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眾化的選擇——簡單聊聊山靈H5

2023-07-10     李凌佳琦的HIFI小鎮

原標題:更大眾化的選擇——簡單聊聊山靈H5

我曾經分析過市面上幾乎所有的主流藍牙便攜播放設備的優劣勢,也告訴了大家為什麼我喜歡1795這樣的產品、以及為什麼極力推薦後來的乂度Poke2這種幾乎把所有痛點都解決的東西。山靈H5作為H7的一個弟弟版的存在,它所落到的價格區間、產品形式,對於絕大部分具備「便攜無線HIFI」的用戶來說,又是一個高於市面上絕大部分同類產品的存在,不止是聲音,而是在功能性、以及其形態所卡的一個平衡點上。

我當年分析過為什麼Poke2值得推薦,它只比1795稍大了一點、但是有著超過1W級別的輸出功率,也具備很好的底噪控制和音色表現,雖然沒有1795的模擬味,但它本身的聲價比表現其實遠超同價位的任何播放器產品、驅動力上限和素質上限都非常之高。而在它之前的一些產品雖然體積更小、更便攜,但都各自有各自的短板所在,比如無法兼顧大推力和底噪控制等。而如果你本身也不介意類似Poke2、或者山靈自家H7這樣的產品體積和形態的話,H5其實在2K檔是屬於一個甜品級的選擇——不僅僅是USB/藍牙雙修,RCA輸出、COAX模式、以及具備絕對的【不可替代性】的TF讀卡模式,讓H5本身從功能性、拓展性、適應面來說成為了一個幾乎沒有競品的型號。這年頭,其實燒友們在選購HIFI產品的時候,在音質層面踩雷的機率已經越來越低了、但擁有一個功能性更符合自己心意的產品其實會更容易在選購的時候做出果斷的決策。

大家應該已經知道了,H5是一台USB/藍牙/TF卡三模的機器,而且依舊保留了H7上的一些拓展功能,比如RCA輸出、以及同軸和光纖輸入,後面的2個功能可能對於隨身用戶來說不那麼重要,但如果作為固定場景使用的話,H5也可以很方便地去接駁有源音箱類的產品。在接口層面的主要不同就是H5取消了H7上的6.35口,但這並不意味著H5就不適合推頭戴,不論是它的輸出功率表現、還是音色本身對於頭戴產品的實用性,它都是同價位一台最能夠發揮出頭戴式產品性能的機器,也是它和絕大多數同類產品比的最大優勢之一。

H5使用的兩顆AKM家4493SEQ算是已經被他們玩透了的DAC型號了,比起去「追新」,我還挺欣慰山靈繼續沿用這顆DAC的,本身現在DAC產品的紙面參數都已經各種爆表了,我更看重一台機器在電路和模擬端的設計,以及通過「分類」的方式看看H5在山靈家族裡屬於哪個派系的調音。而結論的話,如果你是山靈老粉應該會狂喜,H5的聲音風格是近似M3/M6 Ultra、UA3這種風格的,而且這次USB和藍牙模式下的聲音是一致性較高的,而不像H7那樣在USB/TF卡模式下是偏素質和中性,在藍牙模式下明顯偏HUFI。總之,如果你也希望在2K內買到一台有一定模擬味的大功率藍牙機器的話,H5比我之前忠愛的1795有諸多優勢,比如底噪控制、驅動力上限、包括續航等使用體驗方面的東西。

在綜合體驗層面也再多提一嘴,H5比H7有了一些細節層面的改進,比如終於是單獨在輸入里加入了TF卡模式的選項、也更新好了Eddict Player里的封面讀取功能,在播放當前頁的時候會自動讀取封面、也可以聯網獲取封面。但是在播放頁面的入口設置方面我覺得還是可以下點功夫,比如我在APP內連接完畢以後第一次進入播放頁面的時候一頓好找,總懷疑自己點的選項不對勁,引導性方面其實還是有可改進的空間。

平衡

單端

測試方面就不展開細說了,依然是用雙聲道THD+N<0.1%來取值,噪聲指標請參照動態範圍而不是信噪比。H5的指標在各方面的表現比較均衡,帶負載的情況下能測到122dB的最大動態範圍和超過800mW的輸出功率,在300歐負載下也有135mW的不失真功率。總之,H5在聲音的驅動上限、噪聲指標這2個比較直觀的素質方面是同價位比較拔尖的(這2個指標很多時候也也是衝突項),而且具備驅動許多頭戴式產品的推力儲備。

聲音方面,既然H5是一個「傳統山靈風格」,那麼溫暖、醇厚、潤澤度這三個關鍵詞自然是跑不了了,但畢竟它仍有一定的體積擺在這裡,你會覺得它在聲音的驅動力、大動態表現方面明顯要同為2K檔機器的M3 Ultra顯得更從容、富有餘力,尤其是在推耳塞的時候當開到足夠聲壓級時,H5的結像更圓潤飽滿、動態的收放感也更加自然,這顯然是在模擬電路層面造成的結果、屬於先天的「物理優勢」。在驅動山靈自家ME900這種聲音偏向大開大合的耳塞時,H5是同價位為數不多可以兼顧張力和控制力的機型,相比之下這個價位的播放器、或者小尾巴類的產品,往往推得略顯疲軟、要麼就是「燥」了一些,達不到H5這樣類似更高級的汽車變速箱那樣的平順感。

在搭配性層面上,H5可以專治各種數碼聲的所謂素質流耳塞,帶來一些寬厚、安定感,結像的表現有明顯的肉感和厚度,雖然動態表現不俗、但在高頻的部分沒有什麼攻擊性,聲場兼顧了規模感和縱深的立體感,甚至已經能夠把NG Erebus、JADHIFI DM+這種很吃潛力的塞子推出接近完全體的空間感表現;包括各位對IE900的人聲不滿意的用戶,H5直接搖身一變讓IE900的人聲變得略帶模擬味和HUFI感了一些。如果你喜歡線條纖細、明亮銳利一些的風格,H5顯然不是你的菜,可以看看隔壁乂度或者QLS的新品;但如果你是雜食向的人聲黨,而且是喜歡偏抒情、慢節奏的人聲的話,H5是我心目中一個1795的上位替代品、而且在素質層面已經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H5本身具備非常強悍的功率儲備,當然是可以拿來推頭戴式產品的、而且不僅僅是圖中Tago T301這種易驅型的頭戴,包括我手頭拜雅DT880、森海HD580這種吃音色和控制力的型號都能夠推的有模有樣、而且絕非是那種勉強應付的聲兒,它本身的音色底子就是很適合驅動頭戴的、唯一的不足就是密度和H7相比的話顯然沒有那麼紮實、結像清晰度也差了一截,但基於這1/2的售價,H5其實已經能夠勝任大部分H7的使用場景、而且也依然算的上一個可以讓你作為耳塞/雙修用戶的選擇。

H5作為一台典型山靈風格的多功能機型,只要你本身喜歡它這種音色風格的表達、也不介意它稍厚的體型,那麼它的其他方面幾乎已經做到了要什麼有什麼,完全就是一台沒有螢幕的高性能播放器、而且驅動力還能夠在同價位各種暴殺的那種,加上這次H5在藍牙端的表現甚至比H7都要更理想、更適合作為一台純無線機型來使用。如果山靈能夠再精進一下APP端的用戶體驗,我想H5應該會成為一台近乎無可挑剔的全功能解碼耳放,我個人也希望這個形態的產品可以長期更新下去、甚至是成為山靈特色的標誌性產品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2143ca75ee3a730ee4a67507c377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