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朋好友,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溫暖的詞語,朋友多了路好走,漫漫人生路上,少不了大家的幫助與扶持。這個現象在農村尤為突出,在很早之前,農村一戶家裡總是有好幾個孩子,七大姑八大姨就是這麼來的,當然並不是說真的有7個姑姑,8個大姨,而是泛指親戚很多,家裡的觀念就是大帶小,大幫小,弟弟妹妹有事情了,哥哥姐姐都能幫襯上,而大家聯繫最緊密的莫過於辦酒席了,今天姐姐家孩子結婚,明天弟弟家孫子滿月,總少不了大家一起操心幫忙,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當然也有人親戚少,但是周圍鄰居也會一起幫忙。平時走動多,關係好的,再遇到這種紅白喜事了,不僅人要過去幫忙,禮錢也是會送到。交情一般的也會隨禮,然後上桌吃酒席,在農村,這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
雖然說禮輕情意重,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今的農村酒席已然「變質」, 有些人每年送出去的錢都比例不小,大家都開始盲目攀比,有的人蹭吃蹭喝,小編就曾經遇到過,一人隨禮,全家上陣吃飯,還有個別不隨禮就上桌吃飯的,主人也不好說什麼。對農村風氣造成不好的影響,因此專家呼籲停辦酒席,而有的村子甚至被設立了隨禮的上限和酒席的規模,但是,如此「為民著想」的做法大家似乎並不買帳,很多人都表示反對,這是怎麼回事?
1.酒席停辦了,人跟人之間的感情會更加冷漠。
如今社會發展,人們賺錢的渠道增加了很多,很多人都外出打工,平時工作忙很難回來,只有春節才回來,所以平日裡的節日基本都是在家的老人們走動;再加上這幾年人口本來就少,在家的人更少,人情味就淡。春節回到村裡,走在路上,小時候認識的現在基本都忘了叫啥,也是非常尷尬。能聚到一起的也就酒席了,一起聊聊近況,回憶回憶小時候,無形中就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本身就見面少,如果酒席停辦,那鄰里,親戚之間沒了交流和交集,只會更加冷漠。
2. 社會發展,賺錢渠道多,隨點禮不影響生活。
如今除了自己種的糧食可以賣錢外,還有各種補貼,可以做的工作也是相對比較多了,年輕人外出打工;而隨著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為留守婦女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機會,她們一邊照看孩子,一邊去工廠幹活,一個家庭的收入也不只是靠一個人,錢多了隨個禮也不是什麼大問題,農村人對親朋好友很看重,大家有喜事,自然也是十分開心的。
3. 之前隨出去的禮,若停辦了就再收不回來了。
這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原因。農村辦酒席隨禮,一般的現如今都是50,100元起步,少了怕主人看不起,要是關係好點的就200元,而自己親戚的話少說也會有1000元「幫忙」。算起來還真是不少,雖然送出去的時候心疼,但是很多人都會記下來,為的就是日後自己家有喜事了收回來,甚至還會比自己當初送出去的更多點。如果真的停辦酒席,那自己昔日隨禮的錢就打水漂回不來了,這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其實辦酒席並不是一件壞事,如今農村酒席火爆,帶動了不少包做酒席的團隊,從餐具到桌椅一應俱全,主人家只要買好菜和調料就不用再管,而酒席上的服務員,也大多都是在家的婦女,通過跟酒席,也是可以獲得一定收入。
以上就是反對辦酒席的3點原因,小編覺得,酒席更像是增加大家感情的一種方式,大家和和氣氣,一起吃吃飯聊聊天,短暫放下生活的煩惱,想必都不想因為花錢就放棄和錯過這種聯絡感情的機會。
你支持停辦酒席嗎?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