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無論對人還是對餐廳,這句話從來是知易行難。在廣州這個四季轉換不甚分明的地方,人們對吃的要求卻是「不時不食」,也就是不到當造季節,某些食物是大家約定俗成很少去碰的。
冬日羊煲
羊煲就是其中之一。在布丁的印象中,羊煲總是在廣州衝刺進入冬天的時節最讓人惦念。寒風中冒著熱氣的湯煲,即使卡路里和膽固醇與理智再三拉扯,也阻擋不了下班後到火鍋店報道的步伐。
羊肉飯
一年中的其他時候,羊肉雖溫補卻也不適宜常吃,讓嗜羊的老饕很苦惱。但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一位名叫張軍的飯店老闆,拿著自家祖傳的清補涼湯煲方子不斷改進,最終打造出在夏季也能吃得愜意的清補涼羊煲,並在雲鶴北街開創了「張記」。
一煲震羊城,香飄省港澳
從此張記在廣州的餐飲界就開始一騎絕塵,拿獎拿到手軟,每天都顧客盈門。即使深藏於雲鶴北街的迂迴巷內,也完全攔不住街坊來幫襯的熱情。當時的張記每天所售羊肉都超過2噸。那是廣州餐飲的黃金時代,也是張記的黃金時代。
重點提示
在別家紛紛仿照張記推出清補涼羊煲時,張記底氣十足地打出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強」的旗號—別家點一斤羊煲只給八兩,在張記點一斤羊煲就給足一斤半。那時的張記,是真的廚藝在線、出品更是沒話說。
張記清補涼羊煲
招牌的清補涼羊煲,湯底清香,羊肉極嫩、皮則燉成了軟爛的膠質,入口完全沒有膻味。湯更是一絕,清補涼的藥味似有若無,只剩幽香誘人。冷冬時喝上一口,覺得全身暖粒粒,因此這煲羊也成了家中長輩的至愛。如今再來張記,湯已鹹得無法入口,羊肉分量也銳減。
手抓羊排,膻到天靈蓋
另一個招牌竹篙粉,純手工製作,粉質煙韌有嚼勁。上桌時溫度微涼,晶瑩剔透的竹篙粉配上特製的醬汁,可以說是熱乎乎的羊肉湯之絕配。這也是張記為數不多仍能保持水準的菜品之一。
可遇不可求的竹篙粉
但它也和張記羊名豆腐一樣可遇不可求。尤其是燒味雙拼竹篙粉,冬天去的時候說夏天才能做,夏天去的時候說冬天才有售。有次布丁實在忍不住好奇,問服務員阿姨到底什麼時候能點到,阿姨冷臉答道「不如你試試看點我們這裡的外賣?」
曾經最愛的全麥包
自從雲山大酒店關門之後,張記的生意也大不如前。在營業額大幅下跌的陣痛面前,張記關閉了多家分店,只保留了張記旺角食街,如今那裡已涅槃重生、將粵式家常菜做得風生水起。而雲鶴北街的總店卻一直跌跌撞撞抱殘守缺,讓人為它擔憂的同時,也只能留下一聲嘆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jfLx24BMH2_cNUgWQJ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