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沒什麼特別之處。它(政府辭職)發生在世界各地,也發生在我們國家。」當地時間1月18日,卸任俄羅斯總理的梅德韋傑夫接受媒體採訪時,他將政府集體辭職稱作例行事件,梅德韋傑夫同時呼籲冷靜看待此事。
本周早些時候,在俄羅斯總統普京向聯邦議會發表國情咨文演說後,梅德韋傑夫及其內閣遞交辭呈,之後獲得普京批准,目前,俄羅斯前稅務局局長米舒斯京已就任總理一職。俄塔社18日報道說,當天,卸任總理後的梅德韋傑夫接受了俄「第一頻道」的採訪。
此前,輿論已經紛紛指出,這絕對不是俄羅斯政局不穩或者政治危機的徵兆。而是為了配合普京完成一攬子憲法修正案而進行的消除障礙之舉。當然梅德韋傑夫辭職的部分原因也在於俄羅斯並不景氣的經濟。
政治學者認為,俄政府更迭是在一場特別行動下完成的。新內閣總理未來有望成為新總統。俄政治研究中心第一副主任阿列克謝·馬卡爾金表示:「總統就大規模社會計劃提出的想法將由下任總理實施。」
梅德韋傑夫卸任後談政府「總辭」:例行事件,沒什麼特別的
梅德韋傑夫說,「一般來講,對政府的辭職應該要總是完全冷靜地看待。這沒什麼特別之處。它發生在世界各地,也(同樣)發生在我們國家。也許,這幾年不經常發生,但這(即這次辭職)完全是例行事件。」
他稱,「此外,在組建政府時,我要坦率地說,無論是總統或總理,無論誰擔任總統或總理,不僅要討論內閣獲任命之前的問題,也要討論潛在的辭職問題。這是絕對正常的。」
當地時間1月15日,普京向聯邦議會發表國情咨文後,梅德韋傑夫率政府「總辭」,普京當天提名聯邦稅務局局長米哈伊爾•米舒斯京擔任新一屆政府總理。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於16日通過這一提名。
俄羅斯總統網站16日發布公告,普京總統當天簽署總統令,任命梅德韋傑夫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副主席,任命米舒斯京為俄羅斯政府總理。
普京正按部就班開展修訂憲法和權力更迭的部署
俄羅斯總統普京16日簽署法令,任命米舒斯京為俄羅斯總理。早些時候,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召會議審議並通過米舒斯京總理任命。在當天的會議上米舒斯京獲得國家杜馬大部分黨團支持,85%的議員投票支持其出任俄政府新一任政府總理。
根據俄羅斯現行憲法,總統任命總理需經國家杜馬同意,再由總理提議任命副總理和部長。
而在15日,普京已為安排權力過渡採取了初步的具體措施。他建議加強國家杜馬(議會下院)在組建政府時的權限。
普京還建議,在憲法中加入有關憲法優先於國際法的規定,這在法律層面上並不簡單,不可能一蹴而就。
據俄羅斯《生意人報》報道,俄憲法第15條位於憲法第一章,對其進行改動需要召開憲法會議,而至今沒有通過相關法律。然而,克里姆林宮的這一想法本身表明,俄羅斯將憲法高於一切的美國視為效仿榜樣,儘管俄最大貿易夥伴——歐盟——秉持的是國際法高於國家法律。
報道稱,普京在國情咨文中提議,加強憲法之於國際條約的優先級,以便「直接保障俄羅斯憲法在本國法律空間的優先權」。普京還說:「這意味著,要求在國際法律和條約以及國際機構的決定當中,不限制個人及公民的自由與權利、不與俄憲法衝突的部分,方能在俄境內生效。」
俄前議員康斯坦丁·多勃雷寧評論稱,「總統的國情咨文確認了一個顯而易見的論題:美國是俄羅斯人的榜樣。普京提議接受美國的模式,但俄羅斯必須享有當代世界建設性力量中心的聲譽,並鞏固世界秩序」。
此前,輿論揭露真相:俄政府突辭職是普京借修憲下一盤大棋!
當地時間15日晚,俄羅斯總統普京組建修憲工作小組,正式開始修改俄羅斯憲法的籌備工作。當天早些時候,普京在國情咨文中提出了修改憲法的建議。隨後,總理梅德韋傑夫宣布俄政府全體請辭。普京隨後批准了政府辭職請求,並向俄國家杜馬提名現任聯邦稅務局局長米哈伊爾·米舒斯京擔任新一屆政府總理。他還表示,他打算增設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一職,並提議梅德韋傑夫出任此職。他同時表示,俄聯邦安全會議主席由總統擔任。
消息一經報出,立刻成輿論場上的頭條爆炸性新聞。對此國際輿論猜測很多。所有人都感到很突然。唯獨普京依然淡定,他批准了俄政府的辭職申請。他表示,「在不久的將來,我將與每位政府成員會晤,現在請他們仍然堅守崗位、履行職責」。越來越多的證據說明並非是普京與梅德韋傑夫這倆好基友鬧掰了。而是普京要大幅度修憲,梅德韋傑夫是以辭職來配合其修憲。
據悉,普京當天向議會上下兩院發表國情咨文,提議對憲法進行大的修改,賦予國家杜馬參與組閣的責任。普京在國情咨文中還宣布,要對總統候選人應具備的條件進行修改。今後,只有在俄境內生活至少25年的俄羅斯公民才有資格參選俄總統,以往這一年限為10年。而且,總統候選人不能擁有其他國家的國籍和居住權。「我知道在我們的社會中,有關於同一個人擔任俄聯邦總統不得連續超過兩屆任期的憲法條款的討論。我不認為這是原則性的問題,但我對此表示同意。」
分析指出,儘管目前俄國內政局比較穩定,統一俄羅斯黨在杜馬中占多數席位,但俄政府威信並不高,藉助於統一俄羅斯黨在議會的優勢地位,近些年來做出了包括退休制度改革等不受民眾歡迎的決定。今年俄總統國情咨文發表得如此之早,並且發生了以更換政治戰場為目的內閣辭職,就是清除之前執政的負能量。
俄羅斯政府全體辭職,也將給普京進行政府要員大換血提供機會。對於普京政權來說,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俄羅斯經濟持續低迷、民眾收入降低引發的社會不滿情緒。普京誓言增加民眾收入,其前提是社會經濟要切實得到發展。普京日前責成俄羅斯聯邦審計署署長庫德林負責對聯邦預算執行情況進行進一步監督。去年下半年以來,俄聯邦財政部部長西盧安諾夫就因為10萬億盧布的聯邦預算資金沒有花到國家大項目上而受到庫德林批評。
有分析人士指出,俄羅斯總理及其內閣辭職,真正原因與普京本屆任期在2024年結束以後的去向問題有關。近幾個月以來,不斷有俄羅斯政界和官方媒體界人士表示,普京不會再競選連任。那麼,屆時普京會退休嗎?作為有著宏大政治報負的強勢領導人,很難想像他會在2024年退出政治舞台。在2019年年底舉行的記者會上,普京在答記者問時就明確表示,不排除會修改憲法。
從普京在國情咨文中對總統候選人設置更為嚴苛的條件來看,普京政權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俄羅斯挑動顏色革命甚至暴力革命的企圖表現出警惕。去年夏天,莫斯科發生反對派的遊行示威,俄官方指責外部勢力干涉俄內政。種種跡象顯示,普京政權正在採取措施防範西方指定代理人來競選俄羅斯總統或通過發起暴力革命來奪取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