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放話稱上台必拆散中俄,他真能做得到嗎?

2024-11-05     利刃號

美國今年總統大選的白熱化程度算是多年極為罕見的,而結束後美國的內外政策變化也是外界身份關注的要點。特別是呼聲非常高很可能在這次大選中重返白宮的特朗普,已經屢次放話宣稱將改變民主黨方面同時對抗中俄使兩國加緊合作的做法,而將致力於緩和對俄關係與拆散中俄聯合作為主要目的。

客觀來說,特朗普這樣思維倒也不是單純的逢民主黨必反,如果將世界主要局勢走向看作如今安理會「上三常」內部博弈的話,中美俄三角關係確實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觀察對象。從20世紀中期以來,三角關係中任何兩方實現聯合,都會在一定時間後對第三方造成前所未有的壓力。比如20世紀50-60年代中、蘇一度聯合對美,結果造成美國一度內外困境重重,小弟們也越來越不聽話。20時間70年代中美關係不斷走近,最後導致蘇聯不敵東西兩線壓力解體。而如今中俄不斷深化關係也開始讓美國人越來越不舒服,那麼轉而思考拆散中俄關係也顯得理所當然。

由於種族因素和文化傳統,俄羅斯內部親西方的氣氛一直不小。蘇聯解體以來,融入西方陣營一度是俄內部很多人的目標。假如美國願意付出重大利益交換真正對俄羅斯實現和解甚至捆綁結盟,那對目前的中俄關係特別是中方國際處境影響是非常大的。但特朗普顯然對這樣做的問題與障礙估計過低了。事實上在2016-2020年他在位時期,美俄關係也並沒有明顯好轉。這是因為緩和對俄關係,在美國內外的反對勢力太過強大,某種程度甚至比緩和對華關係還要困難。

雖然俄羅斯放棄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但當年沙俄的東正教思維仍然與美西方的新教與天主教差異重大,仍被視為意識形態異端而不被重視,其斯拉夫民族主義內核也對屈居西方之下很不對付。再加上其龐大的國土面積、資源發展潛力與核武庫,讓美西方從19世紀後期開始就認為這是一個做部下太有個性,做朋友太過強大,做中立國又太有存在感,只有對手身份才真正合適的國家。布熱津斯基作為美籍波蘭人智庫,多年公開宣稱俄羅斯必須進一步解體下去,最好核武器也都全部丟掉才有資格進入西方陣營(做小弟)。這是美國統治精英群體中的主流意見,不可能輕易被特朗普說服,但又是俄羅斯高層與民眾絕不可能接受的。可以預期特朗普就算上位成功,美國頂多對俄羅斯關係有一定緩和,但不可能根本改善到拆散中俄聯合的程度,能回到2010年前後的美俄關係就不錯了。

最後,美俄關係緩和勢必會犧牲傳統美歐關係作為代價,這也是美國內部主流意見和歐洲都不能接受的。甚至單看經濟利益,西方現在讓出的俄羅斯市場很可能會快速被中國接盤掌握。而俄羅斯的經濟結構隨著美國去工業化不斷接近,兩國反而會有更大的競爭而非互補關係。這反而讓中國在三角關係中有更大的選擇權。而更長遠一點來看,中美俄三角關係以後可能會被G20這樣的多邊關係所取代,那麼「上三常」內部情況的調整,很可能也不會再有之前對世界大勢有那麼大的決定作用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9e0d0e040f2d9689c5385659d3b38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