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游泳世錦賽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大家都知道了,孫楊21日在男子400米自由式決賽中再奪冠軍。
但在頒獎儀式上,獲得第二的澳大利亞選手霍頓卻以「孫楊涉嫌服藥」為由不肯站上領獎台合影。
事出之後,不少澳洲體育界人士紛紛站隊霍頓:
24日,澳大利亞82歲泳壇傳奇道恩·弗雷澤在採訪時表示
「支持霍頓,孫楊不應該再參加游泳比賽」
「如果我在場的話,我會在背後踢他。」
弗雷澤
道恩·弗雷澤是世界名將,她曾連續三屆奧運會獲得女子100米自由式金牌。
奶奶您悠著點……
還有跨界而來的澳大利亞球員博古特,
也發推挑釁:不上台合照還不夠,和孫楊一起領獎的運動員,應該把領獎台砸爛。
今年早些時候,澳洲游泳名將坎貝爾公開要求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對孫楊進行全面調查。
坎貝爾
當時她表示:「如果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和國際泳聯希望在乾淨的體育界保持信譽,尤其是涉及孫楊的話,這些問題需要得到回答。」
乾淨的體育界?
尤其是孫楊的問題?
她還說:
「我百分百肯定,
澳洲所有的運動員都是乾淨的,
但在全球,我們需要多加留意。」
是嗎?
別看澳大利亞運動界人人一副大義凌然的樣子,
但凡資深一點的體育迷都會記得,
幾年前,澳國家游泳隊曾經曝出過集體服藥的醜聞。
2013年2月22日,澳大利亞游泳隊召開新聞發布會,
參加了倫敦奧運會游泳比賽男子4×100米的澳大利亞接力隊成員公開承認,
奧運會前夕,他們曾在曼徹斯特訓練營期間服用過類似於鎮靜劑的藥物。
這種藥物是被澳大利亞奧委會明令禁止的。
這也叫絕對乾淨?
失憶太快了吧?
那麼,他們咬住孫楊不放的點是什麼?
今天該說說清楚了。
孫楊「拒檢」?
就是一些西方媒體大肆報道孫楊的「不配合興奮劑檢測事件」。
事情是這樣的,
2018年9月4日, 國際禁藥檢測管理公司,受國際泳聯委託給中國運動員進行禁藥檢測。
當時,檢測人員來到孫楊浙江的家中,要進行檢測。
然而孫楊發現:前來的『血檢官』和『尿檢官』的行為舉止,一點也不符合日常興奮劑檢測人員的規範,於是提出要看他們的證件。
結果,這兩人並沒有國際禁藥檢測管理公司出具的授權委託書,是公司臨時找來的,沒有經過培訓。
在三個人的檢測小組中,只有主檢測官出示了該公司的授權委託書。
孫楊方(團隊以及保安人員等)在質疑對方資質之後拒檢。
孫楊律師方在隨後的聲明中指出,IDTM的工作人員不僅無法提供其機構對此次檢查的授權文件,
而且血檢官和尿檢官也提供不出反興奮劑檢查官資格證明,血檢官無法提供護士執業證,這是一次完全違規的操作。
因此這次針對孫楊的藥檢未能完成。
之後,國際泳聯(FINA)在調查後裁定孫楊在此過程中「無過錯」,
但是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對此提出異議。
於是今年3月,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就「孫楊拒檢」一事向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提起上訴。
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將會在今年9月舉行聽證會。
此前被禁賽
另一件事是孫楊在2014年一次尿檢中被查出了違禁物質曲美他嗪,被中國泳協禁賽三個月,孫楊也因此被取消了同年全國游泳冠軍賽的成績。
而這件事,就是霍頓此後屢屢抓住孫楊不放,並且多次在國際性場合肆意攻擊孫楊的把柄。
其實,孫楊自2008年被查出心臟問題後,就開始服用曲美他嗪了,當時曲美他嗪並不屬於禁藥的行列。
在一次採訪中,孫楊也明確表示過自己有心臟問題:
「2008年的時候我心臟不好,醫生建議我離開游泳,但2009年是我們浙江四年一屆的全運會,非常的重要,領導非常希望我能參加,我雖然很猶豫,後來也還是堅持參賽,並一路堅持到現在。」
《時代》雜誌的報道也佐證了這一說法,報導中稱:孫楊的心臟問題自2008年就明明白白地寫在了檔案里,的確是因健康問題服藥。
然而到了2014年,曲美他嗪突然被世界反興奮劑協會列入禁藥黑名單,可當時國內並沒有及時更新禁藥名單,這就導致孫楊仍然繼續服用曲美他嗪。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孫楊是在中國國內的全國冠軍賽上,由中國體育總局反興奮劑中心查出服用曲美他嗪並上報的。
這就說明,體育總局並不存在包庇行為,甚至是秉持著公平公正的競技精神才「大義滅親」。
更加戲劇性的是,在孫楊被查出服用曲美他嗪之後,曲美他嗪很快就被從禁藥名單中移除,原因是這一成分確實對提高成績沒有幫助……
而孫楊卻成為了唯一因為此類藥物被罰的游泳運動員。
此後,孫楊再也沒有曝出過任何藥物違規行為。
澳籍教練發話
孫楊的教練,擔任30年澳大利亞國家隊指導的Denis Cotterell 表示,
這位中國明星(孫楊)與他的另一位得意門生格蘭特.哈克特(Grant Hackett)一樣乾淨,
並且表示:
澳大利亞游泳運動員
在他們的一些隊友違反過
反興奮劑規則的情況下
詆毀這名中國世界冠軍
這種做法是虛偽的
根據《澳大利亞人報》報道,
Cotterell在自孫楊周日被澳大利亞競爭對手霍頓公開冷落以來接受的首次採訪中透露了他的難過和憤怒,
他說,持續升級的對這名中國奧運會金牌得主的指責是缺乏了解的。
「我很高興和他一起工作,」
「我喜歡和一位實至名歸,職業生涯長壽並仍在創造成就的運動員一起工作。如果你會覺得我會和一個作弊的人工作的話,那麼你根本就不認識我。這是一種侮辱。」
Denis Cotterell
他說:
「禁藥作弊的定義是什麼?沒有通過藥檢的人?
根據這個定義,澳大利亞隊里有人是禁藥作弊者。
我所在的一些隊伍里有人沒有通過藥檢,不小心並且不是他們自己的過錯。
我永遠不會稱他們為作弊者。這似乎非常虛偽。」
挑釁=戰術?
還有一個有趣的點,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時候,霍頓就已經口出狂言,說孫楊是「drug cheater」
但是,由於那一次他拿了金牌,所以並沒有不願意跟孫楊一起領獎,而是在領獎台上與孫楊友好互動。
所以有網友說霍頓這一次是因為輸了不高興,才拒絕站上去……
這樣的做法,到底是為了比賽的公平,還是其實只是輸不起?
而且里約奧運會的時候,霍頓就公開承認說孫楊是drug cheat是計劃好的,是賽前擾亂孫楊的計策。
這幾年中國游泳隊的崛起,真的很好地詮釋了什麼叫樹大招風。
競爭對手們對於孫楊的種種無理和抹黑,更多是一種不服氣。
這種不服氣背後,是潛意識裡不能接受一個中國人在游泳這種白人的優勢項目上,比自己強。
里約奧運會上,法國仰泳選手拉庫特在輸給徐嘉余後,說了一句話:
我輸給一個中國人,這讓我不高興 (Ça me déplaît d』être battu par un Chinois)。
不管你們服不服,事實就是:
這一次
贏你們的人叫孫楊
他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