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黃明明是滋陰降火藥,為什麼有的人越吃反而越上火

2019-07-13     本草應急調理

說起補腎藥,六味地黃丸絕對是一位大明星,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尤其是到了冬季,注重養生的人都喜歡在這個季節進補,俗話說「冬季進補,來年打虎」,並且有些樂於養生的人都知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道理,因此,有很多人為了補陰,都會選擇六味地黃丸。

山藥

六味地黃丸,單看名字就知道裡面有六味藥,分別是地黃,山藥,山萸肉,茯苓,澤瀉,牡丹皮。其中,前三味藥是補藥,都可滋陰,地黃補腎,山藥補肺,山萸肉補肝,是謂三補。

澤瀉

為了防止滋陰藥過於滋膩,又分別加入茯苓健脾祛濕,澤瀉利水祛濕,牡丹皮清肝火,是謂三瀉。諸藥合用,可以起到滋陰降火的作用。組方嚴謹,藥性平和,可即便這樣,依然有很多人反映,服用六味地黃丸後上火上的厲害,這是為什麼呢?

服用六味地黃丸出現上火現象,常見於三類人,一是身體正常,平時並無腎虛症狀者,只是為了保健而服用該藥,這類人身體原本處於陰陽平衡狀態,服藥後導致陰陽失調,補陰藥阻礙正常的氣機運行,氣有餘便是火,於是出現上火的症狀;二是身體雖有不適,但並不屬於腎虛,尤其是體內有濕氣或濕熱的患者,原本應該用祛濕藥,但這類患者往往道聽途說或者自認為自己是腎虛,六味地黃丸畢竟屬於滋陰藥,只會加重體內的濕氣,濕氣久郁於里必然化火三是腎陽虛的患者,在門診上經常能遇到這樣的患者,一有腎虛就服用六味地黃丸,根本不管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陽虛則寒,腎陽虛的患者原本體內就偏寒,用上滋陰的六味地黃丸,會導致體內更寒,體內寒氣過重往往又會導致虛火上浮,引起口燥咽乾等上火的症狀。

六味地黃丸是補腎名方不假,但中醫治病講究辨證論治,六味地黃丸只適用於腎陰虛的患者,陰虛則熱,因此,這一類人常常表現為腰膝酸軟,手腳心熱,夜間盜汗,骨蒸潮熱,健忘失眠,耳鳴,遺精等症狀。其他證型的患者均不宜服用,否則不但起不到養生保健作用,反而對身體有害。

本文旨在科普並供同行參考,患者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9ZpM2wB8g2yegND9H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