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年輕漂亮的美國女孩在美國一家大型網上論壇金融版上發了個帖:我怎麼嫁給有錢人?
帖子很長,總體大意是:
「我25歲,非常漂亮,讓人驚艷的漂亮!(姑娘哪來的自信?參選過美國小姐?)
要找個年薪50萬美元以上的人結婚。請問到哪裡結識他們?」
當然了,知名的回帖都是又尖銳又睿智,簡直是大快人心之餘,還給我們上了一課經濟學:
「從生意人的角度來看,跟你結婚是個糟糕的經營決策。
你的美貌會消逝,但我的錢卻不會無緣無故減少。
事實上,我的收入會逐年遞增,而你不可能一年比一年漂亮。
因此,從經濟學的角度講,我是增值資產,你是貶值資產。
對一件會加速貶值的物資,明智的選擇是租賃,而不是購入。
年薪超過50萬的人,當然都不是傻瓜,因此我們只會跟你交往,但不會跟你結婚。」
哎呀,這姑娘真是被虐得體無完膚啊,心疼她一秒鐘。
看來啊,現在的姑娘們都沒什麼耐心等成長股,都喜歡挑現成的高富帥。
高富帥這種美好生物,追求者眾,優越感強,但過起日子適不適合還不一定。
何況,這速生速朽的世界,哪有永遠的高富帥,你今天高富帥了,明天可能就落得個矮窮矬。
所以姑娘們,結婚就像投資一樣,關鍵是擦亮雙眼,挖掘低估值潛力股。
那怎樣挖掘呢?
老實說,我最近在選基金的過程中悟出來一套心得,今天就分享給你們。
拋開風險談選擇,
都是在耍流氓
我朋友的一個親戚,家境小康,父母都是公務員。
她嫁給了一個創二代,官配商,還算蠻和諧的搭配。
誰知道結婚之後,才發現男方在婚禮前家裡的經濟狀態已亮起紅燈,本來以為婚後生活應該還蠻愜意的,沒想到竟然要跟丈夫一起背債。
不但要勒緊褲頭過日子,連孩子都不敢生,以前在家過著掌上明珠的生活不復存在,苦日子不知道何時到頭。
其實嫁富二代沒問題,但是很多人沒想明白的一點是:嫁一個富二代其實是在給自己的人生加槓桿。
有錢人之所以能成為有錢人,一般都承受著非一般人需要經歷的風險。
且不說經商者承擔著債務、業務、政策各方各面的風險;
就算是僅僅打工的公司高管,天天都在擔心著「簽了這個字要不要坐牢」,也可能隨時因為公司遭受重創而失業。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一個段子:
王思聰問他爸爸:我們家有多少錢?
他爸說:一輩子都花不完。
王思聰再問他爸爸:我們家有多少債務?
他爸說:八輩子都還不完!
很明顯,富人善於加槓桿。
所以你選擇富人的同時,要清楚地知道,自己也選擇了風險。
有時候,人生就是如此公平,你有資本去享受這些財富,你也要保證自己有失去它們的底氣。
選男人也像選投資產品,槓桿加對了人生一飛沖天,但是槓桿加錯了就一敗塗地。
在這裡,認清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很關鍵。
回想起最近,金融市場的雷聲很大,銀行、P2P、連私募基金也接踵爆雷。
其實深究原因就是,我們所買的產品,錯配了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 你以為自己買了個招行背書的銀行理財,本質上竟然是個高風險的P2P!
- 你以為自己買了個保險,其實本質上竟然是投資了股票!
- 你以為買個私募基金就安枕無憂,結果它投資的是風險相當集中的黑天鵝!
所以,評估自己可承擔的最大風險,盡全力做好對方的背景調查,不管對選基金還是選男人都同樣重要。
我們無法阻止來自生活的惡意,做好風險控制是唯一能做到的事。
表現穩定的高富帥,
才真正值得擁有
這些年,我們都看多了各種分分合合。
不久前,范冰冰李晨從「我們」,變成「我們不再是我們,我們依然是我們」;萬人艷羨的雙宋,結婚時爬上了熱搜,離婚時同樣。
我們再也不該相信愛情了嗎?
不,愛情還是要相信的,但我們更應該相信穩定的愛情。
人心複雜,人性幽微。
今天的好不代表明天一樣好。在你高峰低谷表現相同的男人,才值得擁有。
所以選人和選基金一樣,他從一而終的表現更足以讓人信賴。
舉個例子。
我們買基金的時候,都會先看基金經理的排名業績。
畢竟打榜這件事,對於基金經理來說就是成績單,就是門面。
但事實上,大家都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指標——排名的波動率。
波動率大,證明基金經理的表現忽上忽下,今天拿第一,三個月後就倒數。就像三月的天孩兒的臉,簡直叫人無所適從。
所以理性成熟的人,一般選基金的時候都會看看這隻基金在熊市的表現。
熊市表現得越穩定,證明它應對大風大浪的能力越強大。這也不啻是一種對基金經理的抗壓測試了。
吳軍老師在得到專欄《矽谷來信》中講過一個故事。
他和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還有史丹福醫學院的知名教授探討:名醫和一般的好醫生有什麼不同?答案很一致:名醫和一般好醫生並不在於前者能治好、後者治不好;而在於,前者的治療效果是可以預期的、是穩定的。因此,病人找他們放心。
老實說,真正的靠譜,是在任何環境下都保持著同一水準。
醫生如是,基金經理如是。選擇你想要的愛人,也要握緊同樣的標準。
他到底靠什麼贏,
比贏更重要
這些年,我總是在思索和總結,我到底靠的是什麼走到了今天?
到最後,朋友們大都拍拍我的肩膀說:哎,你就是運氣太好了!
好吧,這是一個讓我倍感意外的結論。但是認真回顧起來,我的人生的確有很多運氣的成分。
比如說,
- 在大學生還沒那麼泛濫的時代畢業,找到一份相對優秀的起步工作;
- 之後每次遇到的老闆都待我不薄,總能給我更多的機會和成長;
- 在房價還是白菜價的時代就上了車,還在2013年的波谷抄了底;
- 在合適的時點,選擇了做自媒體這個能讓個人崛起的切入點。
似乎一切都有點偶然。
平心而論,我的文筆也不是什麼top寫手的風格,撩撥情緒也不是那麼的給力,做生意更加是一股蠻勁,很多人都比我強太多。
然而,到最後我想想,如果沒有我看準時機的實力,以及堅持不懈的那股倔勁,估計也做不到今天。
運氣,有時也是一種硬實力。
這個東西太玄了,何止是我,基金經理也經常靠它。
就像我的一些金融同行在挑基金的時候,往往喜歡裝高深地說:
「一隻基金好不好,得看看它是α回報還是β回報」。
真想給他一個翻上天的白眼,請問你們干金融的能不能說點人話?
好吧,我用大白話給大部分小仙女科普一下啊:
- 「β回報」是和大市同步的,就是別人漲你也漲的部分;
- 「α回報」是超額部分,是真正超過市場平均水平的回報。
市場上,有的基金經理的漂亮業績,可能只是是來自於β回報。
更直白地說,也就是靠一時的運氣(正好碰上水漲船高的牛市,或者恰當地跟了一次風)。
而那些一直好運氣的,往往才是持續判斷對了某個行業的上漲,或者真正地在牛市來臨之前加滿了倉。
擁有這種能力的基金經理,才能一直做常勝將軍。
同樣地,一個女生如果非要找一個現成高富帥當老公,也是時候要思考一下:他的成功從何而來?
如果一貫靠運氣,那運氣本身有沒有實力的成分?
這種實力能夠延續多久?
還有,他的運氣一旦耗光了,你該怎麼辦?
寫在最後
文初那個轟動一時的帖子,其實最後還有一句。而這一句反而是我最欣賞的。
回帖者對姑娘說:
「順便說一句,你倒可以想辦法把自己變成年薪50萬的人。
這比碰到一個有錢的傻瓜的勝算要大。」
你看,說到底,嫁給高富帥的前提,還是要讓自己先成為實力相當的白富美。
既然「選擇大於努力」,鍛鍊自己的眼光和分辨力,才是比處心積慮嫁給有錢人更重要的事。
-END-
作者簡介:
維小維,做投資的爽朗女子,有料的職場媽媽,她是:
曾任四大、網易、寶潔等知名企業管理層
10+年名企CFO及投資高管經驗,掌管2億資產
財稅投資領域行家,職場和管理領域達人
成長類百萬閱讀文章作者
寫接地氣的文字,專注職場、財商和個人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