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強勢反彈凸顯「經濟正常運行」的「頂層意志」尤為重要

2020-02-05     炒股跟Z走


監管層「堅定」的選擇3日「如期開市」,同時「積極調動市場力量」來給「過度恐慌」的預期「糾偏」,就是要給市場(尤其是國內外所有擔心中國經濟的人)一個明確的信號——無論是經濟運行還是股市行情,「都在『有關方面』的掌握之中,毋須過度擔憂」!

當然,監管層堅定在3日「如期開市」,也是有所依仗的——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有消息稱,多家大型保險機構發出內部指令:3日當天不能凈賣出。而綜合主流保險機構提供的內部數據顯示,僅3日一天之內,約有100億保險資金已抄底入市。

就在這兩天,有近30家公募基金自購了20多億。北上資金也在3日暴跌當天凈流入180億來抄底……

4日,A股用一波較有力度的反彈,穩定了因為3日暴跌8%帶來的恐慌情緒。

眾所周知,對於是否在3日「如期開市」,市場是有過「不同意見」的,一部分觀點認為,「應該繼續延期」,以「躲過補跌的風險」,但最終監管層「經過充分評估各方面因素」,仍然「堅定」了3日「如期開市」的政策。

應該說,在此前海外市場持續低迷,A50指數一度暴跌,國內疫情尚未緩解等不利因素籠罩的大背景下,有關方面能夠做出這個「決斷」,是很不容易的

應該為監管層這次的「決斷魄力」點個贊!

從結果看經過了3日到4日的「物極必反」,也顯示了這一決定的準確性:股市如期開市,是對市場規律的遵守和尊重,也是經濟體系正常運行的重要標誌。

尤其是在疫情仍然嚴峻,宏觀經濟運行,尤其是小微民營企業等市場主體開始承受「生存壓力」的大環境下,這種「經濟體系正常運行」的「象徵意義、政治意涵」,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決策層而言、對中國經濟而言,疫情的好轉和經濟活動的重新活躍是同一個過程。

雖然防控措施推向了頂級,但全國絕大部分地區仍是高度有序的。我們的國家和社會都在運轉,維持這種運轉的生產大多保持了正常速度,有一些則開足馬力。

為此,日前的會議明確指出——

要密切監測經濟運行狀況,聚焦疫情對經濟運行帶來的衝擊和影響,圍繞做好「六穩」工作,做好應對各種複雜困難局面的準備。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企業復產用工保障力度,用好用足援企穩崗政策,加大新投資項目開工力度,積極推進在建項目。要調整優化投資結構,將中央預算內投資優先向疫情重災區應急醫療救治設施、隔離設施等傳染病防治急需的項目傾斜。

要強調的是,4日的反彈,雖然有「大資金抄底」的「技術層面」因素,但也同時反映出「專業機構」對中國經濟「能夠克服疫情衝擊」,最終完成2020年各項「經濟目標」的正面預期,既然3日的暴跌已經「完全透支」了市場的利空,那麼先知先覺的各路資金的「集中抄底」,也就成為必然——

監管層決定的選擇3日「如期開市」,可並不是「僅憑一腔熱情」,而是有所依仗的——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有消息稱,多家大型保險機構發出內部指令:3日當天不能凈賣出。而綜合主流保險機構提供的內部數據顯示,僅3日一天之內,約有100億保險資金已抄底入市

統計顯示,就在這兩天,有近30家公募基金自購了20多億。2月3日晚間,興全基金公告稱,已於2020年2月3日運用固有資金購買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約3700萬元,並將於2020年2月4日追加購買約2300萬元,合計將購買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約6000萬元。

幾乎同時,私募、外資也出手了,上億元大舉自購。老牌凱豐投資宣布追加1億人民幣自有資金認購旗下宏觀策略系列產品。此外,名禹資產高管自購公司旗下的基金2000萬元。還有泰暘資產也追加自有資金的10%增持旗下產品。3日暴跌的當天,就有私募機構忙著抄底,甚至大呼「子彈打光了!」

其實,百億級私募「子彈」多得很,去年底,除了「天量發行」的各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發行也很勤奮——數據顯示,2019年12月以來,景林資產、淡水泉、凱豐投資及重陽投資等百億級私募均積極發行產品,目前的抄底資金是相當充裕的。

外資巨頭惠理也以不低於1億港幣的自有資金,申購了集團旗下大中華基金及中國區股票基金。其公司基金經理也於近期申購了惠理集團旗下中國區股票基金並將長期持有。

其實外資早就提前進場「撿便宜」了。據Wind數據顯示,截止到2月3日收盤,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超19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春節假期前的3個交易日,北向資金連續3個交易日凈流出近200億元。而面對3日的暴跌,這上百億外資堅定入場「撿便宜」。

Wind數據顯示,2月3日,北上資金合計買入461.08億元,賣出219.17億元,成交凈買入高達181.91億元,僅次於2019年11月26日(MSCI擴容)214.29億元的凈流入額,創歷史第二大單日凈流入額。

某種程度上,監管層這次在開市時間上的「果決」,恰恰也是看中(也是借勢)了市場力量的「自我修正能力」——

在我看來,3日的暴跌,七成是跟風式的恐慌(「羊群效應」);

一成是真的擔心疫情擴散衝擊經濟;

再一成是年前還在猶豫持幣OR持股,過年期間被疫情「醍醐灌頂」,決心離場的;

最後一成,難免有個別的「推波助瀾」,準備低吸籌碼的意味……

注意到,2月3日的盤面很奇葩,很多大盤藍籌股跌停,但是這些一兩千億的公司,很多都是被一兩個億,甚至幾千萬的籌碼砸跌停了——

平安銀行:353萬封跌停,2700億市值

中國人保,9800萬封跌停,2300億市值

中國中車:10500萬封跌停,1400億市值

中國聯通:7700萬封單,1500億市值

溫氏股份:9000萬封單,1500億市值

國泰君安:5500萬封單,偌大券商股,悲催!

一堆券商股,都是一兩個億封跌停;

顯然,這不是賣單強,而是太多人被疫情情緒籠罩,恐慌性出逃的行動太一致了。

而監管層「堅定」的選擇「如期開市」,同時「積極調動市場力量」來給「過度恐慌」的預期「糾偏」,就是要給市場(尤其是國內外所有擔心中國經濟的人)一個明確的信號——無論是經濟運行還是股市行情,「都在『有關方面』的掌握之中,毋須過度擔憂」!

在2月3日的研究當中,筆者強調指出,A股年後開盤暴跌的風險極大:短期內的暴跌已經不可避免,甚至不排除像海外市場出現的下跌7%那樣的「充分釋放」,畢竟俺們這才是「重災區」,沒理由比海外跌的少)。

但同時也明確指出:疫情能夠得到控制,宏觀調控保障全年經濟運行不會出現大的波折,那麼,一旦出現「大幅回調的缺口」,則在未來出現「大幅度的修復性反彈」的機會相當大,「手頭有頭寸」的聰明資金,此時完全可以提前布局、逐步抄底、「吞噬帶血的籌碼」,博取「預期差」為上半年的「超額收益機會」打好基礎

在投資人的恐慌情緒驅使下,3日的A股演繹出3000隻個股跌停,大盤重挫8%的悲喜劇,旋即就開啟了4日的「大抄底」,那些手握巨資,刀叉磨得鋥光瓦亮的北上資金,以及「前來維穩」的各大資金,正好大快朵頤——大資金們「吞噬帶血籌碼」的圍獵還將繼續,輕倉的和空倉的,可以跟著「吃肉」的大資金逐步進場「喝點湯」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7lsFHABgx9BqZZI1yx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