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站隊騰訊?雙方各取所需

2019-08-12   鯤鵬商業評論

7月30日,有傳言稱,騰訊正在主導微信與快手合併的談判。當天,快手官方微博「快手小客服」針對「網傳騰訊收購快手」、「快手或被騰訊收購」回應:請勿傳謠信謠。

8月5日,據《新京報》報道騰訊與快手的新一輪融資談判已接近尾聲,騰訊此次希望以投前估值250億美元投資至多15億美元,而最終的投資金額或將會在10-15億美元之間,投後估值則可達260億美元。對此,快手未予置評。

雙方或將成立新的合資公司,騰訊持股比例在30%至40%,合作模式類似當年騰訊投資京東,騰訊還將向新公司置入資產或資源。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快手截至目前已完成7輪融資,其中最新一輪於2018年4月完成,共獲得騰訊4億美元的戰略投資。自2017年快手的D輪融資開始,騰訊均出現在快手的投資者行列之中。騰訊與快手之間的關係日漸緊密,快手是怎麼成為騰訊防禦抖音的棋子?騰訊急需建構一條戰略防線。

儘管騰訊和快手方面始終不予回應,但雙方的實質性推進已在進行:快手可以信息流的形式直接分享至微信「看一看」。從朋友圈、微信好友到「看一看」,微信幾乎將社交關係鏈全部向快手開放,這是騰訊對微視都沒有的待遇。

在此前的幾次投資中,騰訊對快手也少有傾斜性的資源支持。雙方日益親密的聯盟關係與市場競爭直接相關,用戶爭奪與商業化加速,讓短視頻平台從單槍匹馬的廝殺升級到集合團戰。


騰訊快手各取所需

此前騰訊就曾因電商和搜索平台,分別投資搜狗和京東,投資快手一事也像騰訊的作風。目前短視頻是整個行業的戰略制高點,自然騰訊對短視頻賽道非常重視,重新開啟微視後花重金打造,騰訊的所有資源都向騰訊傾斜,利用微信龐大的流量不斷為微視導流,發展卻不如預期。

騰訊重金打造微視,為「對抗」抖音做了不少嘗試,不過看來並沒有動搖抖音的短視頻地位。「南抖音北快手」,騰訊如若擁有快手,可提高騰訊在短視頻市場的份額,也可搶占部分短視頻市場,日後短視頻的競爭局面必然會更加焦灼

騰訊的優勢是遊戲和社交領域。隨著像今日頭條以及抖音短視頻的崛起,嘗試在遊戲社交領域回切產業鏈,騰訊感受到了危機。騰訊在18年向短視頻領域發力,前前後後推出的短視頻APP高達10多款,最終只存活下來兩款應用。

數據顯示:到2019年4月,中國短視頻APP日均使用時長從不到1億小時,增長到了6億小時,其中抖音、快手、好看視頻,占據短視頻前三,引領用戶數量和時長增長。按照騰訊的作風,自己玩不轉的,那就出手投資,猶如當年的電商一樣。騰訊投資快手,看中了快手的用戶基礎。

在短視頻領域成為移動網際網路最火爆的風口以來,騰訊就一直想要涉足短視頻領域。而自從接受騰訊投資的那天起,快手就被外界視為騰訊在短視頻領域的頭號選手。作為短視頻APP中極少數能與抖音對抗的產品,快手被騰訊寄予厚望。

而快手又計劃入局遊戲內容行業,加大對遊戲直播領域的投入,並深入解讀公司在遊戲方面的布局。快手在遊戲直播市場展開一系列動作,包括簽約頭部主播、引入地方公會、上線遊戲類付費視頻、上線陪玩功能等。

根據快手高級副總裁馬宏彬在今年China Joy大會上提到的數據,快手平台有核心二次元活躍用戶超4000萬人,已有近400個動漫IP入駐。遊戲方面,目前快手的遊戲直播日活躍用戶數已經達到了3500萬,超過鬥魚、虎牙等遊戲直播平台。根據Quest Mobile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6月5日,鬥魚的日活數為1500萬、虎牙的日活數為1100萬,也就是說,二者的日活數相加還不敵快手。

目前快手遊戲直播的各項數據,在快手30多個垂直內容品類中占據榜首,因此被視為是最適合「攻堅」的品類。而遊戲現在仍然是騰訊的一張王牌。

例如鬥魚和虎牙,騰訊是虎牙僅次於歡聚時代的二股東,同時是鬥魚的大股東。騰訊投資部接觸兩家直播平台很早,還希望企鵝電競能先人一步,但最後跑出來領先的遊戲直播平台是鬥魚、虎牙。隨後騰訊也不斷加註,和兩家平台在股權、內容上合作也越來越深。

騰訊除了看中快手的短視頻市場,也可能在垂涎快手在遊戲直播上的新市場。

遊戲業務是騰訊主要的業務板塊,也是最重要的營收來源。騰訊是國內最大的遊戲發行和自研公司,它肯定不想快手未來在遊戲自研或者發行上與自己形成競爭或者超越自己。

快手雖然此前在小遊戲領域也獲得了一定的熱度,但在研發精品現象遊戲方面,團隊並沒有這樣的基因。所以還是從內容先去做沉澱,通過遊戲直播和短視頻來建設遊戲內容生態,畢竟目前遊戲業務對於快手來說還不算一個十分成熟的板塊。

2億日活體量的快手進入遊戲直播界,在騰訊的加持下,快手會給鬥魚和虎牙的遊戲直播形成威脅,造成遊戲直播界三足鼎立的局面嗎?

微視發展不如預期轉投快手?

2013年,騰訊推出了短視頻產品微視,在2014年春節期間微視用戶已經達到了4500萬。4G未到來流量費用和網速制約了短視頻的發展,於是騰訊做出了戰略放緩的政策。這個決策也徹底讓騰訊失去了搶占短視頻市場的最佳機會。此後騰訊對微視只作了簡單的維護工作,並沒有繼續投入,於是2017年騰訊正式關閉微視。

微視衰落,而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產品的迅速崛起。截至今年年初,抖音日活躍用戶已經突破2.5億,月活躍用戶突破5億,而今年5月,快手日活躍用戶突破2億。快手和抖音兩個短視頻超級平台日活躍用戶逼近5億,「南抖音,北快手」的格局已然形成。

騰訊後知後覺,有了深深的危機感。2018年4月,騰訊迅速組織團隊復活了微視。

目前為止,國內短視頻行業可以簡單概括為四大陣營:頭條系(抖音、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快手系、百度系(全民小視頻、好看視頻)和騰訊系(微視、Yoo視頻),群雄逐鹿的短視頻江湖風起雲湧。

微視雖然日活已過千萬,但是和抖音快手兩大巨頭比起來還是小巫見大巫。

根據Quest Mobile6月的數據顯示,快手和抖音的留存都在80%以上,而微視只有33.8%。此外,截至今年3月,頭條系去重月活躍用戶規模超過5億,快手用戶規模增長至3.6億,相比之下以微視為代表騰訊系去重月活躍用戶規模僅僅只有0.83億。傾注了大量資源的微視略遜色了幾個級別。

在短視頻領域,騰訊應該十分希望藉助和快手合作,對抖音及位元組跳動施加更多壓力,從而給自己留下更多的喘息的空間以及應對的機會。

作為騰訊內部戰略級別的產品,一年時間1000多萬DAU,但相較於抖音、快手兩個有先發優勢的產品,差距還是很明顯的,這自然引發外界對於微視的討論。

從數據層面看,作為一個自騰訊去年930架構調整後又經過多次調整的業務,微視的增長數據還是值得肯定的。微視所遇到的問題,更多是由於微視是在短視頻行業已打成紅海階段才進入戰場的,微視今年初開始真正投入獲取短視頻內容時,抖音已經做到百億量級的商業化,行業競爭已經非常激烈。

從市場環境來看,微視入局時市場上已經有非常多短視頻產品,這不僅是目前風頭正勁的快手、抖音,還有被抖音快手如今完全壓制的秒拍、小咖秀、美拍等等。

內容板塊仍是戰略制高點

短視頻本身是個內容創作行業,在短視頻內容生產和獲取方面,騰訊其實過往並沒有什麼積累和經驗。新的組織架構調整後的的微視已經重建了新的後端內容渠道。微視將是騰訊內容生態在短視頻方面的集中出口,一個IP可以在騰訊數字內容體系中有效的流轉增值,這是騰訊內容生態真正的壁壘,也是PCG事業群的主要建設方向。

當優質內容能夠充盈在微視後,微視才更容易實現從QQ、微信等騰訊其他流量來源的用戶轉化。

短視頻作為騰訊的一項能力正在不斷進化和發展;另一方面,騰訊的短視頻內容也正在與騰訊其他內容形態發生聯繫。

抖音與快手的成功,其實證明了一件事,就是短視頻的確是新興的大眾網際網路需求。而這樣一個新興的網際網路需求,其必然是長期競爭和不會一家獨大的。事實上,自2016年起,行業就普遍認為視頻內容一定是未來,只是不知道網際網路內容全面視頻化究竟將以何種形態去實現。

對於騰訊而言,其內容體系中,實際上並不僅僅有著視頻這一塊業務而已,包括新聞、音樂、電影等內容,也正在和短視頻業態進行著深度融合。

與騰訊短視頻業務不見起色相對的是,其網民使用市場占比在不斷受到位元組跳動系的侵蝕,而後者正是靠擁有3.2億日活的抖音建起來一個流量帝國。與此同時,位元組跳動系還在回切產業鏈,入侵騰訊的王牌領域——社交和遊戲。而如今的局面,讓騰訊這個以流量和產品能力著稱的公司,略顯憂愁。

移動網際網路人口和用戶使用時長紅利消退,騰訊想打造億級C端用戶的難度陡增。騰訊聯手多次投資的快手是不錯的選擇。目前,快手與抖音的戰火已經燃起,快手正衝擊年底3億DAU的目標,搭建產品矩陣,與抖音步步為營。這一次的視頻信息流合作,也許會為快手帶來巨大的社交流量。

很多人曾說,短視頻的格局已定,那麼這次微信快手聯手會不會扭轉局面,將成為今年下半年的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