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河台「開耕節」慶典停辦 各村仍育苗備耕抓緊生產

2020-02-25     新京報鄉村

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紅紙黑墨寫成的通知貼在龍城村村委會門口,格外顯眼。通知里,最主要的內容是「取消二月初二開耕節一切慶典活動。」新京報記者從廣東肇慶市高要區河台鎮政府了解到,受疫情影響,今年全鎮12個行政村的「開耕節」全部取消。這項沿襲了600年的民間祈福活動中斷之後,村民已經開始育苗備耕,河台鎮的企業抓緊時間復工復產。

當地村民已經開始備耕。肇慶市高要區河台鎮人民政府供圖


「開耕節」的意義大於春節

如果說春節是華夏民族的傳統節日,那麼,農曆二月初二這天的「開耕節」,則專屬於河台鎮各村的村民,在河台鎮村民眼中,「開耕節」的意義大於春節。

位於粵西山區的河台鎮,山地多耕地少,農耕資源不足。人們對土地的依賴和艱苦的耕作條件催生出了祈福活動。600年前,當地農人在春季開啟耕作前,農曆二月初二這天,會舉行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儀式。

村裡通知取消「開耕節」。肇慶市高要區河台鎮人民政府供圖


據介紹,祈福儀式最初稱為「調禾留」,後更名為「開耕節」。活動當天,村民自發舉行舞龍、醒獅表演。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在村中空地燃放添丁炮、新婚炮、搶主炮。

添丁炮和新婚炮與村民家庭相關,由上一年添丁或有新婚喜事的家庭燃放。帶著紅色手環的炮竹飛到半空,接到手環的村民會得到燃炮主人的紅包和喜糖。

而搶主炮則是和整個村子直接相關。接到手環的村民將代表全村接受祝福,並獲得明年舉辦「開耕節」的主辦權,因此,爭搶更為激烈。

按照傳統,開耕節這天,參加的人不光是本地村民,還有已經離開村子外出工作、經商的人,都會回到村裡參與祈福活動,顯示出家族興旺,和諧美好的氛圍。據介紹,包括「開耕節」在內的高要「春社」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現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缺少「開耕節」農戶仍整地備耕

記者獲悉,羅建村村民宋繼業家,去年有新生兒出生,按照傳統,宋繼業要在「開耕節」上燃放添丁炮。今年「開耕節」取消後,宋繼業告知親朋,不用回村,他和家人進行了簡單的慶祝。

河邊崀村的林姓村民告訴記者,「往年『開耕節』最大的特色就是看年輕人搶炮,家家戶戶還會準備『果茶宴』,用新鮮的嫩竹炒肉招待親朋好友。今年停辦『開耕節』雖然有些遺憾,畢竟健康要緊。」對於春耕,林姓村民說,「村民已經開始育水稻苗,這兩天正在田裡除草備耕。」

村民在摘荷蘭豆。肇慶市高要區河台鎮人民政府供圖


記者從河台鎮政府獲悉,為保障春耕,特別是在保障農資運送上,按照要求,各村打開村路,運輸車輛憑證通過。村民個人可以通過肇慶市啟用的「悠美肇慶·疫情共治」平台,進行註冊,包含姓名、身份證號、電話、地址等信息。經過審核確認,人臉識別,最終形成一張防疫通行證,在檢疫點,測量體溫的同時,出示電子通行證,提高檢驗效率。

今天,沒有「開耕節」的農田顯得有些冷清,但是,地里多了彎腰耕種的身影,褐色的泥土上散落著鮮紅的爆竹皮,不少村民在田裡燃放了鞭炮,為新一年的耕作祈福。

村民在田裡放了鞭炮,為新一年的耕作祈福。肇慶市高要區河台鎮人民政府供圖


與此同時,河台鎮重點企業河台金礦選礦廠也在近期復工復產。據介紹,600多人的企業已有590多人返回工作崗位。

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柳寶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q56fHABjYh_GJGVDBa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