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食種類繁多,你知道最早的中華美食嗎?還有最早的煮飯用具

2019-10-10     檸檬酸小南

中華美食種類繁多,你知道最早的中華美食嗎?還有最早的煮飯用具

中國美食真的是博大精深,畢竟經過了上下五千年的沉澱,歷史的長河為我們帶來了很多不一樣的體驗與感受,那大家知道在最早時期的時候,人們都是吃什麼嗎?他們都是怎麼煮飯解決自己的溫飽的呢?本著好奇之心,小編特地的去了解了一番,今天就讓小編給大家一一分享一下吧。

首先是在最早的炎黃堯舜禹時期,那個時候的美食都是比較走天然的,主食基本都是靠五穀雜糧,比如高粱黃米還有豆類,蔬菜也有我們常吃的比如韭菜、苦瓜、蘿蔔、蒜頭、紫蘇、木耳、生薑、竹筍、野生菌等。肉食則是有牛、羊、魚這些。當然水果也是必不可少的,桃子、木瓜、梅子、梨子、橘子等等。食材基本上是沒啥差別了。但是在做法上面就不一樣了。

那段時間沒有炒制的烹飪手法,所有的食材基本都是用三種方式烹飪,燉、煮還有最原始的烤。那個時候有陶甑,專門是用來蒸五穀雜糧的,還有鬲可以用來煮食材或者將食材加熱。一般都是用來煮稀飯或者是煮菜。煮肉用的用具叫做陶鼎,因為它非常重,很難能夠將它移動起來,所以人們基本都是放在固定的地方,將食材倒入一鍋煮了,非常像古時候的火鍋。燒烤沒有太多的醬料,烤熟了就能吃了,味道肯定是不如現在的。

接著發展到了夏商周時期,這個時候的吃食發展得會更好了。很多水果和青菜也出現了更多的品種,比如青菜、桑、杏、柚、蔓青等等。這個時候也出現了青銅器,用來做飯的用具也增添了不少,比如簋、陶盆,到了周時期,吃飯的禮儀更加的繁瑣了,每種儀器和規定裝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如果沒有弄好就是僭越。天子到百姓,層層的階段吃飯用的用具是不一樣的!

周天子用的是九鼎八簋九俎,大夫是五鼎四簋五俎,士三鼎一簋,而一般百姓是不能用鼎的!所以那個時期的吃飯禮儀是非常繁瑣的。並且搭配也是有一定的規定的,比如吃牛肉一定要搭配米飯,吃羊肉要搭配黃米飯,吃豬肉搭配小米,吃狗肉搭配高粱飯,吃魚搭配苽飯。這些肉煮的時候是不會放調料的,煮好了以後才會搭配醬料,可見在古時候吃飯還是不能隨心所欲的。

發展到現在這個社會,我們這些吃貨想吃啥就吃啥,食物也進化的非常美味,我們要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美食,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別忘記關注小編哦,小編這邊還有更多的美食動態和美食做法等著分享給大家呢!

文/小肚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cRa6m0BMH2_cNUgIN4e.html