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黃金時代的審美觀念再度興起,男性標準身材是X型還是倒三角?

2019-10-27   中國健體那些事兒

對於男性而言,標準的身材是X型還是倒三角?

從健美的發展來看,兩種身材其實代表了兩種不同的審美派系,甚至是兩種健美標準。

黃金時代的健美,更傾向於倒三角身材的打造,因此那個時代下健美運動員的腿部雖然紋理分明,但在視覺上並不突兀,從整體的線條來看,身體仍然是倒三角形態。

我們翻看那個時代下運動員的照片,無論是施瓦辛格還是他的強勁之敵弗蘭克贊恩與奧利瓦,在腿部形態上都不能和今天的健美奧賽選手相抗衡。這並不是強與弱的關係,而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審美標準下健美比賽選手的選擇。

奧利瓦

黃金時代之後,伴隨審美標準的變化及運動員用藥程度的提升,健美運動員的肌肉量越來越大,對於腿部訓練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如果說黃金時代的健美目的是讓腿部的訓練水平與身體其他部位的肌群保持一致,那麼現代健美運動員的腿部是決定成績的重要一環。

因此我們看到現在很多擁有好身材的男性,他們的腿部大都粗壯有力,這得益於腿部肌肉在審美標準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高,於是訓練者更加注重腿部強化,訓練安排上採用「高容量+大重量+多組數」的模式,通過腿部肌肉的有效募集實現腿圍的爆發性增長。

如果說腿部肉量變化決定了健美身材標準的轉變,另一個引起公眾反感的在於越來越大的肚子。頂級健美選手挺著碩大的肚子出現在傳統健美舞台,雖然他們的努力值得尊敬和認可,但是從審美的角度,這種身材是否能夠在大眾心中獲得讚美?

2016年,施瓦辛格曾在健美屆發起一場運動,他鼓勵健美的風向標重回黃金時代,希望選手們在觀念上有實質性的轉變:不再將用藥和肉量作為競技目標,而應該將纖細的腰圍、線條的美學等因素作為考量標準。

這樣的觀點其實代表了很多人對於「什麼樣的身材更好看」的看法:在巨獸化發展的傳統健美面前,觀眾們需要看到一些像古希臘雕塑一樣的形體,也許他們的肉量不夠驚人,但偏偏就是能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樣的呼籲同樣存在於選手之中。來自荷蘭的古典健美選手衛斯理是黃金時代健美的繼承者,這種理念的一脈相承從他的腿部圍度上就可以看出來,但是2018年古典奧賽的結果是他連前十都沒能晉級。

由此可見:也許風向會朝著黃金時代的審美標準傾斜,但這種變化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賽事需要時間,裁判需要時間,選手們的調整也需要時間。

對於普通訓練者而言,是否應該強化腿部,讓自己的身材比例得以改變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回答:一來是我們常人通過自然訓練,很難擁有專業健美運動員一樣外翻的大腿;二來腿部的肌肉群在人體肌肉分布上占有很高的比例,強化腿部肌肉對於提升力量表現、改善身體比例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無論你更傾向是X型的身材,還是倒三角的比例,這樣的身材比例都不是天生的,你需要改善自己的訓練模式,針對性訓練腿部,讓自己的陽剛之氣越來越明顯。

至於如何有效進行腿部訓練,針對性強化大腿前側、大腿後側和小腿部的肌群,就留到訓練內容的乾貨講解當中吧。

關注中國健體那些事,訓練知識、健身資訊、健美健體,總有內容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