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補償方案的製作程序是怎樣的?

2020-08-27   沈玉潮律師

原標題:征地補償方案的製作程序是怎樣的?

征地補償方案的製作程序是怎樣的?

征地拆遷人對於被拆遷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能夠獲得合理補償。了解征地補償的形成過程有助於被拆遷人及時地行使自身權利。小編認為征地補償方案關乎被征地人的切身重大利益,因此小編為大家分享它的形成過程,大致如下:

(1)確定征地補償方案並公告。縣或市級國土資源局根據省或國務院徵用土地批准文件批准的《徵用土地方案》,在徵用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內以村為單位擬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並予以公告。在公告期間,村民可以通過正常渠道向主管部門反映自己對方案的意見和建議。在這個階段,村民在看到征地補償方案後,可以積極的提出意見和建議,這對於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最終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被徵收人要非常關注與重視。

(2)報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縣或市級國土資源局將公告後的土地補償、安置方案,連同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的意見及採納情況報市縣人民政府審批。被徵收人提出意見後,國土資源局會將補償安置方案及意見採納情況上報市縣人民政府。

(3)批准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市、縣政府將徵求意見後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後,上報省級國土資源部門備案,並交由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來組織實施。國土資源局上報市縣人民政府後,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後仍需要上報省級國土資源局備案。

(4)進行土地登記。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應當在徵用土地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土地承包合同)到指定地點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如果沒有如期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那麼將補償的內容就以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調查結果為準。因此,被徵收人要積極的按時完成土地登記。

(5)實施補償安置方案和交付土地。徵收人應當按規定支付土地安置補償費,被征地單位和個人應當按期交付土地。土地補償費由集體支取,由村委會代表領取。補償費如何分配將由村民大會討論決定,依據村民民主議事規則,經2/3以上人數通過分配方案即可。安置補助費歸土地承包人所有,由承包人直接領取補償費。青苗補助費和地上附著物補助費歸青苗和地上附著物所有人所有,由所有人領取補償。

以上是征地補償方案的形成全過程,希望可以幫助到被徵收人。了解征地補償方案的形成過程之後,被征地人及其相關權利人就可以據此注意行使和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通過正當途徑表達自身的合理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