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念里有一句話:孩子最好的老師是家長。
為什麼?因為家長最了解孩子;陪伴孩子的時間也最長。
拿少兒英語來說。魚sir見過很多牛娃,年齡才七八歲,小英語說的66的。這些孩子是老師教出來的麼?
老師有功勞,但我們更不能忽視的是,幾乎每個牛娃的學習生涯中都有牛爸牛媽的影子。他們大多都有著前沿的育兒理念和獨特的育兒方法。
如果說家長是孩子的老師,那對於很多牛爸牛媽們來說,市面上的一些少兒英語APP,就是老師手中的教案。
當一個對育娃一籌莫展的新手媽開始自己的雞娃之旅時,手裡有一份好的「教案」,對家長們的幫助也是很大的。
把這些APP比作一個「沒有老師的少兒英語課程」的話。家長就是APP里那個缺失的老師。
和課程一樣,市面上的少兒英語早教APP種類繁多,嘰里呱啦、Dadababy、寶寶玩英語、斑馬英語、大思英語…它們各有各的特色,那家長要如何使用這些APP呢。
今天,魚sir就來跟大家分享下,我使用這些APP的理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能給諸位家長一絲啟發。
既然是我的理念。對應的就是我家孩子。
文章里會闡述我對我家娃在各個年齡節點中期望他能達到的水平。這跟你們的期望可能有所不同。所以諸位家長拿來借鑑即可,切莫照搬。
這世界上不存在包治百病的課程。當然也不存在能對應所有孩子的學習理念。
0-3歲(嘰里呱啦、寶寶玩、Dadababy)
趁著孩子中文思維還不堅固。我希望孩子在0-3歲能形成初步的英語思維。具體點:
能把英文單詞和圖像、動作對應;
能張嘴說幾句簡單的英文單詞,看得懂60-100左右的詞彙量;
簡單熟悉自然拼讀,像cat、dog這種詞哪怕沒見過也能讀出來。
我從孩子1歲就開始給孩子讀英文小故事,這個階段嚴格來講還不算『學習』,我只管講,聽不聽全看娃心情。這個時候我有用到寶寶玩英語。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吸引他的根本不是你講的故事,而是動畫裡面會動的小人和繪本上多彩的圖畫。但當他聽得多了,能把你說的英語和繪本上的小人對應起來,不就算是英語思維的雛形了麼?
寶寶玩的優勢在於,它配備給家長很多和課程相關的教程和教具。能夠把虛擬的課堂,最後落實到線下配套的練習冊和教具中。
並且練習冊中的題目配有老師的講解(錄製形式),看得見摸得著,減少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方便家長和孩子線下互動。
這是其他APP沒有的優勢。且這點真的很符合0-3歲的孩子。
價格上,比起線上課程來說,寶寶玩的價格也是很良心的。
如果你不想過早對孩子教育資金投入的話,嘰里呱啦的趣味繪本課和Dadababy的免費課程也是能滿足家長的。這兩款APP的免費課程最大的特點是趣味性足,且很注重和家庭環境結合,很適合家長在家教學。
這三款APP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但在教孩子學習,而且還同時教家長如何教孩子。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家長,絕大多數都是新手爸媽,如果真的對雞娃完全沒有頭緒,這裡面的教程還是可以認真學一下的。
小魚兒今年三歲多,完美的完成了我對他的預期。不但能蹦單詞,還能簡單的蹦句子。有時候句子中不會的單詞就用手指或者用中文,十分可愛。
總結一下:
孩子0到3,多聽才能說。
想要學得好,家長要引導。
3.3-6歲(嘰里呱啦、ABCmouse、斑馬英語、Reading eggs)
3歲是絕大多數孩子的一個分界線。孩子到了3歲,基本可以開始正式的學習了。對家長來說,教育上面已經開始要有物質投入了。要問我啟蒙後的孩子學習重心在哪兒,魚sir強調三點:閱讀、閱讀、閱讀!
先『閱』,然後才能讀。對吧。閱多了不一定能讀,但對於非母語國家的孩子來說,幾乎可以說,沒有足夠的『閱』,孩子很難張嘴說英語。
對我個人來說,我希望孩子在3-6歲能夠:
敢說、多說,無論對錯;
認識400-500左右的詞彙量(對有些虎媽來說,這個標準真低,我比較佛系);
能完整用英語進行數句話的交流;
能獨立閱讀。
嘰里呱啦自然拼讀課、主線課
(關鍵詞:自然拼讀、聽說)
獨立的自成體系的自然拼讀課程在APP中不多,嘰里呱啦自然拼讀課算是比較受歡迎的一個。嘰里呱啦這套體系,教學部分比較生動,但是練習形式花樣不多,一次課程的學習比較長,適合年齡大一些的學齡前孩子。(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在課程後半段較難集中注意力,建議即使更換,適合的APP很多,不用弔死在一棵樹上。)
嘰里呱啦的主線課程注重聽說,無論是趣味性還是內容設置上,質量都是一時之選。如果說寶寶玩是把課程教給家長,再由家長教給孩子的話;嘰里呱啦則是直接讓孩子跟著視頻上這節課。
ABCmouse
(關鍵詞:美國原版、聽說、拓展)
和其他的APP不同,ABCmouse本來就是美國孩子學語文用的材料。算得上最原汁原味的美式英語、美式教學。
我知道很多家長一聽到美國原版,兩眼就會冒金星。君不見Wonders在國內圈了多少粉。但我這裡還是要提醒下家長:慎入!
ABCmouse有多難?家長可以想像一下美國人拿我們的考拉閱讀去教孩子中文。
沒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孩子以及沒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家長,看看就好了,這是個巨大的坑。最原汁原味的,未必是最適合孩子的。
難歸難,好處還是顯而易見的。ABCmouse的閱讀材料拓展面真的是寬。神話、科學、百科、常識都有所涉獵。很多單詞魚sir自己都要翻字典。它的體系性也很強。可以說,學齡前ABC,學齡後Wonders,都能跟得上的話,你家孩子基本可以飛了。
斑馬英語系統課
(關鍵詞:閱讀)
這個主線課程主要是提升孩子的詞彙量和閱讀能力,詞彙融合到繪本教學中幫助孩子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和意識,在家長圈中,反饋也不錯。
其他部分內容在魚sir看來感覺不如嘰里呱啦(個人觀點)。家長可以自行選擇。
Reading eggs英語基礎課
(關鍵詞:自然拼讀、書寫、閱讀)
先吐槽一下用戶體驗。給我感官很一般。當然這是小節,內容才是我們要關注的。
和其他的不一樣,Reading eggs並非APP,只是一個網站。家長只需要享受它英語基礎課的服務就好。不貴!
它有14天的試聽機會,過後不再試聽。家長注意把握機會。
它的英語基礎課程,主要滿足了自然拼讀和書寫這一板塊的需求。英文書寫對中國孩子來說是個『無亦可、有則優』的這麼一個科目。有需求的家長,Reading eggs是諸類APP中唯一能滿足這項需求的產品。
總得來說,6歲這個關鍵點對應的是孩子上學。在我看來,學前階段,孩子不宜過多的超前學習。超前學習一是會讓孩子壓力很大;二則讓孩子上學後很難專心聽老師『小兒科』式的英語課。沒法養成孩子上課聽講的好習慣。
教育孩子這事兒,我的理念,不怕慢,就怕站。只要每天都在走,不用過分苛求孩子在多少時間內學到多少東西。每天一小時,你會發現,我上面說的3到6歲的目標,不難完成。
最後老規矩,總評:
孩子3到6,學習初起步。
挑課體系化,孩子進步快。
這個階段里,閱讀最重要。
多『閱』才會讀,多讀能多用。
4.7歲+(大思英語、多納英語、Reading eggs)
這裡雖然說的是7歲+,但講句實話,用到孩子8,9歲也就可以了。這些APP對四五年級的孩子來說就頗顯幼稚。是時候讓補習班來接手了。
7歲以上的孩子,學英語的重心就要放到學以致用上了。英語的學以致用,無非二字,『聽說』而已。
大思英語
(關鍵詞:聽力)
作為一款以聽力為重心的英語APP,闖關式的學習模式可能會得到一部分孩子的喜歡。
但講實話,這款APP我給的總評價不太好。不管你孩子什麼水平,都要從第一關開始闖。等你孩子闖到適合他難度的關卡,都不知道浪費多少時間。
但總的來說,關卡以及課程的質量尚可。少數英語基礎好但聽力偏差的孩子,下下來試試看也無妨。
多納英語
(關鍵詞:練習)
多納的精品年課內容很豐富,以主題展開,從發音入手到單詞到閱讀,最後測試,整個過程注重練習,注重學習結果,整個過程對孩子獨立學習還是有要求的。適合英語基礎教好的孩子。
繪本課或者視頻課,以教學為目標,更強調學習結果,幫助孩子理解和掌握單詞,並不強調親子互動,這種學習形式,比DaDababy和 嘰里呱啦要求更高,但是也更枯燥一些。
總得來說,孩子年齡大了,不能光靠興趣督促他學習不是。適當的接受枯燥的練習也對他有好處的。
Reading eggs英語高階課
(關鍵詞:原版閱讀)
Reading eggs的高階課程的內容難度較大。它涵蓋:精讀課(220節);拼讀語法課(200);競技場;圖書館等其他內容。
如果這個階段孩子的閱讀基礎打的比較牢,那下階段家長就可以奔著原版閱讀這一宏偉目標而去了。
基本可以說,只要孩子有英文閱讀的能力和習慣。教育後半程的英語學習,家長就可以完全不用操心了。Reading eggs的高階課,對孩子詞彙量、閱讀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總的來說,英語學習APP和英語課是孩子英語課外學習的兩條腿。缺一不可。
不說孩子了,成年人都在用扇貝單詞這類英語APP,不是嗎?
但和給孩子選課一樣。給孩子選APP課,也要按照孩子的學習階段,選擇這個階段最適合的。如果家長還有其他的選課、選APP的問題,不妨來和我聊聊(頭條留言置頂或者頭條私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LCAf3EBrZ4kL1VimH1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