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時間看了場《哪吒之魔童降世》,為40億漂亮的票房成績貢獻了一小份力量,在這之前我對這部影片的印象來自於刷爆朋友圈的那句話「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本以為是部人定勝天的勵志片,沒想到卻充滿了各種育兒哲理,這分明就是拍給我們做父母看的嘛。
從李靖夫人生出哪吒那一刻開始,我就自動帶入媽媽這個角色,從頭哭到結尾彩蛋,不由得感嘆當媽的淚點太低,內心太柔軟。
別人眼裡的異類,父母手心裡的靈珠
哪吒的出生因為陰差陽錯,被魔丸投了胎,生出來的那一刻就開始惹是生非,陳塘關的百姓、太乙真人、李靖夫婦都見識到了「魔丸」的破壞力。
所有人都視他為魔丸、妖怪,見到他就瘋狂逃竄,其他小孩更是想盡辦法捉弄他,欺負他,雖然他們的刀槍棍棒根本傷害不了哪吒,但是那一句「你這個妖怪」卻深深的刺痛了哪吒的心。
哪吒憤怒之極的時候,李靖告訴他:其實你是一個靈珠,你肩負著降妖除魔的重任。
這一刻,哪吒的眼睛裡充滿了光。
誰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天資聰穎、才智過人,或許還會是個天才,但是這種「好運氣」的機率實在太低,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孩子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從樣貌到智力並沒有特別牛逼的地方,甚至有些孩子一出生便與常人不同,比如:唐氏寶寶、兔唇寶寶、自閉症兒童。
他們不並不是神話故事裡那個令人聞風喪膽的魔丸,卻因為與眾不同,同樣會遭到其他人的排斥、譏諷、嘲笑、異樣的眼光,但是在父母眼裡,他們依舊是可愛的孩子。
這些父母不拋棄、不放棄,用智慧的眼光欣賞孩子,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獨特的光芒。
著名的澳大利亞演講家尼克胡哲,生下來就沒有雙臂和雙腿,只在左側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個帶著兩個腳趾頭的小腳,外形如此「異類」,出生就已跌落命運的深淵。
然而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放棄他,而是教會他如何正視自己無法改變的缺陷,如何生存,在他18個月的時候,就被父親放進水裡學習游泳,等到他長大的時候,他已經可以玩滑板、衝浪、打高爾夫,獲得會計與財務規劃雙學位,出書、巡迴演講,實現人生逆襲。
我們無法選擇孕育一個怎樣的孩子,就像孩子無法選擇自己出生在怎樣的一個家庭,但我們的行為卻能決定孩子如何長大,是「魔丸」還是「靈珠」。
沒有絕對的好孩子,也沒有絕對的壞孩子
靈珠和魔丸,一個代表著善,一個代表著惡,哪吒走路雙手插在褲子裡,嘴裡叼著草,搖搖晃晃吊兒郎當,兩個濃濃的黑眼圈,一看就是為禍人間的主兒。
敖丙可就不一樣了,玉樹臨風,銀髮飄飄,出場自帶仙氣,柔中帶剛一招制敵,顯然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的英雄。
然而劇情的走向卻是,敖丙一念成魔,救人變成了殺人,哪吒不服天命,拯救蒼生。
所以,到底誰是靈珠?誰是魔丸?我們又該怎樣去定義一個孩子是善是惡?
答案是沒有絕對,好孩子也有使壞的時候,壞孩子一定也有真善美的一面。
影片中有一個細節:當哪吒準備喚醒自己的魔性來對抗敖丙,他念起了咒語解鎖了脖子上用來壓制自己的乾坤圈,然後又把乾坤圈戴在了手腕上,他說:不能丟掉乾坤圈,否則會失去意識。
這是多麼諷刺的一幕。
哪吒的善良制服了魔性,才有了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說了算!」
反觀現實生活中那個殺母的北大學霸吳謝宇。
從小都是學霸級人物,智商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媽媽和親朋好友的驕傲,同學評價他:安靜、自律、上進、熱愛運動、和同學們人緣好,是個陽光少年,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宇神」。
然而這個「神」卻用極其殘忍的方式殺害了自己的母親並處理了屍體,行兇過程嚴絲縝密,殺了自己的母親之後還能冷靜的冒充母親和別人聊天,這樣的行為恐怕只有「魔鬼」才能做出來。
大家還記得班級里坐在最後一排那個被老師默認放棄的「壞學生」麼?他(她)真的就是一無是處麼?
人都是不完美的,孩子亦是如此,我們不能「捧殺」一個確實不錯的孩子;也不能「雪藏"一個確實不怎麼乖巧的孩子。
好孩子or壞孩子從來都是我們單方面貼給他們的標籤,如果我們願意打破偏見,多方面了解孩子,也就沒有那麼多「問題少年」了。
我並不想惹是生非,我只想得到你們的關注
因為魔丸轉世的緣故,哪吒被囚禁在太乙真人的結界中,只能與日月為伴,李婧夫婦忙著降妖除魔為哪吒積德,很少有時間陪伴哪吒。
於是哪吒總是想辦法逃出去,在大街上惡作劇,但每每被認出來時,大家都是大叫一聲「哪吒逃出來」然後東躲西藏。
李婧夫婦總是在哪吒闖禍以後火速出現在哪吒面前,再把他關進結界,大概一家三口聚齊的時候也都是在這種「給哪吒擦屁股」的時候。
這一幕是不是很眼熟?
父母總是在外忙著工作掙錢,在家忙著玩手機,每天陪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即使終於擠出十幾分鐘陪孩子玩個積木,看個繪本,也要時不時的刷一下手機。
「媽媽,這個怎麼玩?」
「啊?哪個?」
「爸爸,給我講個故事吧。」
「爸爸不會講,爸爸給你用手機放個故事吧。」
我們常常會看到有的孩子故意推倒玩具、故意大聲喊叫、總是和家長對著干,越不讓他做的事情他越要做,這些孩子被稱為「搗蛋鬼」。
因為只有他們犯錯誤的時候,父母才會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迅速回應孩子,雖然這種回應是苛責和訓斥,但至少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並不是父母身邊的空氣。
孩子的願望很簡單,就是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在他們開心的時候、難過的時候、生氣的時候,一抬頭就能看到父母關愛的笑容,溫柔的對孩子說:「別怕,爸爸媽媽在這裡。」
孩子,我相信你,你沒有做錯/你會做的更好
影片中最令我憤慨的是村裡人拿著鏟子、舉著棒子叫囂著來討伐哪吒,因為他們聽信了那個男孩的一面之詞,以為哪吒搶走了小女孩,實際上,是水怪搶走了小女孩,是哪吒義無反顧的救了小女孩。
可悲的是,小女孩還不會說話,不能為哪吒佐證,她脫口而出的:「小哥哥,打打打」,也被人們誤解為哪吒打了小女孩。
哪吒奮力的辯解,卻沒有人相信他。
「你這個妖怪!打死他!」人們用最惡毒的語言肆無忌憚的攻擊著哪吒。
那一刻,我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哪吒即將爆發的委屈和憤怒,我在心裡大喊:你們這幫愚蠢的大人,為什麼不願意相信哪吒?為什麼不動動腦子?如果哪吒真的想要害小女孩,這個小女好還會安然無恙麼?
申公豹說:人心中的成見像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都休想搬動。
慶幸的是,李靖查明了事情的真相,並抓來了水怪準備還哪吒一個清白。
就算陳塘關所有的人都視哪吒為敵,但是依然有人願意無條件相信他有著善良的本性,這個人就是父親和母親。
可是現實生活中,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如李靖夫婦一樣對自己孩子有著堅定的立場。
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非常敬重我的班主任苗老師,然而有一次,我聽到有個同學辱罵了苗老師,然後我很氣憤,用相同的話回擊他,大意是:你們老師才是XXX,結果不知道是哪個同學斷章取義,告到苗老師那裡,說我和其他同學一起辱罵她。
苗老師非常生氣,把我的媽媽叫到學校,我哭著給老師和媽媽解釋,我沒有罵苗老師,我只想保護老師。
可是,他們都不信我,我的媽媽當著老師、同學的面狠狠的訓斥我,我最愛最敬重的老師罰我站在教室門外反省,從此每次班會都會拿我當「不尊敬老師」的反面教材來教育其他同學。
我永遠也忘不了苗老師看我時候的冷漠眼神,也忘不了媽媽指著我鼻子的那根食指。
那一年我也就10歲,而現在我30歲,每次回想起來依然會難過。
孩子很天真,他們可以無條件的、絕對信任自己的父母,但有時,自己的父母卻做不到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甚至還會充當傷害孩子的幫凶。
如今,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告訴自己,不論以後他「做錯」了什麼事情,我都願意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握著他的手,聽聽他的解釋。
即便真的做錯了,我也會告訴他:「我相信你,可以做的更好。」
世界上最複雜的工作可能就是育兒了,或許我們能夠在職場上遊刃有餘、力挽狂瀾,但是在養育孩子這個事情上,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做的並不如意。
育兒始終需要懷著一顆「敬畏的心」,因為我們孕育出來的是一個獨立的生命,而非一件物品。
哪吒說的沒錯,我命由我不由天,可是當他投胎落地成為一個人後,他的命運,就和父母緊緊連在一起了,如果沒有李婧夫婦的愛、支持、包容、引導,或許他真就是一個「混帳魔丸」,最終葬送在浩大的天劫里了。
正如紀伯倫的詩《你的孩子》里所寫:
你的孩子不屬於你
他們是生命的渴望
是生命自己的兒女
經由你生 與你相伴
卻有自己獨立的軌跡
你是生命之弓 孩子是生命之矢
幸福而謙卑地彎身吧
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遠方
送往無際的未來
愛---是孩子的飛翔
也是你強健沉穩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