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多雨,注意防治葡萄黑痘病,這6點防治措施應該可以幫到你

2019-09-06     果蔬小靈通

早熟葡萄,中熟葡萄目前已經陸續採收上市了,果農在品嘗豐收喜悅的同時,也別忘記加強采後園間管理。葡萄採摘後,一些病蟲害也比較容易發生,比如葡萄黑痘病。大家都知道,黑痘病一年有2個發病高峰期,我們在做好春季發病高峰期的防治工作外,也要同時注意加強控制秋季發病高峰期,如果秋季多雨,黑痘病的病情再次席捲而來,而一些生長比較旺盛的品種,秋季容易出現很多新梢,也容易引發黑痘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下葡萄黑痘病的相關情況,希望能讓大家有所借鑑。

葡萄黑痘病,又被廣泛稱為「鳥眼病」,是葡萄生產中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國各葡萄產區都有發生。主要為害葡萄的果粒、葉片、穗軸、新梢等綠色幼嫩部分,分布廣、危害重,葡萄食用和商品價值大大降低。其中,多雨潮濕地區發病最重,據了解,6月份以後,高溫多雨,最容易發生葡萄黑痘病,一般可造成減產20%,嚴重的高達40%以上。病害發生後,常造成葡萄新梢和葉片枯死,果實品質變差,產量下降,給果農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一、葡萄黑痘病的發病症狀

葡萄黑痘病能夠危害所有綠色幼嫩組織,如幼果、果柄、穗軸、新稍、葉片、葉柄、卷鬚等,而且發病部位往往不止一個,常多個幼嫩部位同時受害。其中以果穗受害最為嚴重。幼枝、幼果、幼葉染病後,會出現圓形紅色斑點後逐漸變梭形,果實則會產生凹陷病斑,染病果實較正常果實摸起來比較硬,而且出現畸形,值得注意的是,染病的果實並不能成熟。

1. 幼果受害

染病初期,可以看到果實表面出現深褐色的小斑點,隨著病情發展逐漸擴大,形成類似「鳥眼」狀,邊緣紫褐色,中間灰白色稍向下凹陷的病斑,病斑可以獨自存在,也可以多個連接在一起形成大斑塊,後期病斑逐漸硬化,出現破裂,果實也會縮小,可以明顯嘗到酸味。但是,病斑只是存在於果實表面,不會深入到果肉里。如果園內環境潮濕,會加重病情發展,最明顯的就是病斑上出現開始黑色小點,並有灰白色的粘液流出。病情發展到後期,果粒常常會裂開,而且發生變形。 而成熟果粒受害,只在果皮表面形成木栓化的斑點,嚴重影響果實品質。

2. 葉片受害

染病初期,可以看到葉片上出現針頭一樣的小斑點,顏色是紅褐色至黑褐色,斑點周圍有一個黃色暈圈。隨著病情發展到後期,病斑逐漸擴大,呈現圓形或不規則形, 中間灰白色且稍有凹陷,邊緣暗褐色或紫色形態。 如果空氣乾燥,病斑中間部位容易破裂出現孔洞,但是周圍還是保持原來的形態。同時,還有一個顯著特徵,用來辨別葉片是否感染黑痘病,那就是,病斑一般會沿著葉脈發展並隨之形成一個星芒狀孔洞。 幼葉受害後常因葉脈停止生長而出現葉片發皺,干縮的現象。

3. 其他部位受害

葡萄樹綠色幼嫩組織中,除了幼果,葉片外,穗軸、果梗、葉脈、葉柄、枝蔓、新梢、卷鬚等也會受到侵害。這些部位受害後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病斑初期都是褐色、 圓形或近圓形的小斑點,隨著病情發展到後期,小斑點逐漸變成中間灰黑色、邊緣深褐色或紫色、中部明顯向下凹陷而且有開裂的近橢圓形病斑。 穗軸受害容易導致一部分小穗,甚至整個果穗發育不良,出現枯死;果梗受害容易導致梗上的果粒出現乾枯、僵化的情況,直至脫落;葉脈及葉柄受害時,葉片變得乾枯、變形扭縮在一起;枝蔓、新梢及卷鬚受害後,容易導致生長停滯,最終萎縮、枯死。

二、葡萄黑痘病的發生特點

葡萄黑痘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菌絲體的形式,在病枝蔓、病果、病葉及病殘體上越冬危害。對於北方果區來說主要初侵染來源是在病殘體上越冬的病菌,等到第2年葡萄發芽後,越冬病菌產生分生孢子,通過風雨,在葡萄幼嫩葉片和新梢上進行傳播,在潮濕的適宜環境中更是可以直接浸染為害,引發黑痘病。潛育期一般是 3~7 天,而且可以多次再侵染。同時需要注意,田間調運的帶病苗木或者插條也可以進行遠距離傳播。

黑痘病主要危害葡萄的幼嫩組織,在生長階段如果天氣多雨,空氣潮濕有利於病害發生; 相對的,生長階段天氣乾旱,少雨或進入雨季時各組織已經老熟,病害發生會比較少。一般來說,開花前後到幼果期,如果天氣多雨,黑痘病就可能會嚴重發生。同時,果園管理粗放、施肥不合理,氮肥施用量過多、嫩稍處理不及時,發病也會比較重。另外品種間的抗病性也有明顯差異。

三、葡萄黑痘病的發生原因

黑痘病的發生與品種、適宜的氣候環境、較弱的幼嫩組織及日常管理不到位情況密切相關。

各個品種間抗病性也有明顯差異,其中歐亞種容易染病,而歐美雜交種和美洲種抗病性比較好。適溫、高濕與黑痘病發生關係密切,當溫度在20~ 28℃時 , 潛育期4~ 6天,如果天氣多雨、濕度大,有利於孢子的形成、傳播和萌發侵入。葡萄生長初期,組織幼嫩,抵抗力差,容易染病;生長後期,葡萄果實長大及枝葉老熟,抗病能力也隨之增加。同時,果園地勢低洼、澆水過多、排水不良、土壤濕度大,土壤黏重、果園管理粗放、枝葉鬱閉,通風透光性能差,導致架下濕度過大、偏食氮肥或施氮肥過多引起徒長,成熟期延遲,則會加重病情。

四、葡萄黑痘病的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

(1)冬季徹底清園,及時清除病源

冬季清園要做到全面,徹底,結合冬剪,對葡萄整形修剪後,將病菌可能越冬的寄居場所,如落葉、病枝葉、病果以及修剪下來的枯枝病穗、主蔓上刮除下來的粗皮等病殘體集中清掃乾淨,並帶出園外燒毀,不要隨便丟棄在田間。早春葡萄出土後萌芽前,再次檢查老蔓上的翹皮,並仔細揭除下來,帶出園外集中銷毀;之後對果樹、葡萄架、地面,用3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加五氯酚鈉500倍液進行一次全面噴施,這樣可以有效減少越冬病菌數量,並起到增強剷除劑殺菌效果的作用。

(2)新建果園時,嚴格檢驗苗木

通過上文我們知道,葡萄黑痘病可以通過苗木,插條進行遠距離傳播,那麼在新建果園時,嚴格把控苗木質量十分重要。果農要對對調運的苗木進行嚴格檢驗,對於染病比較輕或者懷疑染病的苗木,要進行消毒處理,可用 0.3%五氯酚鈉與波美5度石硫合劑混合液浸泡10分鐘;對於發病重的苗木,應該立即進行銷毀處理,注意不要將有病苗木帶入園內。

(3) 選擇優質抗病品種

黑痘病只在葡萄上發病,那麼為了防止黑痘病的發生,選擇種植優質抗病品種是防治病害發生最有效的方法,我們也說過,歐洲品種容易染病,美洲品種抗病能力強些,果農要注意選擇,不要盲目跟風別人種植。其中,夏黑、維多利亞、紅提、巨峰等新引進的優勢抗病品種,不僅產量高、品質好而且抗病能力也比較強。

(4)加強日常栽培管理

日常管理跟病害的發生關係密切,果農要做到合理灌溉 ,乾旱及時澆水,雨季或者雨量過大時,要注意及時排水,減少園內積水;施肥時,要注意控制氮肥使用量,減少氮肥用量,有效控制氮素營養,防止樹體貪青旺長;多施磷鉀肥,合理增施有機肥和徹底腐熟的農家肥,保證樹體營養全面,健壯生長,增強樹勢;生長季節要及時做好抹芽 、整枝 、摘心、打葉工作 ,防止枝蔓葉過於密集,保持枝、葉、果比例合適,從而保證園內通風透光良好,樹體健壯生長, 抗病力有利增強 ;同時,在果樹生長期內,要隨時觀察和摘除病果,病梢,及時清除行間雜草,一起帶出集中燒毀。

(5)應用套袋技術

目前,套袋技術在我國水果上都有普遍應用,對葡萄葡萄果實進行套袋也可以起到很好地保護作用,不僅可以大大減少果實和病原菌接觸次數,有效阻擋病菌侵染,還可以促進葡萄早熟。

2、化學防治

一般在 3 ~ 5葉期、花前 、花後和果粒膨 大等幾個關鍵期進行用藥, 有病噴施殺菌劑,無病噴施保護劑 。選用的保護性藥劑有:2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80%代森錳鋅600倍液 、78%科博600倍液等;選用殺菌劑有:10%苯醚甲環唑1000倍液、40%福星8000倍液、25%咪醯胺 600倍液等 。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對於葡萄黑痘病的防治工作,不僅要抓住春季發病高峰期,同時要注意秋季發病高峰期的防治工作,選擇優質抗病品種的同時,做好苗木檢驗,並加強日常栽培管理,多施用有機肥和腐熟的農家肥,減少和控制氮肥的使用,做好摘心打葉工作,加強園內通風透光,並在適宜時間用藥進行防治,可以有效防治葡萄黑痘病的發生,保證葡萄豐產與優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caeQ20BJleJMoPMwJo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