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罵「吃相難看」的澳洲泳壇 是咋作死自己的?

2019-08-03     意國小廚

「你們丟失道德高地的吃相真難看。」

這句話是《雪梨先驅晨報》的體育評論員安德魯-韋伯斯特在沙納-傑克涉藥一事遭曝光後公開指責澳大利亞游泳協會的一句話。這句飽含憤恨情緒的話原本不該出現在公共媒體的版面上,但在游泳世錦賽劇情急轉直下的檔口,這句話被眾多澳大利亞本國網友轉發。

除了自嘲,澳大利亞這個傳統游泳強國的泳迷們表示實在無法接受本國管理機構的兩套嘴臉,甚至直呼納稅人為供養國家游泳事業,每年支付著不菲的稅金,但到頭來得到的只有欺騙。

這個讓澳大利亞在國際舞台上顏面盡失的管理機構,究竟是如何玩死了自己?

——1——

一切從傑克的藥檢說起,這樁原本不應該掀起巨大風波的禁藥新聞已經超越德雷塞爾的6金傳奇和霍頓們領獎台上對孫楊的公開抗議,成為游泳世錦賽收官之際最重磅的新聞。

傑克藥檢失敗後被扒出曾在個人社交平台上位某保健品打廣告

事實上,澳洲體壇對於自己反興奮劑的歷史一直抱持自豪態度,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反興奮劑機構的國家之一,前WADA主席就來自澳大利亞。此外在其他渠道的監管上,澳大利亞的媒體和學術機構也堪稱盡職盡責,早在1982年澳大利亞醫學聯合會就曾發布過調查,這份調查毫不留情得指出澳洲的職業體育中有5%的運動員長期服用各類興奮劑;到2013年,澳大利亞犯罪委員會仍然在調查中透露某些體育科學家和高級教練為獲得運動成績給自己的運動員服用肽類激素。各類明面上的監管,讓澳洲的「打假英雄」頗為硬氣。

但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澳大利亞一夜之間變成笑柄,只因為攤上了一個「豬隊友」。

沙納-傑克在服藥醜聞曝光後,一直通過個人社交平台「賣慘」,她先是在ins上表示自己絕不可能冒著毀掉職業生涯的風險去使用興奮劑,第二天乾脆發布了一篇長文,直述自己在藥檢後承受了巨大痛苦,這篇千字長文中出現最多的一句話便是:「我沒有做過,為什麼要這麼對我?」

按照如此委屈的說辭來看,傑克有可能是真的誤服了禁藥嗎?

確實有此可能,去年12月UFC悍將瓦特-哈里斯被查出藥檢呈陽性,哈里斯被檢測出來使用的藥物跟傑克一樣,都是簡稱LGD 4033的肌肉增強劑。但隨後哈里斯成功自證了這種物質來源於自己日常所服用的營養補充劑里,而該種營養補充劑的配料表中並無LGD 4033成分,於是被認證為確實誤服的哈里斯禁賽期也隨之縮短。

不過,自從LGD 4033被列入禁藥名單後,成功自證為誤服的只有哈里斯一人,僅在澳大利亞本土,2017年就有9名運動員因LGD 4033被查出藥檢陽性。要說是誤服了這種藥品實在有些勉為其難,因為這種藥物對運動能力的增強作用太過於顯著,作為固醇類藥物的理想代替品,LGD 4033療效好副作用小,即便使用最小的劑量也能迅速增強人的肌肉能力,以至於某知名健身網站所羅列的LGD 4033的缺點只有:在禁藥名單上,這一項。

LGD 4033雖然如此受追捧,但因其還未通過臨床實驗,一直處於「黑市流通」的狀態,像澳大利亞這種食品藥品監管極其嚴格的國家,想要在日常食品或藥品中找到這種成分,確實也有些困難。並且,與哈里斯的狀況不同,澳大利亞興奮劑檢測中心的文件中明確建議過職業運動員不要使用營養補充劑等保健類藥品。

瓦特-哈里斯

對於誤服一說,傑克及其團隊的口風也在一直在改變,傑克最初表示自己可能吃了被污染的營養補充劑,但到她的經紀人接受採訪時誤服的來源就變成:「蘑菇、蔬菜或者不幹凈的杯子裡都有可能。」並且無論是隊友還是澳大利亞泳協,沒有一人對傑克「誤服」的說法表示支持,畢竟前WADA官員就曾說過:「有60%的運動員在藥檢陽性後都會說自己是誤服了禁藥。」而前愛爾蘭田徑運動員索尼婭-奧沙利文則直說傑克的「遭遇」根本不值得同情。

——2——

在傑克服藥事件中,澳大利亞泳協又扮演了什麼角色,讓網友幾乎忘了涉藥運動員,而是將矛頭對準了管理機構呢?

隱瞞者、欺騙者和慫恿者。

傑克服藥新聞爆發的幾乎第一時間,澳知名游泳記者菲爾-盧頓就在個人社交平台上炮轟澳泳協明明知道實情卻故意隱瞞。隨後的幾天中,澳泳協不斷辯解稱自己無權在澳興奮劑檢測中心和運動員本身都不同意的情況下公布檢測結果。但這一說法很快被前澳大利亞興奮劑檢測中心主席理察-英格斯打臉,他曬出了澳大利亞興奮劑管理中心的文件,裡面明確表示只要經過運動員本人同意,就可以發布檢測結果。

理察曬出的興奮劑檢測中心的內部文件,文件表示只要運動員同意,就能公開檢測結果。

在澳泳協主席羅素的採訪中她親口表示傑克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公布結果,就是因為「想等澳大利亞隊的全部比賽結束」「不想影響隊友的發揮」,但這一說法顯然也站不住腳,因為曝光藥檢結果的當晚,澳大利亞隊的坎貝爾姐妹還在女子50米自由式的半決賽比賽,接力隊也還在比賽,這也就是說幾乎澳大利亞隊的所有主力隊員都還留在光州。

據澳媒的說法,傑克在知道自己的藥檢結果後曾多次要求對外公開,但都被澳泳協駁回。不僅如此,澳泳協還禁止傑克將這一事件告知自己的隊友,也就是說在澳泳協原本的計劃中,傑克藥檢未通過一事無論如何也要瞞到世錦賽結束,瞞到這件事曝光時不會變成一個大新聞。

澳泳協主席羅素在事發後接受採訪一臉苦相

在隱瞞欺騙和玩雙標這件事上,澳泳協是很有一手的。

就在澳泳協義正言辭支持霍頓抗議孫楊時,他們自己隊里就有一位因多次逃避藥檢而禁賽的隊員。托馬斯-弗雷澤,這位前澳大利亞游泳隊隊長在里約奧運會中曾參與400米混合泳、200米自由式和4x200米自由式接力的爭奪。但在2017年,弗雷澤連續3次「錯過」藥檢而被國際泳聯禁賽一年,如今禁賽期剛過,弗雷澤就再次入選國家隊,並代表澳大利亞出征了光州世錦賽。

一個還沒有被禁賽的孫楊尚且已經讓澳泳壇如此不滿,自己隊里明確因為逃避藥檢而被禁賽過的弗雷澤又為何能代表乾淨的澳大利亞游泳?要知道弗雷澤的行為可比當年澳大利亞游泳接力隊主動承認「服藥」要嚴重得多,2012年倫敦奧運會澳大利亞接力隊在賽前的訓練中服用的是名為思諾思的安眠藥,這種藥至今未出現在WADA的禁藥名單中,只是因為這種安眠藥會損傷人的身體因而被澳大利亞運動學會列為運動員禁藥。

托馬斯-弗雷澤連續3次逃避藥檢被禁賽一年

但是連續3次逃避藥檢,可幾乎就是坐實了服藥的罪名,畢竟在現行的違禁藥品名單里,某些藥物的代謝周期快到要靠運動員自覺誠信。

——3——

中國人常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但澳泳協明知道自己沒有十足底氣的情況下依然做出一副「打假鬥士」的嘴臉,且矛頭只指向外國運動員,無怪乎澳洲本國媒體都要痛罵澳泳協一句:「都是你害我們變成了偽君子!」來自加拿大的前WADA主席龐德就在採訪中毫不留情得抨擊了澳大利亞泳協:「澳大利亞在對待孫楊和對待本國運動的態度上有一種很奇怪的區別,當他們發現本國運動員服用興奮劑,他們應該表現出跟發現中國運動員服藥一樣的抵抗態度。」「如果你想要表現得在反對禁藥這件事上比別的國家更聖母,那你至少應該以清白的立場來討論這件事。」

2016年里約奧運會之後,霍頓曾在接受《雪梨先驅晨報》的採訪中透露過自己需要通過「輕蔑對手」的方式幫助自己擺脫壓力,而正好他最大的對手孫楊就有過禁藥黑歷史,於是通過這一點來輕蔑孫楊「並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霍頓曾和孫楊在同一張桌上用餐

事到如今,沉迷扮演正義英雄的霍頓,連同身後的澳洲泳協,愈發入戲。一個或許已經不想提起自己最初這麼做的動機只是一種策略,而另一個則在擔驚受怕中也要強裝一副「我們不一樣」的姿態。

而這背後的原因究竟是真心想維護泳池乾淨,還是中國游泳的崛起讓這個傳統強國在中長距離的競爭中徹底喪失了優勢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wNfWmwBUcHTFCnfdW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