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典為鑑,新冠疫情對股市短中長期影響是這樣的……

2020-02-05     炒股跟Z走

分析非典時期的行情表現,我們有以下結論:

1)「非典」疫情對市場的衝擊是階段性的,並未改變市場風格;

2)疫情升級時,抗跌行業為前期強勢行業及醫藥;

3)疫情漸退時,反彈行業多為超跌行業;

4)疫情結束後較長一段時間內延續疫情前的景氣主線(當年為五朵金花所代表的藍籌)。

復盤03年的SARS行情

通過復盤2003年的SARS行情,我們認為主要可分為萌芽階段、忽視階段、重視階段、樂觀階段、悲觀階段、回歸常態等六個階段,期間上證指數走勢如下圖所示:

萌芽階段(02年12月中旬至03年1月3日):2002年12月16日首例非典病人確診住院,當時廣州市和廣東省一直沒有發布相關訊息,當年12月底關於「非典型肺炎」的流言開始在網際網路上傳播,期間上證指數先揚後抑,最大跌幅約8.82%,歷時不到半月

忽視階段(03年1月4日至03年3月4日):在網絡言論短暫平息後,市場迎來春季躁動行情。當年2月中旬廣州市政府、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均聲稱病情在控制之中,當時市場對SARS的關注度也不高,期間上證指數持續反彈,最大漲幅約16.63%,歷時兩個月

重視階段(03年3月5日至03年3月26日):當年3月5日廣東代表提出針對傳染病預警治療方面尋求國際援助,3月6日北京出現首例輸入性病例,3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出全球警告,此後全球病例爆髮式增長,隨著新聞報道增加,投資者逐漸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期間上證指數持續調整,最大跌幅約4.67%,歷時不到一個月

樂觀階段(03年3月27日至03年4月15日):疫情擴散後,政府明顯加強了對疫情的管控,3月31日推出《非典型肺炎防治技術方案》,4月2日承諾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合作,4月上旬官媒反覆強調疫情已得到控制,期間上證指數持續反彈,最大漲幅約12.79%,歷時不到一個月

悲觀階段(03年4月16日至03年5月13日)4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中國的廣東、北京、山西、香港和台灣等地區列為疫區,4月20日衛生部宣布實行「疫情一日一報制」,隨後報告病例和死亡病例數量持續增加,期間上證指數持續調整,最大跌幅約10.69%,歷時不到一個月

回歸常態(03年5月14日之後):當年5月中旬之後,新增報告病例和死亡病例數量明顯減少,5月29日,重災區的北京非典新增病例首現零記錄。5月中旬至6月初之前上證指數持續反彈,但隨後進入調整期,我們認為主要與貨幣政策轉向有關。當年6月6日央行發布月度報告表示可能選擇適當的時機調整存款準備金率,8月23日宣布將存款準備金率由6%調高至7%,自此貨幣政策結束了1996年以來的寬鬆周期。

另外,復盤當年的板塊市場表現,見下圖所示:

從上圖我們不難得出以下結論:

1)「非典」疫情對市場的衝擊是階段性的,並未改變市場風格;

2)疫情升級時,抗跌行業為前期強勢行業及醫藥;

3)疫情漸退時,反彈行業多為超跌行業;

4)疫情結束後較長一段時間內延續疫情前的景氣主線(當年為五朵金花所代表的藍籌)。

此次疫情與SARS疫情的異同

比較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與SARS疫情,我們認為:

兩次疫情的相同點主要體現為:

(1)兩次疫情都經歷了從萌芽-忽視-重視階段

此次疫情事件最早起始於2019年12月上旬,當時也沒有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視,甚至到2020年1月下旬之前地方政府仍然強調不存在「人傳人」的現象,直到1月20日鍾南山院士肯定新型肺炎人傳人,這才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1月21日,衛計委實施疫情每日報告,1月23日武漢實施封城進入「戰時狀態」。

(2)兩次疫情都對經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受SARS疫情的影響,2003年第二季度我國GDP增速從一季度的11.10%下降至9.10%,且低於第三季度的10.0%,SARS疫情對GDP的影響較為明顯。此次疫情仍在持續發酵,世界衛生組織(WHO)1月31日宣布此次新冠肺炎病毒構成國際緊急突發公共衛事件(PHEIC),對中國經濟一季度的貿易和旅遊將產生一定的影響,對經濟的影響已不言而喻!

兩次疫情的不同點主要體現為:

(1)兩次疫情對個人的影響程度不同

此次疫情的傳染性更強,但致死率更低。截止於1月31日,全國累計報告病例超過一萬,已遠高於當年SARS疫情高峰時期的5300例,整體死亡率約2%左右,明顯低於當年SARS疫情約10%的死亡率。另外,當前的醫療條件和技術水平較17年前已有明顯提升,當前的網際網路普及率較17年前已有明顯提升,民眾的防護意識更強。

(2)兩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程度不同

此次疫情涉及的面更廣,對經濟影響程度更大。目前全國各地均已受到感染,覆蓋面明顯高於當年的SARS(當年SARS主要集中於廣東/北京等少數省份)。由於疫情的早期階段沒有及時防護,導致潛在的感染人群眾多。另外,此次疫情的潛伏期較長,早期階段特徵並不明顯,因此導致防控難度更大,已有多個省市(包括湖北/上海/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廣東/福建/雲南等)推遲了復工時間。

重點迴避的行業及可能的錯殺機會

重點規避的行業領域:受此次疫情事件的影響,與居民消費相關的行業如住宿餐飲、影視娛樂、食品飲料、商業零售、金銀珠寶、體育休閒、紡織服裝、農林牧漁等已受到較為明顯的影響,交通運輸業、建築及相關行業也受到了明顯的影響。另外,對於湖北本地上市公司,其生產或受疫情的影響,短期也建議規避為主!

可能的錯殺機會:生物醫藥行業受益於短期需求的大幅增長,有望在疫情的早期階段受到市場追捧,特別是口罩、抗病毒、檢測試劑、醫療設備等細分領域值得重點關注;手游概念受益於人們的居家隔離,其需求也出現了明顯增長;城市供水、供熱及供氣等領域受此次疫情的影響較小。另外,對於弱經濟周期屬性的科技行業,預計受到的影響較小,且未來將充分受益於貨幣政策的加碼寬鬆,短期調整或帶來更好的低吸機會。

期貨市場的影響及策略

對於期貨市場而言,考慮此次疫情事件對建築行業的影響已經顯現,與基建相關的期貨品種如焦煤、焦炭、動力煤、螺紋鋼、玻璃等都將因需求的減少面臨較大的壓力。另外,國內疫情對國內交通運輸業的影響,原油及相關化工類期貨品種也將受到一定的衝擊!

投資策略方面:在疫情得到明顯好轉之前(可以新增確診病例作為參考),建議先做空與宏觀經濟關聯度較高的期貨品種,待疫情出現轉好跡象之後,則可以考慮反手做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3OIFHABjYh_GJGVwwH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