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農村家庭經濟不寬裕,為什麼孩子在城裡上學時還要陪讀?

2019-10-10     青春校園新鮮事

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從幼升小,從小升初,從初升高,從高升大學,全家人都在全力以赴的集中資源做一件事情:讓孩子考出一個好分數,終極目標是考上一所好大學。

家庭經濟條件好些的,把孩子轉到縣城市區去上學,為了孩子的教育,窮點苦點都能堅持住。陪讀,便是一場勢不可擋的現象,也是農村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重視與投注。

及時掌握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動態

初高中階段是孩子們的青春期,這個時期孩子獨立意識很強,具有很強的反叛精神,早戀情況普遍。孩子長時間遠離父母,溝通減少,管教不足,擔心早戀等等,這些都會極大影響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成績的提高。陪讀可以督促孩子把精力全身心的放在學習上。

孩子遠離父母,如果寄宿,學習、生活和營養能否滿足孩子的需求,大多數父母是擔心的,父母陪伴在孩子身邊,及時掌握孩子的動態,可以適時對孩子作出及時的調整。

我覺得家長應該適當去放手

我本人不贊成陪讀!自覺性差的孩子那是缺乏責任心的表現,全憑別人看著逼著學習不見得會考上大學。還是要從根本上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擔起身為孩子身為學子的責任。再一個父母過分的弱化孩子的生存能力,覺得孩子不會幹這個不會看那個,或者捨不得讓孩子干一點活,甚至連衣服都不讓孩子洗 實際上孩子會的遠比他們想像的多,我覺得家長應該適當去放手。

小編總結

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父母的出發點都是好的,都是希望孩子能考個好大學。尤其農村孩子,大多數家長考上好大學才算是有出路。我的一個親戚原本在外打工,兩孩子一個高三一個高一,為了陪讀前段時間剛剛回來,縣城裡租了房子。陪讀,一個是對自覺性差的孩子起個監督督促作用,一個是覺得陪在孩子身邊知冷知熱問寒問暖。再一個現在家家一個孩子或者兩個孩子,從小都被父母寵著,父母擔心孩子學習壓力大,營養各方面跟不上。

最後

家長如果想加入有外國人、留學生的社群(英語角)練口語,搜索公眾號「豎起耳朵聽」即可加入,英語角里會美音、倫敦腔、印度腔的小夥伴都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l3Jsm0BMH2_cNUgEr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