人發家致富,也成就了很多原創品牌。但如今國內lolita品牌的上新速度已超過了日牌。
相關數據表明,現有品牌的數量完全超過了目前市場的承載能力,高峰期每天都有1-2家新店出現,這就加劇了行業競爭,價格戰開啟,比誰物廉價更廉。最終拖垮整個行業。
第二個值得深究的是,國牌真的「物美價廉」?幾個國牌爆款,比如前文提到的某女團演出穿的lo裙,誰敢說是「白菜」?只有這種有名的老店在保證銷量利潤的基礎上才資本在設計上反覆打磨,在面料上精益求精。
而大陳所說,「搞幾個白菜價的基礎款,把銷量做起來」,這就一定程度上印證了跟風開店者的心理。因此物美價廉只是說說而已。
綜上,不吃透行業規矩,跟風開lo店不可行。引用「破產Lolita資訊」的建議,「如果沒有成為頂尖品牌的覺悟、做出頂尖產品的能力、通過開店獲得比普通工作更多收入的實力,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想開店的話,希望謹慎做出決定。」
對於漢服、JK制服(日本水手式校服)和lo裙這些小眾服飾類別來說,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用戶群整體年輕、垂直、圈子化。
某特定服裝派系的消費者,首先是該亞文化的受眾,因此他們對身份認同度極為敏感。如lo裙的愛好者自稱lo娘就是身份認同的體現。因此小眾服飾的核心消費者品牌意識極強,非常重視「山」「正」問題,即山寨和正品,這關乎用戶體驗,更關乎「身份」。
因此,商家只有真正融入該文化,才能把生意做好。至於各位lo娘,都醒醒,看看商家的手段,看清楚魔鏡中的自己究竟是真「公主」,還是「韭菜公主」。
文章參考
微博@破產Lolita資訊《對Lolita行業現狀的一些看法》
前瞻網《漢服、Lo裙、JK制服,怎樣掏空95後00後的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