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一周連下4城,烏克蘭三線告急,總司令隱瞞軍情,遭國內怒批

2024-10-30     利刃號

就在全球聚焦朝鮮炸路,以色列空襲之際,普京卻在「悶聲發財」。負責國家安全、國防與情報事務的烏克蘭女議員別祖格拉婭近日火力全開,炮轟烏軍總瑟爾斯基,她表示,目前烏軍形勢很不樂觀,可謂「三線告急」,東線俄軍已經拿下了大城賽利多沃的大部分區域;北線俄軍已飲馬奧斯基爾河,準備攻打重鎮庫皮揚斯克;就連此前烏軍攻入的俄羅斯庫爾斯克州,也已經丟失了一半,別祖格拉婭表示,瑟爾斯基隱瞞了嚴峻的軍情。

幾乎與此同時,據俄羅斯官媒塔斯社25日的報道,俄國防部在戰報中表示,西部戰鬥集團在一周內相繼解放了諾沃薩多沃耶、佐里亞涅、謝列布良卡以及尼古拉耶夫卡四個據點和村鎮,可謂「連下四城」。此外,據鳳凰衛視10月23日的報道,俄軍在烏軍入侵的庫爾斯克州發起了反攻,目前已經奪取了大約400多平方公里,也即收復了大約一半的失地,烏軍北部集團已經處於非常危急的狀態,可能會被俄軍包餃子。

因此,在過去的幾個月、幾周時間內,俄軍攻勢還是比較順利的,而且已經取得了較為可觀的進展,雖然澤連斯基不斷向前線增兵,但不斷收縮的戰線說明了問題。按照目前這個局勢發展下去,一方面,烏軍可能完全失去庫爾斯克地區,即將丟失與普京談判的籌碼,並且還會損失很多精銳部隊;另一方面,一旦俄軍拿下庫皮揚斯克,那麼頓巴斯戰線基本上就穩了,接下來,烏軍可能會面臨更多的領土損失。

戰局如此惡劣,一周內連丟四城,三線告急,也難怪被譽為烏克蘭「女督軍」的議員別祖格拉婭著急跳腳,怒批總司令瑟爾斯基「只會撒謊」,並質問他「到底在幹什麼」了。那麼是什麼導致烏軍的「節節敗退」?一方面,從戰略上講,俄烏兩國國力懸殊,特別是戰爭發生在烏克蘭境內,而不是俄羅斯境內,而烏境內基本上已經被打得滿目瘡痍,時間一長,後方穩定,人力、資源更為充足的俄羅斯,其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另一方面,從戰術上來講,烏軍反攻庫爾斯克是「妙招」變「壞招」。之所以說是妙招,是因為此舉「出其不意」,在短時間內給普京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尤其是政治上的壓力。按照烏軍的初始計劃,應該是在10天內拿下庫爾斯克核電站,計劃落空之後,就應該走人,因為烏克蘭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兩線作戰」,但不知為何烏軍卻打起了陣地戰。果然,由於大量精銳抽調到了境外,東部戰線壓力很大,開始出現坍塌了,兩邊都沒守住。

當然,如果從外部環境來看,造成烏克蘭戰局不利的,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其中第1點,屬於客觀原因,第2、第3點,其實都是普京為了「解套」而精心布局的,普京曾對巴以衝突寄予厚望,但由於伊朗不願以身犯險將美國拉下水,所以始終沒有達到最佳效果,而朝鮮這味中藥才剛剛熬制,藥效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但不管怎麼說,這些客觀原因和精心布局,的確有利於俄羅斯打贏與烏克蘭的戰爭,普京不能幹凈利落地贏得俄烏衝突,就要利用、創造各種有利因素,積小勝為大勝,由量變到質變。

當然,需要補充的是,雖然目前烏軍戰局不利,但也沒有到完全「繃不住」的地步。

一方面,烏軍還有六七十萬可戰之兵,美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持依然還在繼續,除非特朗普上台,否則俄烏衝突繼續打下去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另一方面,美歐在烏克蘭是下了重注的,輸不起,一旦戰局惡劣到了難以挽救的地步,恐怕北約是會親自下場的,屆時恐怕是「東西德模式」,亦或者「克什米爾模式」,各自宣稱擁有主權,零星衝突不斷,但大戰卻已經結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fad6ab5196d6061ffe06eee072a0d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